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作者:愛較真科普

引言

中國基建再次震撼全球。在馬來西亞廣闊的海面上,一座氣勢如虹的雄偉大橋拔地而起。

該橋橋身跨越槟島海峽,将槟榔嶼島與馬來半島緊緊相連。橋塔在不影響實用性的同時,融合了馬來西亞的宗教元素,遠遠看上去就像是清真寺的塔頂。

整座橋有22.5公裡長,光是跨海部分就有16.5公裡,重新整理了東南亞的最長記錄,它就是中馬合作建設的跨海大橋——槟城二橋。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槟城二橋最關鍵的跨海部分,由中交集團承建。大橋的建成,是中國“基建狂魔”身份的又一力證。

其建設過程,不僅展現了中國工程師的智慧,也見證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深厚友誼。

那麼,馬來西亞為什麼要建這座橋?中國工程師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完成這一世紀奇觀?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槟城二橋——槟威大橋的補充,但勝過後者

槟城州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經濟體,人均GDP全馬第一。同時,該州的州府喬治市,也是全馬第二大城市。

然而,受制于糟糕的交通條件,該州的經濟總量一直未能超越前面兩名。

原來,槟城州隻是行政上的聯邦實體,但在地理上卻不是一個整體。

槟島海峽将這個州分成了兩部分,分别是槟榔嶼島和威爾斯利省。而州府喬治市就位于槟榔嶼島上。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這就導緻,威爾斯利省的市民,想去島上找州府辦事,就得渡輪。而船在水上遊,終究沒有車在地上跑得快,交通非常不友善。

為了解決島嶼與大陸的交通問題。1982年,馬來西亞政府出資八億令吉,請來了南韓現代公司。

耗時3年,建成了一座全長13公裡的跨海斜張大橋,名曰槟威大橋,也叫槟城一橋。

槟城一橋的落成,極大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狀況,對商貿和旅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然而,步入新世紀以來,随着馬來西亞經濟持續發展,原有的槟城一橋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

每天上十萬的車流量,令槟威大橋不堪重負。車輛往往要堵上幾個小時,才能到達對岸。特别是在繁忙時間,車流量大得驚人。

是以,州政府曾立下規定說,早六點半到八點半,以及午五點到晚七點間,禁止重型交通工具進橋。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在這一背景下,修建一座新的跨海大橋,以分擔原有大橋的交通壓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可這座橋要由誰來承建呢?這一次,馬來西亞選擇了中國。

彼時的中國,已經逐漸取代日韓,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基建輸出國。

廈門大橋、東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以及深中通道這些世界級工程的落成,為中國打造了一張又一張的國家名片。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而且相比日韓,中國建橋的開價更加合理實惠,品質也更為耐造。

是以,作為全球基建領域的佼佼者,中交集團憑借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最終成功中标槟城二橋承建權。

海底岩層堅硬,海水日夜腐蝕

馬來西亞求助中國,砸69億修建的槟城二橋,在建設之初,中國工程師們面臨着諸多挑戰。

第一步是要給橋梁打好基礎。

為了将大橋牢牢固定在海面上,并承受住車流穿行帶來的恐怖重量。

施工團隊需要在海底最深處的基岩上鑽出120米深的大孔,打樁5000多根、橋墩586個。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而槟島海峽所處海域的地質條件太過複雜,海底岩層堅硬且分布不均。是以,打樁也是一門技術活。

材料上,施工團隊選擇了強度更高的PHC樁為大橋承重。

與普通的現場灌注樁相比,PHC樁在制作工藝上采用了先進的先張法預應力,以及兩次蒸汽養護制成。

樁身具備強度高、品質穩定可靠、穿透力強等優點。非常适合槟島海峽的地質條件。

并且,PHC樁在澆築的過程中不需要用到太多的泥漿,這樣的優點有助于減少施工帶來的海洋污染。

代價是材料所需的費用更高。由于槟城二橋選用了最好最貴的材料,是以整橋在造價上略高于槟威大橋。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方法上,施工團隊選擇了預制化程度更高的錘擊法進行打樁。這種方法雖然簡便高效,但對技術的要求不低。因為沉樁一旦打偏,就很難拔除。

是以,施勞工員除了要控制錘擊力度之外,還需要精确把握沉樁的位置,時刻觀察、調整錨位。

畢竟在這種地方,沉樁很容易受到潮汐、風浪、以及纜繩松動的影響而造成越位。

其次就是橋梁抗腐蝕的問題。

這關系到大橋的使用壽命,本質上也是一個選材的問題。要知道,一座橋不是地基搭起來就完事的,還需要為後期維護深思熟慮。

例如,橋身能否扛得住海浪的沖擊?橋墩的混凝土和鋼筋結構長年累月地浸泡在水裡會不會壞掉?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而大家都知道,馬來西亞是一個高溫多雨的熱帶國家。該國的海水PH值和水溫晝夜變化都對混凝土和鋼筋結構十分不友好。

