天天看點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作者:柳絮憶史

1935年8月,紅軍長征到達阿壩地區。

在阿壩地區有一處草原,名為若爾蓋,是中國五大草原之一,面積在3.5萬平方公裡。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是紅軍的必經之路,不同于往常路上的敵人圍堵和炮火轟炸,過草原是在“與地鬥”,這是一片吃人的草原。

根據黨史記載,紅軍三大主力在過雪山草地時,非戰鬥減員人數達到了萬人以上,由此可見此地的兇險程度。

那麼,紅軍過草原犧牲這麼多人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今80多年過去,這片“吃人”草原有着怎樣的變化?還危險嗎?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吃人”的草原

若爾蓋草原是高原濕地,裡面混雜着很多的沼澤地,淺的地方能淹過人的膝蓋,深的地方能将整個成年人吞噬。

紅軍到達阿壩地區的時候,若爾蓋草原正經過雨季的澆灌,草地裡水勢充盈,正是一年中最危險的時候。

當時紅軍的行軍隊伍分為左右兩路,平行前進。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人和馱運武器的牲口在前進過程中,需要找到受力點躲避危險,是以上必須踩着草甸走才行。

而草甸與草甸之間的距離有遠有近,是以戰士們前行的時候隻能來回跳躍,再加上天上下着雨,腳下一個打滑就容易掉到沼澤裡去。

紅軍戰士一旦掉進沼澤裡,想要再爬上來就很困難。

當時大家應對沼澤地沒有經驗,掉進去的人越是掙紮陷的就越深,如果這個時候旁邊有人伸手去拉掉進去的人,往往會因為沼澤的吸力把自己也帶進去。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後來經過摸索,大家逐漸對救援有了經驗,掉進沼澤後就慢慢移動身子挪上來,或者是将綁腿卸下來,纏在被救者的腰上拉上來。

如果掉進沼澤的時候身旁無人,自救的希望很渺茫,往往落得被泥水吞噬的下場。

草原裡的泥水於黑一片,沉澱着許多淹死的動植物,經過長時間的自然發酵,充滿各種緻命的細菌。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戰士們腿上破了皮的傷口一旦沾上這些泥水,往往都是紅腫潰爛,隊伍裡缺乏藥品,到最後就會被截肢。

而且草地裡有許多湖泊衍生的河流,水淺的地方戰士們能趟過去,遇見河面寬,水流急的,就充滿了危險。

根據黃克誠将軍回憶,有一次,大家正在趟着水過河,天上突然下起大暴雨,水勢瞬間高漲,正在過河的不少人都被大水沖走。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黃克誠

雨停了之後,數不清的紅軍戰士暴屍在草地上,場面恐怖至極,即使已經過去幾十年時間,親臨者每次想起都心有餘悸。

除了行軍難,要面對無處不在的沼澤,戰士們面臨的另一個緻命敵人就是饑餓。

衣食住行是敵人

在進入草地前,紅軍上司就想盡一切辦法進行籌糧工作,為了攜帶更多的幹糧,炊事班将收集來的青稞碾成面粉炒熟,做成炒面粉供戰士們食用。

連隊幹部還通過當地藏民的講述辨識能夠食用的野菜,準備應急。

盡管為籌糧工作做出了許多努力,但配置設定到每個戰士手中的也隻不過區區幾斤糧食而已,這點數量根本無法滿足一個紅軍戰士高強度行軍所帶來的消耗。

是以草地才走了一半的時候,大家的糧食就吃完了,戰士們為了填飽肚子,隻能靠着挖野草野菜充饑。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有的野菜有毒,吃了之後,輕的拉肚子,重的就會中毒身亡,再加上一連幾天吃這些沒太多營養價值的野菜,不少人都患上嚴重的腸胃病,一個個面黃肌瘦,四肢浮腫。

