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國榮的電影生命 《日落巴黎》

作者:荊楚形象

巴黎日落

日落巴黎

客座導演:吳玉森

主演: 張國榮忠初 洪 張曼宇

首演:1989年4月23日

張國榮的電影生命 《日落巴黎》

從"音樂"電影到音樂"電影"

巴黎,一個美麗而浪漫的城市,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

張國榮選擇這個地方來拍他的音樂電影,一個關于事業命運的愛情故事。

這已經不是張國榮第一次拍音樂片了。1985年,當歌曲在香港電視台播出時,隻有簡單的MV聲音和畫面,他是第一個提出這個想法的人,以他的幾首流行金歌為線索,制作了一部有人物和情節的音樂電影,"Thriller",由李麗珍主演。《怪奇物語》講述的是一個年輕的香港人萊斯利撿到一件神奇的舊西裝,因而穿梭于時空來到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與女孩蝴蝶相愛,卻因為戰争不得不分開。回到1980年代的香港,Leslie遇到了一個長得像蝴蝶的女孩,兩人墜入愛河後,Leslie發現自己是小蝴蝶的女兒......

《驚人》長達四十多分鐘,其中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演繹歌曲,劇情不多,是名副其實的"音樂"電影。這部中國音樂界首部在電視上播出的音樂電影受到前所未有的歡迎,打破了紀錄,進而引發歌手競相拍攝音樂電影的熱潮,張國榮本人一直為老朋友梅豔芳客串了一個"夢幻風格",飾演梅豔芳的情人、一位老學生。

1989年,即将離開音樂界的張國榮決定拍攝他的第二部也是最後一部音樂電影《巴黎日落》。此時的張國榮不僅是音樂巨星,他的電影事業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并熱切期待成為導演的機會,是以《日落巴黎》等歌手的音樂電影甚至張國榮自己的老作《驚喜》都頗為不同,70分鐘的影片隻收錄了八首歌, 但也淡化了歌手個人,更強調"電影"的一面,很大一部分人物,展現情節,突出表演。張國榮對電影非常執着,親自受邀與著名導演吳玉森合作,當紅片明星張萬宇、鐘楚紅去巴黎拍攝,親自設計劇情,親自參與編劇、評選等諸多工作——如果一部電影隻能以導演的名字命名"某部作品", 那麼《巴黎日落》幾乎可以用《張國榮作品》的一半來看。

愛情童話世界桃源

《Sunset Paris》收錄了年度八首新歌:《别說再見》、《想你》、《古怪》、《不需要太多》、《火光》、《情感刺猬》、《最愛》、《從零開始》,其中三首是他親自創作的,其中四首是獲得金歌獎的傑作。歌曲的順序大緻顯示了情節:離開後的想法 - 不應該發生的感覺 - 魯莽的戀愛 - 沖突和麻煩 - 選擇和決定 - 都從頭開始。張國榮飾演的男主角萊斯利,是事業成功、愛情又幸福的戲劇導演,但在去法國深造時愛上了流浪的畫家,聽說來未婚妻設計分手,最後的真相出來了,萊斯利獨自一人離開了。

"恨永遠是不朽的,千金的笑容依然存在,對與錯就像千百的委屈像湖面一樣皺巴巴的,一直被愛着的我,一直被愛着的痛着你,原本想讓我再遇見你分開......"張國榮在他的歌中,曾唱過愛情無助。當萊斯利在香港的時候,以為瑪姬是他的全部世界,命運帶他去見了更可愛、默契的雪莉,他還會忠于自己還沒有和瑪姬建立起來的生活嗎?愛上這個帥哥不是雪莉的錯,面對瑪姬的威脅,她有權利堅持嗎?瑪姬是否值得同情,因為她把萊斯利視為自己的一切,不惜一切代價讓他陪伴在他身邊?......情感要留下來,沒有确定性,太多合适的人在錯誤的時間相遇,而在正确的時間相遇,不一定是自己生命中的人。三人相遇,或許隻是一個命運的玩笑,如何分辨是非,隻留下臉上那不起眼的歎息。

