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型儲能按下發展“加速鍵”

作者:3DM遊戲網
新型儲能按下發展“加速鍵”

随着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大陸新型儲能發展持續按下“加速鍵”。

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促進新型儲能并網和排程運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規範新型儲能并網接入管理,優化排程運作機制,充分發揮新型儲能作用,支撐建構新型電力系統。

在不少業内人士看來,新型儲能作為建構新型電力系統重要的技術和基礎裝備,是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撐。目前和今後,要推進新型儲能技術多元發展,從試點示範走向規模化商用,助力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全面提速。

新型儲能高速發展

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輸出電力為主要形式,并對外提供服務的儲能技術,具有建設周期短、布局靈活、響應速度快等優勢,可在電力系統運作中發揮調峰、調頻、調壓等多種功能,是建構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技術。

近年來,随着大陸新能源發電量占比不斷提升,電力系統對新型儲能需求越發強烈。在儲能設施中,目前使用最為廣泛、成熟且經濟的當屬抽水蓄能電站,但其對于地理條件要求較高,建設周期長,難以靈活布局。

2021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提出:明确新型儲能獨立經營主體地位;健全新型儲能價格機制;健全“新能源+儲能”項目激勵機制。2022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

政策利好下,新型儲能多元化高品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據國家能源局的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經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6687萬千瓦時,平均儲能時長2.1小時。2023年新增裝機規模約2260萬千瓦/4870萬千瓦時,較2022年底增長超過260%。

在不少業内人士看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将新型儲能寫入其中,标志着“發展新型儲能”将成為今年乃至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内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新型儲能日益成為大陸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技術,培育新興産業的重要方向及推動能源生産消費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說。

同質化産品加劇内部競争?

前景一片大好的新型儲能,卻在去年迎來了價格寒冬。在強勁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衆多企業湧入,企圖在儲能市場中“分一杯羹”。

在4月10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ESIE2024)的儲能領袖高端對話環節中,遠景集團進階副總裁、遠景儲能總裁田慶軍說:“一年前儲能價格大約在1.3元/瓦時,那時候行業就在讨論‘内卷’。現在的價格已經跌破了0.7元/瓦時,站在現在看過去,那時候價格并不低。同樣,如果再過一年,站在未來看現在,現在的價格也還有下行空間。技術在不斷進步,産品、工藝、設計、管理的創新都在讓成本不斷探底。”

記者在展覽會中采訪發現,不少展商都提到了“卷”,其結果是過去一年多來國内大儲系統招标價格頻創新低,工商業儲能給業主的分成比例也“卷”到地闆價。

除了價格下降外,産品同質化、産能電站使用率低、盈利低等方面也是不少業内人士的共識。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仁賢表示,中國儲能行業即将迎來快速發展和高品質發展期,但行業現在也面臨電力市場機制不完善、商業模式不成熟、産品同質化嚴重、安全隐患風險等問題。

随着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的提升,本次展會上大電芯、大容量電池近乎成為各家參展企業推出新品的首要特征。

“電池廠商現在把電芯、電池産品做大是為了降低成本;電池容量提升後,結構件均攤成本就有所降低;企業通過降低成本,可以提升市場競争力。”楚能新能源執行副總裁蔔相楠表示,在目前儲能行業“内卷”的環境下,大容量、更高成本效益會成為行業一大競争趨勢。

天合儲能總裁孫偉表示,所謂“大”,隻是一個發展方向,但并不是無止境地發展。“大”時代不能單純認為是電芯外形尺寸的擴大,而應在合理範圍之内,充分利用體積比能量密度的提升,包括内部實體結構的改變,減少、控制散熱量,有更廣的溫度适應性,在這些方面進行研發,是多重利益、多重次元的一個“大”。

田慶軍也表示,如果容量擴大走得太快,很多标準不支援,包括機櫃的大小等,會存有一定風險,産業鍊、供應鍊、工藝工裝也不支援。

使用率有待提高

盡管新型儲能的裝機量還在保持增長,但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新型儲能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還存在市場機制與價格機制不完善、排程利用水準偏低等問題。

