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年匠心磨砺,一圖洞悉精髓:千年迷蹤今朝揭曉

作者:三棱心

@三棱心苦心鑽研《道德經》十餘年,《道德經》的智慧已被我精心梳理并繪制成一幅“道可道、名可名”脈絡主線圖,生動而立體地展現了老子思想的無盡精髓。我深信,這篇圖文并茂的解讀,對于那些渴望學習、了解和掌握《道德經》并付諸實踐的朋友們來說,将是一場知識與智慧的盛宴。

本文較長,但越往後越精彩,建議關注收藏!

十年匠心磨砺,一圖洞悉精髓:千年迷蹤今朝揭曉

像珍珠項鍊一樣的道可道、名可名脈絡主線圖

下面,采用問答體的形式,對這個“像珍珠項鍊一樣的道可道、名可名脈絡主線圖”進行解釋:

問:《道德經》81章内容是散亂的嗎?

答:非也!《道德經》的主題脈絡非常清晰:其主題思想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簡短的12個字,揭示了人類與世界相處的生存方式:

宇宙自然的運作之道,是可以被人類認知和遵循的,而人類遵循自然之道而形成的社會實踐之道卻并非恒定;

宇宙自然的因果關系是可以被人類認知表達為一定的認知邏輯,而人類根據自然的因果關系表達出來的認知邏輯也并非恒定。

圍繞這個主題思想,81個章節就像一串珍珠,将人類在宇宙自然中通過“道可道、名可名”,獲得智慧、沖氣為和的生存智慧演繹得淋漓盡緻:

第1章是總主題,講了環環相扣的三層内容:①道和名的關系——因為要“道”是以要“名”;②無和有的關系——因為“名”,是以才能“無中生有”,人類才有了與自然世界平行存在的邏輯世界; ③無欲和有欲的關系——因為人類生存的互相平行的自然和世界邏輯兩個世界裡,是以從根本上要求人類的思維方式必須保持“無欲”和“有欲”互相作用、玄之又玄。

第2章至第39章,重點圍繞“道可道,非常道”展開論述。“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将宇宙自然的運作之道轉化為人類社會的實踐之道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看做是“認知邏輯”建構的過程,是“善建者不拔”的實踐。其中第14、21、25三章是珍珠項鍊上的“大珠子”,闡述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底層原理。我在相關文章中有論述,連結放在文後。

第41章至第80章,重點圍繞“名可名,非常名”展開論述。“名可名,非常名”可以了解為将“認知邏輯”轉化為實踐的過程,理論轉化為實踐,就是“樸散則為器”,就是“善抱者不脫”,就是“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鄉、修之于國、修之于天下”,就是行“德”。其中第42、51兩章是這段項鍊上的“大珠子”,闡述了“名可名,非常名”的基本原理。

第40章可以看做是從理論到實踐的轉折點,“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是從“道可道,名可名”的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進階思維原則:因為我們人類身處在自然和邏輯兩個世界中,是以我們的思維首先要學會“反”,即正确回報客觀自然世界“無”的絕對性、本源性;其次要學會“弱”,即弱化主觀的邏輯世界“有”對我們的幹擾和影響。“反”的思維原則,要求我們在社會實踐中必須着眼于客觀,這就是“無為”;而“弱”的思維原則,要求我們在社會實踐中必須放下主觀,這就是“不争”。

而第81章是對全書的總結,提出了“天之道”和“聖人之道”的考評标準,我們人類隻要按照堅持“反、弱”,堅持“無為、不争”,那麼“道可道、名可名”的實踐必然能達到理想的境界。

《道德經》81章雖然是後人所分,但分章節的人絕對也是智者,因為他深得老子志趣。是以,不要動不動就以《道德經》被篡改為借口來否定五千言的價值。你發現不了,那你是缺乏慧眼。

十年匠心磨砺,一圖洞悉精髓:千年迷蹤今朝揭曉

珍珠項鍊一樣的道德經章節

問:聽你這麼一講,“道可道,非常道”還有些道理,“名可名,非常名”還是不了解,請再深入地講一講?

