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小地方沉下心來慢慢寫 夏堅勇做客西善橋分享“純手工”寫作

作者:江南時報

4月20日,由南京雨花台區西善橋街道、南京止一堂文旅公司主辦的“在世界文學之都與文學大家面對面”系列文學活動第25回在南京西善橋街道開講,首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夏堅勇做客初見書房分享50年創作心得。活動由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徽昭主持。

在小地方沉下心來慢慢寫 夏堅勇做客西善橋分享“純手工”寫作

回看創作經曆

“50歲是一個作家最好的時機”

夏堅勇自1973年開始文學創作,代表作有《湮沒的輝煌》《大運河傳》及“宋史三部曲”——《紹興十二年》《慶曆四年秋》《東京夢尋錄》等。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他創作了不少農村題材的中短篇小說、話劇,其間分别兩次獲得《雨花》文學獎、江蘇省優秀劇本獎。90年代初期,他開始将寫作焦點轉向曆史文化散文。

許多讀者認識夏堅勇,是從《湮沒的輝煌》開始。這本25萬字的文化散文集,自1996年出版一年半之内便發行75000冊,并奪得首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散文獎”。迄今,《湮沒的輝煌》已先後印制10種不同版本。“這本書受了餘秋雨《文化苦旅》的影響。”夏堅勇坦言:“初讀《文化苦旅》時有一種崇拜,覺得自己努力一下也能寫。在學寫過程中漸漸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風格”。

在小地方沉下心來慢慢寫 夏堅勇做客西善橋分享“純手工”寫作

回顧多年創作,夏堅勇至今仍然比較滿意的作品是《大運河傳》。“我老家北面的老通揚河,是大運河的一條支流,已有2000多年曆史。我在這條河邊長大,對運河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夏堅勇說,這條河北面是裡下河地區,南面為高沙土地區,河流南北風物人情截然不同。如何把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運河寫精彩,他很花了一番心思。“單一構思彈性不夠。”夏堅勇選擇以時間篇和空間篇交錯呈現,從容将恢宏繁複的内容恰到好處地納入其中。

《大運河傳》寫于夏堅勇50歲左右,在他看來,50歲應是一個作家的最佳創作年齡。“這個年紀,身體還算康健,作家曆經多年文學操練,生活經曆和文學經曆都趨于飽滿狀态。”夏堅勇笑說,他經常激勵身邊愛好寫作的朋友,50歲之前這段時間是一個作家學習、積澱、磨砺的最好時機。

《大運河傳》面世時,有散文家點評這本書讓人看到了一個50歲男人的力量感,并用“豐沛華美”四字形容這部25萬字作品。

還原曆史書寫大散文

“兩頭要真實,中間靠想象”

2010年以來,夏堅勇将目光投注于宋朝曆史,深耕宋史十餘載,完成了縱橫兩宋的“宋史三部曲”。三部曲分别以南宋高宗紹興十二年、北宋仁宗慶曆四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三個深具代表性的曆史時段作為叙事節點,從嶽飛被殺、慶曆新政、宋真宗東封這些富有意味的曆史事件進入曆史橫切面。

在作品中如何還原曆史?夏堅勇講究“兩頭真實、中間想象”,即在大的曆史事件、人物、環境及小的生活、文化細節真實基礎上,展開想象力。

在小地方沉下心來慢慢寫 夏堅勇做客西善橋分享“純手工”寫作

比如《東京夢尋錄》開篇便描寫的一場宴會。夏堅勇說,這場宴會在景德四年冬天确有其事,皇帝賜酒賜花等細節雖不一定在這場宴會上發生過,卻是當時真實存在的禮儀。曆史關乎“實然”,文學則關乎“應然”。“大環境與小細節我都會精心考證,在兩頭盡可能真實的基礎上,大膽地去想象。”

“想象力對一個作家太重要了。”夏堅勇在《慶曆四年秋》中也特别談到想象力的問題,書中寫道:“想象力比記憶更重要,那是一個作家最起碼的本錢。如果一個作家的想象力有如窮癟三的錢包(假使他有錢的話),那是很悲哀的。”

在小地方沉下心來慢慢寫 夏堅勇做客西善橋分享“純手工”寫作

在夏堅勇看來,想象力其實就是無中生有,但這裡的“無”不是無源之水的“無”,而是老子所謂的“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的“無”,是産生“有”的一種精神本源。

“純手工”寫作

慢功夫中自有精細品質

夏堅勇至今寫作依然用“純手工”方法。資料需一本一本書查閱抄錄,文字要一筆一筆寫出來。

他告訴讀者,他寫曆史散文,都要從看書查資料開始。每本書至少看兩遍,第一遍把認為有用的資料做上記号,第二遍把“特别好”的資料做上特殊記号抄在本子上,思考它們在文章中的安放位置。真正創作時,每開始一個特定的章節,就把所有筆記看一遍,把對章節有用的東西劃出來,“非常繁瑣,要用别人多少倍的功夫,但我覺得非常值得。”

在小地方沉下心來慢慢寫 夏堅勇做客西善橋分享“純手工”寫作

“很慚愧,我文字不是很暢快。真正下筆時旁邊還要放張草紙。” 夏堅勇說,寫的時候先在草稿紙上理順了再抄到成稿上,發現某個地方不妥又重寫重抄,一篇稿子最少抄三遍。抄寫過程中有時會産生更好的想法,這都讓人“高興得不得了”。“我用最原始的操作,希望生産出來的東西品質好一點,這就足夠了。“他說。

在小地方沉下心來慢慢寫 夏堅勇做客西善橋分享“純手工”寫作

夏堅勇長期居于江陰寫作。曾有機會調到省裡搞專業創作,但他反複考慮後,還是沒有去。“古今中外文學史上,有很多作家一輩子生活在小城鎮裡,仍寫出了傳世的不朽之作。” 夏堅勇慶幸自己得以在小地方沉下心來,慢慢寫出了一些自己還算滿意的作品。“大地方資訊太多,資訊一多,人心就難免浮躁,看到别人寫出什麼作品、獲了什麼獎項心裡總要急的。“夏堅勇覺得,寫東西時心不能太急。關起門慢慢打磨,總能寫出好東西。

江南時報記者 張雅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