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弘揚北疆文化 赓續中華文脈】長河脈動潤綠洲——黃河文化系列報道之五

作者:牙克石融媒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河套地區在黃河的時空發展史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黃河一瀉千裡、綿亘萬年,始終桀骜不羁、難以馴服,在這裡卻“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明明處于中國北方幹旱少雨的荒漠地帶,卻水網縱橫、宛若江南。

  這是大河之功,來自大自然與黃河母親的獨有賜予,但更重要的,則源于人類自身的拼搏、實幹與智慧。

  千百年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探索規律、順應自然,進而科學利用、奮力改造自然,與大自然互相“成就”、和諧共生,用縱橫水網“編織”浸潤出中國北方幹旱荒漠化地區一片稀有綠洲。在此期間,不僅形成了内涵豐富的獨特精神核心,也讓河套地區在浩瀚廣博的黃河文化中,呈現出獨一無二的文化圖景。

  大河之功:從古湖盆地到天賦河套

  “正是河套平原稀有獨特的地理構造,為河套灌區奠定了天然稀有的地理基礎!”内蒙古河套灌區水利發展中心文化處文化科科長趙志剛說,他向記者講述了河套地區黃河的演變史。

  是什麼創造了河套的“稀有”與“獨特”?

  在黃河未形成之前,廣袤的河套平原為一處大型古湖盆地。之後,随着地球闆塊運動,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不斷隆起,中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形成,黃河流域彼此獨立的各古湖盆開始洩出、流淌與交彙。大約在10萬年至1萬年前,發端于青藏高原的滾滾洪流終于沖破重重障礙東流入海,一條完整而年輕的黃河由此誕生。

  “河套”地名由來衆說紛纭,有一種說法是:古黃河在河套平原西南端分岔為南北兩條河,其中南河為支流,沿着河套平原南端向東流去;北河為幹流,受陰山山脈的阻擋,繞着河套平原的西、北、東端轉了一個大圈後,與南河交彙繼續行程。因為被南北支、幹流完全圈套起來,這片平原得名“河套平原”。後來,由于烏蘭布和沙漠不斷向東侵襲壅堵,最終使北端的古黃河幹流被迫改道南移,遷移至現在的河套平原南端。這一重大的改道事件,大概發生在1850年前後。

  “這種地理構造極為罕見,是大自然與黃河對河套平原的莫大恩賜。”趙志剛說,由于河套平原西高東低、南高北低的地形地貌特點,再加上南有黃河幹流可以便利引水、北有黃河改道後遺留下的故道可以便捷排水,為日後建設一首制七級灌排配套的大型河套灌區,奠定了天然的地理基礎。趙志剛介紹,正是擁有這樣天然的地理條件,才促成了河套平原的繁榮興盛,這也是今日“天賦河套”品牌概念的來源之一。

  “憶往昔,秦漢戍而北魏墾,非唯地利;唐勸耕而清疏浚,亦賴人勤……”位于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的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的館賦,清晰描繪了河套灌區2000多年的開發史。

  千百年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始終沒有停止探尋腳步。史料記載,秦始皇時,遷3萬戶開墾河套,“黔首自食其田”,開始了河套灌區第一次大規模水利開發;漢武帝時,“募民徙朔方十萬口”,出塞入套開荒種地;唐貞元年間,“鑿鹹應、永清二渠,灌田數百頃”;清光緒年間,王同春開鑿八大幹渠,灌溉面積6.67萬公頃……

  經過曆代特别是近代以來大規模開發,河套逐漸成為管道縱橫、田疇相連、桑麻遍野的膏腴之地。如今,河套灌區内原有的古代水利工程少有實物儲存,但卻留下許多治水技術和灌溉經驗,以及水利詩詞歌賦、民間故事等,成為珍貴的水利文化遺産。

  精神源起:能繞地球赤道一圈半的縱橫水渠

  今天的河套灌區,東西長250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擁有七級灌排渠(溝)道共計10.36萬條,各類建築物18.35萬座。假如将阡陌縱橫、密如蛛網的渠溝首尾相連,可以繞地球赤道一圈半。

  新中國成立後,一系列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使河套灌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成為名副其實的“米糧川”,也凝聚起偉大的治水精神,為璀璨的黃河文化注入新的精神核心。

  在這個全世界首屈一指、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區内,黃河水通過渠首和1條總幹渠自西向東引入灌區,再經過密密麻麻的供水和排水系統彙入烏梁素海,最後退入黃河,完成灌溉使命。

  “河套灌區内的七級引水工程體系,宛如人體内的動脈供血體系,為整個灌區引入新鮮的黃河水;七級排水工程體系則像人體的靜脈回血體系,有效解決着灌區的洪澇排水問題。”趙志剛形象比喻,整個河套灌區如同一個同時擁有動脈和靜脈系統的有機生命體,将黃河水源源不斷輸送到每一塊土地,潤澤生靈萬物。

  浩瀚工程,出自幾代人、數十年的接續奮鬥——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和總幹渠工程,數萬人參加建設;開挖全長248千米的總排幹溝,15萬人日夜奮戰;不斷拓展的“毛細血管”溝渠,已無法計算究竟有多少人參與建設,付出過多少血汗青春。

