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作者:老白調研室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01

1930年中原大戰,閻錫山大權旁落,為何一年之後東山再起?

1930年11月4日,曆時近半年的中原大戰終于塵埃落定,這場波及20多個省份、100多萬名士兵參加的軍閥傾軋,最終以中央軍大獲全勝而告終,蔣介石的個人統治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那些失敗者卻不得不丢掉兵權,西北王馮玉祥無奈下野遠走、西北軍全體解散。

山西王閻錫山也隻得遠走東北尋求日本人的庇護。随之而來的,就是蔣介石對地方軍閥的改造和整編。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讓蔣介石始料未及的是,雖然想盡一切辦法要把戰鬥力極強的晉綏軍納入自己的麾下,也試圖安排自己的親信執掌帥印。

但是一年後閻錫山卻從東北回到山西,重新當起了“山西王”,蔣介石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

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閻錫山的結局又如何?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閻錫山順應時局在太原上司起義。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他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大,依附于他的勢力愈來愈多,全山西的軍隊唯他馬首是瞻。

閻錫山向來秉承以鄰為壑韬光養晦的政策,是以經曆了多次重大事件的洗禮,依然保持相當實力。

中原大戰之時,他在山西的統治已經長達18年之久,部隊總兵力達到十萬以上,是全國範圍内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

晉綏軍的各級将領大多由閻錫山親自提拔,他們感念“老闆”對自己的知遇之恩,是以肯為閻錫山拼命打仗,軍隊内部也十分團結。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雖然僥幸取勝,但是蔣介石深知晉綏軍的實力依舊不容小觑,絕對不可等閑視之。

如果這支部隊并入國民政府版圖為我所用,那麼中央軍的實力将空前強大。

但是如果處理不好,這支精銳部隊就會是一顆定時炸彈,随時可能反傷起身。如何妥善處置他們,讓蔣介石絞盡腦汁。

按理說處理晉綏軍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更多的兵力來控制他們。

可是在中原大戰期間,蔣介石自己也損失慘重,全國其他地方的勢力又蠢蠢欲動,是以這個方法顯然行不通。自己的力量不夠,蔣介石就轉而尋求他人的幫助。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在中原大戰之前,為了拉攏東北軍出兵,蔣介石向張學良許諾戰事一旦成功,就把整個華北地區納入張學良的勢力範圍。

為了削弱閻錫山,蔣介石建議張學良進兵太原,但是遭到了張學良的拒絕。

張少帥有自己的考慮,山西部隊的戰鬥力驚人且在本土作戰,自己稍有閃失就會面臨失敗。

到頭來羊肉沒吃到,惹得一身騷,這樣的買賣得不償失。即便自己最終獲得勝利成功占領三晉大地,也免不了損兵折将,反而便宜了蔣介石隔岸觀火漁翁得利。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強攻的政策不可行,蔣介石又想到了分化的手段,想辦法找一個非閻錫山的心腹來為山西善後。

蔣介石首先想到的人是趙戴文,而張學良推薦的是傅作義,兩個人的人選上産生了分歧。

當張學良找到傅作義時,精明的傅将軍對晉綏軍的内部情況十分了解,認為自己的實力不足以震懾他們,是以沒有接受山西省主席的職務。

退而求其次,張學良推薦了商震,他是土生土長的河北人,在1916年才加入了閻錫山的晉綏軍,算是一個外來者。

閻錫山對他始終有所顧忌,其他的嫡系部隊和他也隔着肚皮。而且商震曾經擔任過河北省主席,當然不甘于長期寄人籬下。

蔣介石對商震也很中意,一來他有一定的威望,二來因為他的身份特殊,更加容易執行中央政府的政策。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是以,商震毫無懸念地當選山西省主席。新任省主席自然懂得投桃報李,在張學良的授意下,商震開始對晉綏軍進行整編。

根據蔣介石和張學良的設想,将全部晉綏軍分為四個軍,每個軍下轄兩個師,每個師下面又有兩個旅。

這樣的設想對晉綏軍的軍官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将近一半的人會是以失去原來的職務和軍銜。

原本的騎兵師、炮兵旅等士兵也将無從安置。晉綏軍的将領們毫不妥協,堅決反對改編計劃。

十多萬人群情激奮後果不堪設想,張學良隻得增設護路軍和多個警備司令部作為安撫方案。

到了1931年,整編終于完成了,四個軍的軍長名花有主,每個人卻都心懷鬼胎,這樣的情況下,蔣介石能否真正掌管晉綏軍呢?