“新型儲能收益普遍不足幾乎是行業共識。”中能傳媒能源安全新戰略研究院邱麗靜表示,一方面,新型儲能市場機制和商業模式不成熟,其技術優勢無法通過電力市場充分發揮價值,可以實際參與交易的品種仍然有限,導緻儲能項目盈利困難。另一方面,目前大陸已有多地探索建立新型儲能容量電價機制,但國家層面統一新型儲能容量電價政策尚未出台。同時,新型儲能建設運作成本不能通過輸配電價疏導,成本多由新能源電站單一主體“買單”。

“有業内人士指出,中國華能在山東的儲能項目,56%的收入來自新能源項目的租賃,即靠租金維持儲能電站的生存,這同時意味着新能源項目要付出大量的租用儲能電站的成本。”邱麗靜說。

除了收益不足外,新能源配建儲能的實際使用率不高也是制約行業發展的待解問題。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介紹《通知》出台的背景時表示,在裝機規模迅速增長的同時,新型儲能仍面臨使用率較低的問題。随着新能源快速發展,電力系統對調節能力提出更大需求,新型儲能大規模建設和調用不充分的沖突日益凸顯。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部分地方不少建立的新能源項目配置了儲能電站,但由于主動支撐等能力不足,使用率普遍偏低。受收益模式不明确、裝置品質等原因影響,據統計,2022年新能源側配置儲能日均充放電次數僅為0.22次。

另根據中電聯釋出的《新能源配儲能運作情況調研報告》,新能源配儲在棄電期間至多一天一充一放運作,個别項目存在僅部分儲能單元被調用,甚至基本不調用的情況,所調研電化學儲能項目平均等效利用系數為12.2%,而新能源配儲系數僅為6.1%,相比火電廠配儲15.3%、電網側儲能14.8%、使用者側儲能28.3%的利用系數,顯然,新能源配儲整體調用情況不理想。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電工程學會理事長舒印彪在第12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上表示,大陸新型儲能使用率不高,2023年電網側、使用者側、新能源強制配儲項目平均使用率指數分别為38%、65%、17%。其次,安全問題時常出現,電池能量密度和容量提高,部分标準缺失,安全風險增加。

政策支援讓行業發展更強勁

“國家能源局制定印發《通知》,旨在規範新型儲能并網接入,推動新型儲能高效排程運用,促進新型儲能行業高品質發展,為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說。

《通知》明确了接受電力系統排程的新型儲能範圍,并就加強新型儲能并網和排程運作管理、技術要求及協調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

《通知》從管理措施和技術方面提出具體要求。管理措施方面,一是規範并網接入,要求電網企業及電力排程機構制定新型儲能并網細則及并網工作指引等,明确并網流程、相關标準及涉網試驗要求。二是優化排程方式,要求電力排程機構科學确定新型儲能排程運作方式,并支援聯合調用模式,明确了各類新型儲能調用原則。三是加強運作管理,各地在制定電力市場規則或《電力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電力并網運作管理實施細則》時,應明确、細化新型儲能的考核實施細則。

技術要求方面,《通知》提出,一是規範接入技術要求,新型儲能接入系統應符合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作要求,完成相應性能試驗及涉網試驗,新型儲能裝置應滿足國家、行業技術标準及管理規範有關要求。二是明确調用技術要求,提出新型儲能應配備功率控制系統或協調控制系統,所有調管範圍内的新型儲能應具備按照排程指令進行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自動調節的能力。三是鼓勵存量電站改造,存量新型儲能通過技術改造并具備接受排程指令能力後,電力排程機構應及時開展新型儲能并網及排程工作。四是推動調控技術創新,結合新型儲能多場景和市場化運作需求,開展各類新型儲能智慧調控技術攻關,加強新技術研發應用。

“對于新型儲能行業來說,有了并網和排程的保障,才會有穩定的收益預期。”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說。

■中國城市報記者 康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