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鹹安:千萬“生态紅包”助天然林綠意盎然

作者:鹹安區融媒體中心

中國桂花之鄉鹹安,是國家森林城市,全區有天然林54.34萬畝,占森林總面積的41.18%。2014年來,除國家公益林補償外,鹹安區持續十年投入千萬元為天然林派發生态紅包,讓綠滿鹹安成為一張名片,讓森林康養成為一種時尚,讓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園城市多了一份底氣。

鹹安:千萬“生态紅包”助天然林綠意盎然

4月18日,記者一行迎着明媚春光,聞着草木芳香,穿行在綠色天然林的氧吧裡,感受青山潑畫的醉美惬意,聆聽村民保護青山的那份純樸與感動。

汀泗橋馬鞍村8組張德勝正在一片綠色滴翠的自家天然林邊勞作,一邊對上山村民提醒禁帶火種上山,一邊拿着砍刀對路邊苞茅和野藤進行清理。

鹹安:千萬“生态紅包”助天然林綠意盎然

“我家還有我們組300畝天然林保護得非常好,不僅美化了村灣,淨化了空氣,還保證了植物的多樣性,大多數樹比碗口還粗呢。”說起天然林的保護成果,張德勝自豪地比劃道。

原來,張德勝家有50畝天然林,國家每畝補貼14元,區級補貼80元,50畝天然林可獲得4700元的補貼。像張德勝一樣,村民本來就有保護山林的習慣,現在有了國家和政府的補償,保護天然林的積極性更高了。

鹹安:千萬“生态紅包”助天然林綠意盎然

在向陽湖鎮廣東畈村18組,連綿的孝子山265畝天然林鳥語清脆,野菊吐芳。58歲的組長楊丙午正帶領護林員巡山,宣傳森林防火,并檢視樹木長勢。

“每年11月份就會在山腳下劈出30米寬的防火帶,組級護林員在清明節防火期間在村灣敲鑼鳴示,勸阻村民田邊地坑野外用火。”楊丙午說,若看到松材線蟲等疫木,就及時與當地黨委政府和林業部門聯系,確定天然林安然無恙。

鹹安:千萬“生态紅包”助天然林綠意盎然

2014年,鹹安區實施《鹹安區人大常委會建立天然林保護示範區的決定》,劃定區級天然林保護示範區面積2萬畝,2018年增至3萬畝,到2020年增至5萬畝,占全區天然林面積的17%,範圍遍及全區13個鄉鎮辦78個村187個村民小組,保護經費從區級财政預算的160萬元增加到500萬元,補償标準從50元/畝提高到80元/畝。

為什麼要斥資巨額保護天然林?

在《決定》沒有實施前,村民将天然林作為柴火砍伐,加上不合理開發及管理乏力,天然林漸漸“傷痕累累”。随着《決定》的持續推進,片片天然林綠了村灣,美了城鎮、助力了生态振興,共同締造了和美鄉村。

“相比經濟林一時的經濟效益,天然林的生态、社會、文化效益更全面、更長遠。”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鄭奇明說,特别是房前屋後的生态林,不是一般意義的植物,而是一種集體鄉愁記憶,一種人文情懷,也是發展森林康養,打造自然生态公園城市的要求。

十年來,鹹安實施天然林示範區保護,經濟意義可觀,林權機關和農戶個人直接受益;社會效益明顯,群衆生态環境環保意識增強;生态效益明顯,森林生态功能有效恢複,林分結構穩定性增強,生物多樣性呈現。

如今,綠色生态也不斷釋放生态紅利,美麗經濟效益疊加。大幕鄉東源村櫻花谷首批納入天然林保護,如今成為“賞花遊”的網紅打卡地,不少村民是以吃上了“旅遊飯”;汀泗橋鎮星星竹海陳家溝成為休閑娛樂的天然氧吧;洪囗熊家灣成為農旅融合示範點,年綜合收入可觀。

“咬定青山不放松,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态環境,像呵護眼睛一樣呵護天然林。”區林業局局長錢華說,持續加強宣傳、保護、監督等措施,確定森林安全,綠色流淌,生态效益及經濟效益疊加。

(特約記者:胡劍芳 通訊員:李小梅 編輯:章瓊丹 責編:伍偉 編審:徐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