02

中原大戰失利後,閻錫山下野,蔣介石還是控制不了晉綏軍。

面對失去統帥的晉綏軍,蔣介石為何拉攏不料晉綏軍呢?

第三十二軍軍長商震心思最活躍,但在山西的結局卻最不好。雖然當上了省主席,閻錫山的嫡系将官對他并不買賬。

閻錫山執掌權柄時,商震就時不時流露出不服管教想脫離晉綏軍的想法。如今世道變了由他當道,那些閻錫山的老部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有機會就對他進行攻擊。

他不堪重負,終于在1931年初培波帶領自己的32軍的兩個旅離開了晉綏軍,另謀出路。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接替他的人,是三十三軍軍長徐永昌。徐軍長也不是閻錫山的嫡系,但是他擔任了省主席後卻一門心思地希望閻錫山回來主政,蔣介石十分尴尬又無可奈何。

在閻錫山的治下,山西多年來确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在中原大戰之前,閻錫山拒絕了多次參加軍閥混戰機會,讓山西的老百姓休養生息。

他也很重視儒家思想的作用,提倡啟發民德民智,山西省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盛,社會安定、經濟蒸蒸日上。

是以當地人們對他十分感激,也十分擁戴,這些情況徐永昌了如指掌。

他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實力,認為還是閻錫山回到山西主政更有利于政局的安定。出以公心,他多次拒絕了來自蔣介石的拉攏。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看到他鐵了心要迎接閻錫山回來,蔣介石隻能動起了别人的腦筋。

三十四軍軍長楊愛源是晉綏軍的老人,也是閻錫山的老部下,蔣介石不惜以重金試圖收買他。

一次楊愛源莫名其妙地收到了50萬元的彙款,打款的人真是遠在南京的蔣介石國民政府。

50萬元在當時是天文數字,可是楊愛源不為所動。

過不多久,楊愛源又收到了40萬元的巨款,依然是來自蔣介石的友情饋贈。

楊愛源仍舊毫不動心,非但沒有笑納半分錢,反而特地在所有下屬都到場的情況下,公開了90萬元的事情。

下屬們在驚訝之餘,充分感受到了楊愛源将軍的廉潔和對閻錫山的一片忠心。

在場的人紛紛表示楊愛源将軍就是他們最好的榜樣,他們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着閻錫山主席。蔣介石金元政策再一次落空,損了夫人又折兵。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其實,身在大連的閻錫山也沒有少作聯絡。為了繼續鞏固自己在軍中的地位,閻錫山派人給大小軍官按照等級贈送慰問金,數額從5000元到3萬元不等。

一方面表達對老部下的關心,另一方面也傳遞出自己安然無恙,還在積蓄力量東山再起的決心。

那些拿到錢的下屬們感激涕零,紛紛表示自己對閻老闆的恩情沒齒難忘,勢必和蔣介石劃清界限,有朝一日要重新回到閻錫山的賬下效勞。

當然也有人另懷心思,例如72師師長李生達就急于靠攏新老闆蔣介石。

他對蔣介石送來的錢财照單全收,暗中提供了很多内部情報作為回報。就在李生達幻想着抱住蔣介石的大腿大展宏圖之際,卻莫名其妙地遭到暗殺。

蔣介石聞訊後勃然大怒,下令一定要找出罪魁禍首。可是經過幾個月的偵查,也沒有什麼實質結果,這件事情最後隻能不了了之。

蔣介石此時也隻能面對現實,他意識到山西軍内部幾乎無隙可乘,自己再怎麼努力也很可能是徒勞一場。

蔣介石的失敗,讓閻錫山又看到了希望,那麼閻錫山又是怎樣拿回晉綏軍控制權的呢?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03

1930年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遠走東北,卻還能東山再起。

面對蔣介石收編晉綏軍的失利,閻錫山又是怎樣回到山西掌權的呢?