可就是這些含有毒素的野菜,戰士們也寶貝的不行。

草地裡野菜的數量有限,前邊的部隊把能吃的野菜樹皮啃光了,後面經過的隊伍隻能将牛皮制作的皮帶、皮鞋,甚至是馬鞍、毛坎肩放到鍋裡煮着吃。

可這些難以消化的食物還是不能滿足戰士們的日常需求,最後就隻能宰殺馱運物資的牲口充饑。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當時彭德懷的紅3軍團擔任的是殿後任務,一路上要抵抗蔣介石派出的追擊部隊,到了過草原的時候沒有太多時間籌備糧食。

等到過草地的時候,沒過兩天時間,部隊就要斷炊了。

彭德懷了解情況後将軍部的老飼養員叫到眼前,問他全軍團還有幾匹牲口。

老飼養員回答,連軍團長騎着的那匹黑騾子算進去,全軍團還有6匹牲口。

彭德懷思索片刻,下令将這6匹牲口全部殺掉,用肉給戰士們當糧食。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彭德懷

老飼養員早就和這些長時間相伴的“戰友”有了感情,不舍得宰殺,勸說彭德懷想想别的辦法。

彭德懷安慰他,自己也舍不得宰殺這些“親密戰友”,可戰士們眼下連野菜都沒得吃,隻有殺了牲口才能走出草地,為了革命的勝利,戰士們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炊事班的戰士們含着眼淚宰殺了這6匹牲口,軍團總部隻留下一點雜碎,把剩下的肉全部分發給了各個連隊。

就是靠着這點肉,紅3軍團的很多戰士才活了下來。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過草地的時候,衣食住行是戰士們最大的敵人,草地裡滿是泥濘,到了晚上往往要找一些比較幹燥的地方才能宿營,可是這些地方往往也是老鼠動物的居所。

戰士們往往一個不小心,就被老鼠咬傷。

晚上經常會下雨,戰士們用樹枝搭起來的油布既遮不住雨,也不能擋住四面吹來的冷風。

大家衣服單薄,為了抵禦草地上的寒風,隻能三五成堆的抱在一起取暖。

可就算是睡覺也不敢掉以輕心,一個翻身就有可能滾到沼澤裡面去,是以每晚上都有人輪流值班,保護大家的安全。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寒冷、饑餓、傷病彌漫在整支隊伍中,許多人睡前還好好的,到第二天早上就再也沒有醒過來。

特别是在快要走出草地的最後幾天,許多人的身體已經到達能夠承受的極限,每天晚上都有幾十人在睡夢中離世。

許多戰士沒有犧牲在戰場上,卻倒在了過草地的路上,他們的生命成為了照亮後世的燈火,他們的遺體也成為了指引戰友前進的指向标。

後面行進的隊伍不需要向導,隻需要沿着數不清的戰友屍體,就能找到大部隊的行軍路線。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若爾蓋自然保護區

新中國成立後,若爾蓋草原因為氣候變暖、鼠害、過度放牧等因素,導緻濕地大規模退化,随之消失的還有當地生活多年的珍稀野生動植物。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為了提高草場的使用率,若爾蓋草原附近的牧民們興起了一場“農業學大寨,向沼澤濕地要草場”的農業運動。

草原的沼澤區被人為挖出了上千個排水溝,當地牧民想借此把裡面的水一直排到黃河裡去,放幹沼澤地。

然而天不遂人願,被排光水源的沼澤并沒有變成可以畜牧的草原,反而因為自身土質結構硬化,開始迅速退化成沙地。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這場耗費巨大人力、物力的農業運動開挖沼澤達到210萬畝,導緻約120萬畝的水沼澤變成幹沼澤,濕地面積減少了60%。

一直到今天,當時挖掘的很多排水溝還在正常運作,進而使草原内的自然湖泊水位下降,沙地化加重。

1994年,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開始重視若爾蓋草原的生态修複工作。

針對若爾蓋草原的生态修複,國家和當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希望通過禁牧、限牧和輪牧等方式,維護地區生态平衡。