張國榮的電影生命 《日落巴黎》

飾演流浪畫家雪莉的鐘楚紅當時二十四歲,方華盛開,美麗而不擇手段,耀眼的風格不容忽視,萊斯利一見鐘情似乎完全合乎邏輯。在影片中,她留下的頭像雲朵一樣卷曲,時而散落,時而拉起,時而穿着簡約的長裙,時而穿着正式的晚禮服......無論是在電話亭裡微笑,還是早上擡頭仰望,都有不一樣的美。23歲的張曼宇正在從花瓶轉變為演藝明星,在片中飾演萊斯利的未婚妻瑪姬,這可能是她多年來唯一的負面角色。兩位女主角都是劇中的一線明星,在片中好幾場對戲都非常精彩,相反,客串瑪姬叔叔吳玉森,導演級震撼了中外,演起來,實在是少得好。

張國榮今年春節除夕三歲,經過13年在演藝界的風雨洗禮,看起來有點滄桑,臉色依然純潔,那靠自己的設計,流行粵港地區,"鴨尾"發型讓他增添了幾個大男孩的幼稚, 但優雅的氣質卻逐漸散發出來。在片中飾演萊斯利的萊斯利,是一個口語化的"消極男人",總是在與自己鬥争,有幾個重要的情感曲折,很好玩,分手後女友的堅忍形象是他以前從未在正式電影中見過的。優美的音樂,華麗的背景,英俊的青春和溫柔的女孩,這樣的故事真的不應該以悲劇告終啊,看着萊斯利終于在塔下的日落,相信很多觀衆都在想:是不是到了下一個角落,他會遇到他所愛的人嗎?

與張國榮一起前往巴黎

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名城,名勝古迹衆多,層次多,代表着歐洲文明的最高成就。在描寫愛情故事的同時,《日落巴黎》也花了大量的墨墨在音樂上渲染巴黎之美,不妨把巴黎的花卉風光看成一團。

影片中最受歡迎的景點是巴黎地标性的埃菲爾鐵塔,以設計師埃菲爾鐵塔的名字命名,建于工業革命快速發展期間,與巴黎許多傳統建築不同,它焊接了7000噸鋼材,但精緻的設計使大廈美觀細膩,功能強大,沒有負擔。作為巴黎的故事,《日落巴黎》不容錯過的風景,萊斯利首先抵達巴黎,後來陪同瑪姬玩也過去了,最後的場景也在塔下。

凱旋門也是巴黎最著名的景點之一,萊斯利在這座城市漫遊時已經居住了很長時間。這座宏偉的建築是根據拿破侖的指令建造的,以紀念法國軍隊,兩側都有美麗的浮雕,包括叛軍着名的"馬賽"。凱旋門周圍環繞着十二條大道,正對着香榭麗舍大街,曾經是巴黎貴族定居點,至今仍是世界時尚中心,擁有衆多設計師商店、老式餐廳和劇院、咖啡館等,萊斯利曾經去過其中一家咖啡館。

張國榮的電影生命 《日落巴黎》

萊斯利與雪莉的第一次會面是在希爾廣場,流浪的畫家們聚集在那裡,雪莉一出現就陷入了争吵,因為另一方侵犯了她的位置。在這個廣場上,你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流浪畫家和畫作遍布街道,準備坐下來請畫家幫你畫一幅肖像......也許這些畫家并不出名,畫作的藝術水準也不高,但賣家和買家共享的藝術愛好思想使廣場充滿活力,以至于許多不關注藝術的遊客仍然萦繞不去。