答:不要把“名可名,非常名”的“名”了解為“名字”。也有解讀者将“名”了解為“概念”,雖然有了進步,但仍然涵蓋不了“名”所表達的含義。這裡的“名”更接近于“形名”,即現在的邏輯學: 嚴複 《原強》:“不為數學、名學,則吾心不足以察不遁之理、必然之數也。” 章炳麟 《訄書·訂孔》:“其正名也,世方諸仞識論之名學,而以為在瑣格拉底、亞曆斯大德間(蘇格拉底、亞曆士多德)”。老子借用的就是類似“邏輯”這個含義,但比現代意義上的“邏輯”還要廣泛得多,指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并根據事物的因果關系而總結提煉出的原則、辦法、途徑等。

“名可名,非常名”是“道可道,非常道”的延伸和接續,這兩句話不是并列關系,而是遞進關系:宇宙自然的運作之道,是可以被人類認知和遵循的——而人類是怎樣去認知和遵循自然的運作之道呢?方法和途徑是:将宇宙自然中萬事萬物的因果關系(即第25章所描述的象、物、精、信)進行探索、發現、歸納、整理,形成可認知、可交流、可傳播的“認知邏輯”,這個過程就叫“名可名,非常名”。第一個“名”指宇宙自然中本來就有的運作邏輯,這個邏輯是沒法運用的,是以對人類來說就是“無”;第二個“名”指經過探索、發現、歸納、整理,把無法運用的自然邏輯(無),變成可以利用的認知邏輯(有),這裡作動詞用;而第三個“名”指各種各樣的“認知邏輯(有)”。

從某種程度上說,“非常名”和“非常道”是同義的,但是“非常道”指公認的合于自然法則的“認知邏輯”;而“非常名”包含所有的“認知邏輯”。

“名可名,非常名”的過程就是“無中生有”的過程。比如,宇宙自然中原來有“東西南北”這些方位邏輯嗎?有“陰陽”這些概念嗎?有“豬馬牛羊”這些動物名稱嗎?有從原始社會到共産主義社會的運作制度嗎?統統沒有(無),人類在與宇宙自然長期的相處過程,慢慢産生了這些“名”(有)。是以“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第21章有句話叫“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表達意思就是:自從有了人類以來,人們都一直在幹給事物賦予“認知邏輯”這件事,通過幹這件事,我們掌握事物之間本質的邏輯關系。

我覺得這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原理超級簡單,可為啥那麼多學習研究者就是搞不明白呢?為啥就是不接受我的觀點呢?真是令人傷感!

十年匠心磨砺,一圖洞悉精髓:千年迷蹤今朝揭曉

道可道,非常道

問:“道可道,非常道”你在之前的三篇文章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能不能重點講一下“名可名、非常名”在《道德經》中對應哪些章節?應該怎樣了解?

答:當然,這也是今天要重點講解的内容。我們先來看第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裡的“道”是“道可道”的意思。我反複強調過,學習《道德經》不能“一道到底”,可參閱《為什麼了解不透“道法自然”?都是“一道到底”惹的禍!》人們通過“道可道”,第一步将自然混沌世界“混而為一(第14章)”,第二步“一分為二”,第三步“二分為三”(根據是第21章的象物精信),以此類推,便可衍生出“萬物”。有的解讀者解讀為天、地、人,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明白,這裡的“天地人”是“概念或邏輯意義上的天地人”,不能是實體實物的“天地人”,否則就是主觀臆想。

②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萬物”中負着“陰”而抱着“陽”,陰陽像“沖氣”一樣不斷地調和。這裡的“陰陽”指的就是“無和有”——隻要是“萬物”,其中必然包含自然的運作邏輯“無”和主觀的認知邏輯“有”。這兩種邏輯需要不斷地調和,為什麼?一是自然的運作邏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二是主觀的認知邏輯不但要随着物質世界的發展變化而變化,而且其自身也要不斷地完善和提高。是以,事物在“沖和”的過程中有時減損使之增益,有時增益使之減損,指的就是“無和有”要“沖氣以為和”。

③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人們所厭惡的,是孤、寡、不穀,而王公卻以這些詞語來稱呼自己。這裡舉了個例子,來說明王公的認識邏輯怎樣與百姓的認知邏輯進行“沖氣以為和”。

④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别人所效法的,我亦效法沿用,在效法中不知“沖和損益”強執死守者會不明不白走向窮盡。我将“沖和損益”之道作為“道可道”的準則。這一句講了兩個問題:首先是“道可道、名可名”在人類文明繼承和傳承上的重大意義。人類為什麼要通過“名可名”而“無中生有”?就是要把先天的自然運作之道轉變為可辨識、可利用、可交流、可傳播的人類實踐之道,是以人來到這個世上,首先要“人之所教,我亦教之”(這裡的“教”是“效法”之意);其次是要有“損益之功”,你不能死搬硬套,不能抱着老皇曆不放,要懂得與時俱進,要靈活,要變通,要不然就是“不得其死”,即走進死胡同。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看這一章講的就是“名可名”。而不少傳統解讀認為“有個叫道的東西生養了萬物”,是不是很搞笑?這不是臆測是什麼?