除了來自海水的強侵蝕性之外,熱帶地區還附帶了一個強光照的特點。混凝土白天承受陽光暴曬,晚上放熱又快。

久而久之,就會熱脹冷縮。進而對耐久性産生不可逆的負面影響,導緻其使用壽命變短。

大陸是溫帶國家,是以跨海大橋的建設,也都是按照溫帶的氣候标準去做的。

以至于即便是經驗最豐富的承建團隊,也沒有遇到過這麼刁鑽的環境問題。是以,對于建設人員來說,幾乎每一個步驟,都是前所未有的嘗試。

不過,這也是難不倒中國的工程人員。為了提高橋梁使用壽命,他們因地制宜,調配出了一種高性能混凝土。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與普通的混凝土相比,這種混凝土所摻含的粉煤灰、礦渣更多。

幹透之後緻密性高,裂痕少。外面再塗上一層矽烷,就能有效地隔絕混凝土與海水的接觸,将腐蝕危害降到最低。

這種高性能混凝土幾乎是為槟城二橋量身打造的。

隻可惜,受制于地質條件及礦産分布等因素,調配這種混凝土所需的摻料,在馬來西亞并不多見,無法就地取材。

為此,工程隊不遠萬裡,從中國進口了大量的粉煤灰和礦渣。并且,混凝土的調配工作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例如,每次施工都需要用到上百噸的混凝土。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而這些混凝土又必須在海上現配現用,不能在岸上配好再運到海上澆築。

這可讓勞工犯了難。畢竟,馬來西亞是一個幾乎隻有夏天的國家,每天一到施工時間就豔陽高照。

而過高的溫度又會導緻混凝土和砂漿水分喪失,凝固不充分,是以,勞工們在調配混凝土的同時,還要一手拿着溫度計祈禱不要超過36度。

為了對抗高溫,一袋袋冰塊被運到浮動混凝土廠,一條條水管被嵌入到對應的結構中。水冷、冰冷雙管齊下,不斷給混凝土降溫。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槟城二橋的箱梁

地基的問題解決了,如何減震又成了頭等大事。原來,馬來西亞隔壁,就是天天地震的印尼。

90年代的印尼大地震令東南亞人民觸目驚心。馬來西亞雖然沒有像印尼那麼倒黴,處在闆塊交界帶上。

但是,其境内仍存在活斷層線。伴随着闆塊運動的加劇,馬來西亞将來的地震也會越來越多。

是以,早在工程交接之初,馬方就要求,建成後的大橋,至少要能夠扛得住7級以上的地震。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而想做到這一點,除了基樁要打牢之外,承接橋面和下部結構的支座結構也是關鍵所在。

為此,中方巧妙利用在馬來西亞随處可見的橡膠,作為支座的隔震材料。

高阻尼橡膠在和鋼闆的層層交替疊置下,構成橋梁的隔震支座,充分發揮了橡膠高彈性、以柔克剛的實體屬性。

既能抗風,又不怕地震,堪稱基建黑科技。緊接着就是水上部分的橋面搭建。

144根斜拉索将橋面的重量分散到橋塔上,并通過橋塔傳遞到地基,進而防止橋面垮塌。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而橋面則由8000多個分段箱梁,用高強度粘合劑拼接在一起組成。這些箱梁可不簡單,每個裡面都有數噸重的鋼筋架構。

勞工們先做好架構,再往架構上澆築五卡車的混凝土。等混凝土幹透之後,一個箱梁就算初步完成了。

因為槟城二橋的路線不是一條筆直的直線。是以,每一個箱梁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段都隻适用于特定的位置。

為了能夠完美配型,它們從設計之初就需要經過精密計算,哪怕是十毫米的誤差,都有可能讓整個工程前功盡棄。是以進度非常緩慢。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箱梁築好之後,裝上吊機放到預定的位置上。整個過程細緻入微,一旁還有測量人員時實監控。

組成橋面的箱梁,從海峽兩岸向海峽中間靠攏,伴随着斜拉索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推進。終于在2013年4月的一天,工程進入最後階段。

然而,可惜的是,最後兩節箱梁未能完美比對,相差了30毫米。不過,在衆人都以為一直以來的努力要就此白費之時。

工程師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那就是先用巨大的鉗子将兩段箱梁固定住,再用成噸的混凝土将30毫米的裂縫小心翼翼地澆築起來。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事實證明,這樣的方法果然奏效。一年後,槟城二橋通過安全測試,順利通車營運。

結語

槟城二橋的建成,不僅展示了中國橋梁技術的先進水準,更緩解了槟島與威省之間的交通擁堵狀況,極大改善了當地人民的出行。

中國基建再次驚豔世界,幫助馬來西亞,修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

經此一役,中國企業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基建在世界舞台上的領先地位,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與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