萊斯利與雪莉的第一次談話很有趣:首先是一座大型建築巴黎歌劇院的外觀,然後是萊斯利,他坐在Al-Market區的無辜者噴泉旁邊。對面的雪莉坐在噴泉下面,當她畫萊斯利的草圖時,我們可以看到她身後的泉水沿着台階流淌,就像一串美麗的珠鍊。雪莉的素描也很有趣:她為萊斯利畫的素描,其實都不是按照他畫的,内部人士一眼就能看出,它們都在臨沂張國榮1988年的相冊裡。

當他們和雪莉一起漫步時,兩人坐着看報紙的場所是金字塔廣場,周圍環繞着三個柱廊和一個未被馴服的聖女貞德拱廊。當瑪姬抵達巴黎時,萊斯利帶她沿着塞納河巡遊,在那裡他們遊過美麗長河上的一座獨特的橋梁,在兩邊的舊書店挑選明信片,并參觀了巴黎聖母院,這是岸上另一個最負盛名的景點。這座高聳的建築,也出現在接下來兩年的《四海》拍攝中,是世人熟悉的宏偉教堂。

巴黎有許多著名的教堂,聖心教堂就是其中之一。這座雪白的大教堂位于蒙馬特山頂,幾乎從城市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大教堂的建築風格是羅馬式和拜占庭式的,在門口的山上建有一個大石階,遊客經常坐着休息,同時俯瞰巴黎市。萊斯利剛到巴黎時就坐在這裡,當她和雪莉團聚時,她正坐在石階上。

萊斯利和雪莉在一片樹林裡重逢,交談着,突然走到凡爾賽宮的皇家花園。凡爾賽宮是法國幾個朝代的宮殿,建築宏偉壯觀,這個花園後面被稱為法國花園設計的典範,面積100公頃,站在宮殿入口處的台階上很遠,隻看到一個中心軸線的大型遊泳池, 噴泉,雕塑,草坪,花園,散落在郁郁蔥蔥的森林的近空中。當瑪姬找到這對搭檔時,他們被皇家花園中最著名的阿波羅噴泉所包圍:太陽神從水中駛出,海魔在他們周圍吹角......這個噴泉很漂亮,但奇怪的是,我站在旁邊很久沒見過喇叭有泉水出來,是以看電影中的噴泉也沒有水流,這是另一種特殊的善意。

巴黎另一個著名的噴泉,位于協和式飛機的位置上,也出現在《日落巴黎》中,萊斯利在與瑪姬分手後憂郁地坐在那裡。這個噴泉是雙座的,不是很大,但是雕塑很華麗,水柱曲線很美,晚上中國燈第一次亮起的時候,風景就像仙境一樣迷人。在兩個噴泉的中間是來自埃及的巨型方尖碑,這些方尖碑在電影中沒有出現。

萊斯利憂郁地從兩扇銅門走到鼠尾草面前,這是一座結構精美的大建築,有一個由二十二根柱子組成的大門廊,萊斯利靠在其中一個圓柱體上,望向遠處。這座建築其實是偉人的一座大神殿,有許多名人的墳墓,也适合萊斯利去回憶他失去的愛情。

在日落巴黎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比如萊斯利的戶外咖啡館,她喝了幾次咖啡,在路邊打鼓唱歌的流浪藝術家,萊斯利和雪莉邊走邊吃的"棍子"面包,房子陽台上的雕刻鐵欄杆,拿破侖時代建造的小方形石頭路面......是獨特的巴黎風格的細節。當然,讓男女主人公的日常事件都發生在著名的旅遊景點,到處刻意裝飾着巴黎特色,就像讓我們去紫禁城約會,去長城談話,去頤和園争吵,到天安門分手......想想這并不好笑。張國榮在《左右戀愛》中的另一個巴黎故事中的這個缺點已經消失了,但《巴黎日落》三個角色都是第一個去巴黎的,愛情去旅遊景點也是合乎邏輯的,更不用說這是一部浪漫而美麗的音樂電影,也許不必要求正式電影标準的真實性和合理性來要求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