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增加2度電量,續航卻減少15公裡,新問界M5技術退步了?

作者:路咖汽車
增加2度電量,續航卻減少15公裡,新問界M5技術退步了?

華為面對想子,還是退縮了,問界新M5的起售價24.98萬元,還給了價值3.7萬元的購車權益。

問界新M5上市,和老款車型的價格沒有變化,但多了一套滿血的智能駕駛配置,帶雷射雷達支援城區和高速NOA兩種功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的确是一次非常明顯的配置提升,符合現在卷智能駕駛的大背景。

我們明面上看到的,是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讓華為給帶進了25萬元以内的市場。而在這個同價位市場裡面,配雷射雷達+高階智能駕駛功能的問界M5應該是獨一份的存在,也是吃到了一波智能駕駛方案全棧自研(華為)的紅利。

那麼,這次問界新M5在配置和三電系統上,有什麼變化麼?

ADS 2.0,開始下探

增加2度電量,續航卻減少15公裡,新問界M5技術退步了?

釋出會滿打滿算一個多小時,把問界拆開了講了大概40多分鐘,消費者在等新款問界M5可能會有一個價格下探的入門版出現。但其實結果已經很明顯,并沒有什麼價格下探的入門版,而是在電池、電機無明顯更新(配置更新也包括在内)的情況下,保持與老款車型一樣的起售價,揉進了一套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這已經是這台車配置層面,最大的變化。

簡單聊幾句關于高階智能駕駛上車的事。ADS 2.0的好用程度,沒有我們預想的那麼好,要說好用也是在問界M9上的體驗更好,比問界M7和問界M5都好,好的原因是雷射雷達配置的更新,這套感覺方案的核心就是在雷射雷達性能上,就像PC的顯示卡決定你玩遊戲畫面上限一個類似的道理。

增加2度電量,續航卻減少15公裡,新問界M5技術退步了?

為什麼會放在入門版車型上,這個其實是很容易讓消費者産生購買欲的一個配置。但其實作在感覺裝置的價格,并不像之前那麼高了,有的供應商甚至可以把一顆雷達的價格壓到千元級别。其他的不用展開講,雷射雷達這套感覺裝置,成本是逐年下降的,是以出現在入門版車型上,也是正常的一個操作;但,如果出一個沒有雷射雷達的版本,售價繼續下探的話,可能會迎合更多的消費者需求。

這次在入門版上,智能駕駛硬體增加了:

  1. 從原來的5顆攝像頭,提升到11顆攝像頭;
  2. 在車頭單目的前提下,加入了一顆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
  3. 超音波、毫米波雷達,數量不變,分别為12個和3個;
  4. 加入華為自研雷射雷達,126線、最大探測距離200米。
增加2度電量,續航卻減少15公裡,新問界M5技術退步了?

其實整體的感覺方案與老款車型的感覺方案是一樣的,攝像頭、雷達、雷射雷達的數量和性能也都一樣。而126線雷射雷達這個配置,也已經是兩年前的産品;對于入門版車型來說,最大的使用感受上的改變,是高速NOA變得更好用,有了雷射雷達做感覺之後,算是對高速NOA功能的一個實體加強吧,感覺裝置有性能提升,對于使用效果來說,主動的并入、并出,尋找車道中的最優解就是最明顯的變化。

然後,這套配置給了25萬元以内消費人群,對于城區NOA的認知。但用126線雷射雷達來做城區NOA,仍然有一個比較普遍存在的共性(同類的128線雷達),就是在複雜路口以及堵車、緩慢行駛下的跟車距離,仍然偏保守,這取決于雷射雷達的幀率,這個因素決定了能否更快速的對前方目标完成檢測,更快就能在跟車距離上更主動,更慢則反之(體驗過問界M9之後,就會明白這種細節上的變化)。

問界M5這一波确實很卷,把高階輔助駕駛的産品降到了25萬元内。同價位的理想,隻有一套高速NOA可以用;但如果是27.98萬的級别,那麼兩台車的智能駕駛功能是一樣的,都有高速+城區NOA功能。

至于問界新M5智駕的使用效果,高速NOA确實不錯有了更好的改善,而城區NOA在路況複雜的時候還是自己開可能會更快一些(同類、同級的使用效果都差不多,使用效果由雷射雷達性能來決定)。

咬住理想L6,但就得犧牲能耗?