十年匠心磨砺,一圖洞悉精髓:千年迷蹤今朝揭曉

名可名,非常名

下面接着分析第51章與“非常名”的關系: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先來了解什麼叫“非常名”。我們都知道,“非常名”原本是“非恒名”,“非恒名”就容易了解了——人類根據自然的因果關系“無”表達出來的認知邏輯“有”不是恒定不變的。這個不用廢話解釋了,肯定不是恒定不變的,如果是恒定不變的,那人類就停滞不前了。下面我們來看第51章的文字,是如何闡述“非恒名”的:

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首先我們要了解“之”是什麼?傳統解讀了解為“萬物”,大錯特錯,為什麼錯?因為這種解讀是“臆想”出來的,沒有任何事實上的根據和文字邏輯上的支撐。這裡的“之”就是指“認知邏輯”,即“有”,這個“有”是怎樣生出來的?是人類通過“道可道、名可名”從宇宙自然的“無”中生出來的,是以是“道生之”;是通過“德(即得)”而不斷積累起來的,于是我們人類的“有”不斷積累,是以是“德畜之”;這個“有”是因為“物質的客觀性”本質而決定了它的形象、狀貌和邏輯,是以是“物形之”;因“勢”的變化不斷損益而使“有”趨于完善成熟,是以是“勢成之”。

這12個字是人類通過“名可名,非常名”而“無中生有”的高度概括。

②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是以萬物在沖和損益中無不遵循“道可道”的原則、重視“名可名”的方法。這裡的“道”指的就是“道可道”,“德”指的就是“名可名”,道和德是自然而然的事,不是因為有誰指令授權而做的。

我這樣了解肯定有人要反對,我認為想反對的朋友要先思考、再反對。今天早上我就遇到一個“無腦反對”的網友,在評論區說我寫這些東西就是浪費時間,我看了一下他的首頁,全是否定别人解釋《道德經》的,在他看來,凡解釋就是錯,這就是典型的“強梁者不得其死”。那麼我們深入分析這一章,主語是誰?我認為主語就是“人”,而不是在講“道、德”;人在幹什麼?在“道”和“德”;“道”和“德”的目的是什麼?是“沖氣以為和”,是“弱者道之用”,是“玄德”,一句話就是:我們人類怎樣對待和利用我們自己從“無”中生的“有”。了解了這個主題思想,再來了解文字,并不難!

③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是以萬物在沖和損益中,因遵循“道”而無中生有,因重視“德”而有之更優:“有”,既是不斷增加的過程,也是不斷培育的過程;既是不斷淘汰的過程也是不斷試錯的過程;既是不斷優化的過程,也是不斷改變的過程。

④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衍生了“有”而不以有為有,憑借“有”作為而不恃“有”,在“有”的發展進化中不主宰強為。以上的實踐原則就叫“玄德”。

你看到沒有,這一章始終是在講“非恒名”,即“有”的來源和使用原則,我們的“有”即“認知邏輯”或治理理念、制度道路等,要與時俱進,不能保守固步。是以“玄德”的真義,是治國理念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政治智慧,換成現在的政治術語就是“某某思想要随着時代的發展不斷發展”,傳統解讀閉門造車、書院氣十足,根本就沒有領會到其中的真義。

十年匠心磨砺,一圖洞悉精髓:千年迷蹤今朝揭曉

學習《道德經》千萬不要閉門造車

沒有讀過我講解“道可道,非常道”三篇文章的朋友,下面是文章連結:

①神秘面紗一揭即開:玄奧《道德經》秒變“甚易知”!

②天道贈我慧眼慧根:以閱宇宙惚恍窈冥!

③千年迷霧一朝告解:“道可道,非常道”的密鑰原來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