  1967年夏,經過10年艱苦建設,包括三盛公水利樞紐、總幹渠管道,以及總幹渠分水樞紐工程等在内的一首制引水工程體系建設完成。“這相當于在河套大地上再造了一條擁有現代化樞紐的‘引水黃河’,也像黃河母親誕生下一條‘兒女河流’,當地老百姓直呼其為‘二黃河’。”趙志剛說。

  在以“二黃河”工程為代表的河套灌區建設中,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人物,展現出不畏艱辛、無私奉獻、勇往直前的艱苦創業精神。

  在野外工地幹活,一些破房、牛棚、羊圈,甚至狗窩、兔窩成了人們的栖身之所。如果連這些都沒有,他們便在向陽的土坡上挖一個大坑,上面用柴草、泥土覆寫,地面鋪些小麥稭稈,便安了“家”。飲用水都是就地解決,有井水吃井水,沒有井水就吃衛生條件很差的渠水;每頓飯不是幾個硬邦邦的窩頭,就是用糜米、洋芋、白菜葉熬成的菜粥。

  盡管條件艱苦,人們卻幹勁十足。烏拉壕村的高步升老人當年力氣極大,在開挖“二黃河”時,他硬是将一根10厘米寬的擔杖挑斷。老人回憶,當年幹活時他的後背經常流着一股指頭粗的汗水,衣服總是濕漉漉的。夕陽西下,收工令已發,人們卻不願停下手中的活計,而是将最後一擔土裝滿壓實運到渠堤之上。他們将這最後一擔土稱為“英雄擔”,每天都在暗暗較勁,看誰裝得最滿最實。天寒地凍,為了挖最難挖的泥水方,人們把小腿泡在冰水裡幹活,許多人為此落下關節炎的毛病……憑借鍬挖肩挑小車推,河套人民硬是完成了“當驚世界殊”的曆史壯舉,創造了黃河流域最大的引黃灌區。

  回望曆史,在河套平原發生過的那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動人故事,那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豪邁凱歌,将始于“大禹治水”、千百年來流淌在中國人血液裡的治水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并賦予新的内涵,為流淌千古的黃河文化書寫了一幕精彩絕倫的壯麗篇章。

  曆史假想:如果沒有河套灌區

  行走在河渠縱橫的河套灌區,綠樹成蔭、沃野千裡、鷗翔水美。眼前的美景令人不禁遐想,如果沒有河套灌區,會是一副怎樣的景象?

  不妨作一番曆史假想。

  如果沒有河套灌區,這段黃河難以安瀾。黃河“善淤、善決、善徙”,曆史上“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在沒有采用一首制之前,河套灌區直接從黃河多口引水,常常出現“天旱引水難,水大流漫灘”現象。采用一首制即一個口子引水後,河套灌區成為黃河中上遊流域最大的洩洪區,“二黃河”就是其中最大的洩洪通道。

  如果沒有黃河灌區,物産豐饒的“塞北糧倉”無從談起。大型水利工程,将河套人民旱澇保豐收的夢想變為現實。古時,這裡灌溉面積僅有數十萬畝,糧食年産數百萬斤;新中國成立前,發展到300萬畝,糧食年産3億斤;如今,已擴大到1150多萬畝,糧食年産約60億斤,供應全國甚至出口海外。

  如果沒有河套灌區,更不會有這片荒漠上的稀有綠洲。從衛星雲圖上看,河套平原的四周都是荒漠地帶,唯這一片綠意蔥茏。這裡西接烏蘭布和沙漠,年均降水量不到200毫米,年均蒸發量卻超2000毫米。通過萬千管道,水潤河套,使不毛之地植被茂盛,森林覆寫面積達21%,不僅阻止了烏蘭布和沙漠東侵腳步,還為京津地區築起重要生态屏障。

  曆史不能假設,千百年來,河套人民通過持續不斷的水利開發,用血汗與智慧創造了曆史奇迹。河套地區2000多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由黃河水流淌出來的水利開發史,也是一部伴随着水利工程建設綿延不衰的水利文化史。

  精神是文化的核心。

  河套水利文化中,既包含“敢想敢幹,苦幹實幹,幹成幹好”的治水精神,也涵蓋了探索規律、循法自然的科學精神,以及中國人流傳千年的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在改造中保護、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

  今天,河套灌區已走上資訊化、智慧化之路。現代化,是河套灌區的未來,也是河套灌區的使命。

  在河套灌區水量資訊化監測中心,50米長的數字牆上清晰地顯示着河套灌區實時監控視訊,1000多個采集節點源源不斷将水位、流量、氣象等資料輸送而來。資訊化,正在不斷提升河套灌區精細化管理水準,促進水資源綠色高效利用,續寫着人水和諧新篇章。

  水脈牽系着文脈。對于河套水利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正在抓緊進行中,近年來,灌區興建起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出版推出大量書籍、紀錄片以及電視劇等,不斷推進文化建設,提升河套水利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長河脈動,千古不息。

  2019年9月4日,在第三屆世界灌溉論壇和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0屆執理會全體會議上,内蒙古河套灌區被收錄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各國專家盛贊其為“具有生命力的活的遺産”,具有“可持續性灌溉的智慧”。

  作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千年基業——河套灌區,在留給未來的寶貴财富中,不僅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

來源:内蒙古新聞網

編輯:胡夢瑩

編審:趙宗傑

終審:李恩廣

總監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