2001年,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同意準許成立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主要保護對象為高寒泥炭沼澤濕地生态系統和黑頸鶴等珍稀野生動植物。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在初期治理階段,面對草原上溝壑交錯的排水溝,若爾蓋縣政府從業人員一直以紮堵填溝為重點,開始維持沼澤地的水源不再流失。

在随後的幾年時間裡,自然保護區的從業人員用紮欄填溝的方式,施建了20條、66.4公裡長的排水溝濕地恢複試點,涉及濕地面積1萬餘公頃。

濕地保護區的管理副局長在彙報工作的時候說道,通過一系列監測,經過紮欄填溝的修複工作,濕地恢複後平均水位比恢複前擡高了0.5米,因為泥土的淤積,河床的恢複比之前平均擡高了0.5米,解決了沙區地下水位下降和缺水的問題。

“紮欄填溝”的修複方式被實際證明是有效的,但因為修複濕地的工程量過大,在當時隻治理了60多公裡,還有300多公裡需要繼續施建。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而若爾蓋濕地的修複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經費不足,專項資金在防沙治沙的投入上很有限,隻有幾十萬人民币。

對于這麼大範圍的修複治理任務來說,隻能說是杯水車薪,這些經費隻能進行一些試點,是以治理規模和速度要遠遠低于土地沙漠化的速度。

在治理濕地的過程中,除了上個世紀“開溝排水”的農業運動造成的損害,還有三個難題造成了若爾蓋草原的退化。

這三個難題分别是鼠蟲肆虐、過度放牧和氣候變化。

對于鼠蟲造成的破壞,許多專家都曾到若爾蓋草原進行過深入研究,但自然生态的平衡不是容易人為幹涉的,一個不注意就會造成生态系統的失衡。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鷹架

是以,上述自然保護區的從業人員采取了傳統的治理方法,那就是“鷹捕鼠”。

從業人員在草原上修建了很多的鷹架,吸引老鷹前來居留,可通過這種方式治理鼠害,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對于過度放牧的問題,最根本的解決方式就是将當地世代生活的牧民進行移民,遷徙到其他地區放牧。

可遷徙牧民是一個大工程,比如要給牧民修建新的房屋,醫院和學校,對于拮據的财政情況來說,顯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是以,也隻能對牧民采取保護環境的思想教育,向牧民宣傳不能過度放牧,破壞生态平衡的知識。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除了鼠害和過度放牧,氣候問題是最難解決的,這也是世界範圍内每個國家都頭痛的問題。

全球氣溫升高導緻若爾蓋地區降雨量下降,草原的降雨量逐年減少。

為了保持和加大降雨量,若爾蓋實施了大範圍、高密度的人工降雨,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隆隆的“雨炮”聲音。

可自然天氣的變化,遠不是人力幹涉能解決的,往往幾天的放炮後,才能等來一場小雨,甚至于沒有雨。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是以,若爾蓋草原的生态修複工作,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禍,而不是天災,拯救中國最美的濕地草原若爾蓋,并非人與自然的對抗,而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方式。

随着國家對生态環境的日益看重,若爾蓋地區政府也建立了國家級濕地公園,在每年吸引遊客遊玩的同時,積累資金用于治理工作。

參考資料:

1、央視網:《【說不完的長征】草地紀事 最悲壯的死亡行軍》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2、新華社每日電訊:《紅軍走過的草地正在沙化》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3、中國共産黨新聞網:《死亡行軍--紅軍過雪山草地全記錄》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4、新華網:《在紅軍長征走過的若爾蓋縣—— 紅色草地上的“加減法”》

80多年過去,紅軍長征時走過的那片“吃人”草原,如今還危險嗎?

5、環境保護:《紅軍草地的生态噩夢·若爾蓋草地變遷70年》 趙亞輝

6、新華社每日電訊:《最悲壯的死亡行軍·紅軍過雪山草地全記錄》 劉永華

7、走向世界:《守望若爾蓋》 李運恒

8、生态經濟:《中國最美濕地若爾蓋草原正在加劇消失》 趙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