晉綏軍内部團結一緻,蔣介石和張學良卻并非鐵闆一塊。看到實力派軍閥“山西王”閻錫山失勢,同為一方諸侯的張學良頗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

是以張學良在執行蔣介石的指令時,肯定沒有不折不扣去執行。

在整編晉綏軍的問題上,張學良盡自己所能保證軍隊的完整性和獨立性,部隊的整體人數并沒有減少。

雖然經過了整編,番号沒有以前那麼多,但是每個戰鬥編制都增設副師長和副旅長的職務,大部分的軍官都得以保留下來,每個連的士兵人數也翻了一倍。

這樣的安排,給閻錫山後來東山再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雖然閻錫山遠在東北,距離他的老巢有千裡之遙,但是用洞若觀火來形容他卻一點也不為過。

他當年培植的親信遍布整個靖綏軍,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軍中擔任要職。為了彙報當年的知遇之恩,這些軍官無時無刻不在向自己的老闆傳遞消息。

閻錫山也在暗中積極準備。即便他所上司的山西省在全國都數得上号,但是他還是回顧自己多年來的執政得失,直面自己犯下的一些錯誤加以總結。

他選擇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為指導思想,繼續強化愛民的施政方針,以期再次得到山西人民的擁戴。

他計劃實行“物産證券”,定下了以按勞配置設定的設想。他還密切關注國内外形勢的變化,私下購買了許多軍用物資和武器裝備,隻等有朝一日東山再起。

1931年起,日軍入侵日益猖獗,神州大地再燃戰火。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閻錫山料定蔣介石和張學良此時因各項事務焦頭爛額,沒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就租用了一架小型飛機買通飛行員,從大連悄然潛回大同。

蔣介石很快知道了這個消息,立即緻電張學良和徐永昌要求閻錫山限期離開山西。

然而張學良裝聾作啞,把蔣介石的指令當做耳旁風。徐永昌也不為所動,反而以自己的名譽和身價為閻錫山擔保。

閻錫山本人則故作姿态,以父親年老體弱需要照顧為由,賴在山西不肯走。

不久之後,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人大肆入侵讓蔣介石頭疼不已。委員長也就沒有再花精力去多管山西的事情,讓閻錫山離晉已經不是當務之急。

後來閻錫山在山西的地位越來越穩固,為了穩住他,蔣介石以國民政府的名義正式任命他為太原綏靖公署主任。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雖然名義上還是受蔣介石的節制,但是實際上已經承認了他再度作為“山西王”的事實。

雖然在大連期間閻錫山得到了日本人的照顧和支援,當年回大同的飛機也得到了他們的幫助,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閻錫山的骨子裡依然對軍國主義無比仇恨。

1936年他成立了山西抗日救國同盟會,同時和共産黨展開合作,共同為抗擊外來侵略者努力。

雖然閻錫山沒有像張學良、楊虎城将軍那樣直接發動了“西安事變”,但是針對蔣介石對日本人所采取的政策,他十分反感,多次在公開場合反對委員長。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蔣介石是以顔面全無,進而又想起當年沒有能控制晉綏軍的故事,是以對他恨得咬牙切齒,卻也奈何不得。

趕走了日本人後,閻錫山不識時務地希望繼續盤踞在三晉大地,經過鬥争于1949年被我軍全部消滅。

至此,“山西王”的傳奇結束,他的結局比其他軍閥好了不少。

參加過中原大戰下野的地方軍閥大多命運多舛。

雖然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弟,馮玉祥将軍在大戰失敗後,就被解除了一切職務,他所上司的西北軍也就此土崩瓦解。

李宗仁所上司的桂系在戰敗後退回廣西,并在今後日漸式微。

中原大戰失利,閻錫山選擇下野,為什麼蔣介石沒能控制晉綏軍?

反觀閻錫山自從辛亥革命以後,他在山西稱霸38年之久,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