增加2度電量,續航卻減少15公裡,新問界M5技術退步了?

隻要關注過新車的配置表的話,就會發現一個細節,在2880mm軸距與2220kg整備重量與老款保持一緻,同時問界新M5的電池包多了2kWh的情況下,純電續航縮短了5km、綜合續航縮短了15km。

這麼來看的話,問界新M5的三電系統其實是沒有進步的。

問界新M5使用的依舊也是三元锂電池,但是換裝了規格更大的42kWh電池包,理論上來說,電池容量上的增加會帶來更大的純電以及綜合續航裡程,能實作比老款車型更長的續航裡程才對(符合疊代邏輯的一種更新思路)。但,在問界新M5上并沒有按照這個邏輯來發展。

那麼,為什麼要增加這2kWh的電池容量?

增加2度電量,續航卻減少15公裡,新問界M5技術退步了?

首先,這台車新款的最大改動就是增加了一套智能輔助駕駛配置,多了6顆攝像頭、1顆雷射雷達,看不到的是一塊高階輔助駕駛控制器。而這些配置,也是需要耗電的,一套控制器的功耗大概是100W左右,一顆雷射雷達功耗大概在30W左右,而攝像頭+毫米波、超音波雷達的組合估算下來70W左右;那麼,這一套配置的功耗總和,是200W左右。

差不多可以了解為,這一套系統運轉1個小時,耗電量是0.2kWh的水準,運作5小時才會消耗掉1kWh電量。正是因為智能駕駛這套配置需要耗電,如果不增加電池容量的話,那麼保持原有40kWh電池包不變的基礎上,它最終的續航表象就不會是隻比老款少5km(純電)、15km(綜合)這麼簡單,可能續航裡程的損耗會更大。

除了增加電池容量之外,還有什麼辦法?

增加2度電量,續航卻減少15公裡,新問界M5技術退步了?

最省錢的方案,是限制電機的最大輸出功率,實作起來比增加電池容量要簡單也要省錢,但問界并沒有采用這種方案。這種方案的弊端,是限制了這台車的加速性能和動力上限,而在問界新M5上的動力水準,并沒有給出太多可以犧牲的空間,單電機組最大動力200kW、雙電機組最大功率365kW,并算不上快。

其實像理想L6的那種思路,才是一個正确的思路。砍了30kW功率、減重130kg之後,能耗比理想L7降低了10%左右。那麼,如果問界新M5再在電機功率上做限制,那動力性能上新款就将是倒退的表現;反觀同價位的理想L6産品,前後雙電機全系四驅标配,最大功率300kW,限制了動力那就等同于和理想L6動力上的差距越來越大(本身問界M5就少了個電機,吃虧)是以沒有采取這種方案。

其實,這也是比較無奈的選擇,當然問界新M5肯定也想過優化電機效率、減重的問題,可能出于成本的考量,最後放棄了這種思路;換高效能材料+重新适配,難度不亞于做一台新電機出來。是以綜合來看,最有效的方案就是堆電池容量,但最後仍然沒拉平與老款相同的純電/綜合續航能力。

增加2度電量,續航卻減少15公裡,新問界M5技術退步了?

在不限制電機功率輸出,加大2kWh電池容量上車高階智能駕駛配件之後,問界新M5滿油滿電一趟的綜合續航少了15km。如果換成日常出行工況,滿油滿電出行10次,就少了150km的續航裡程;純電續航則是少了50k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