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毅:網際網路平台企業承載更多的社會創新期待

作者:南方周末

2024年4月20日,是中國正式接入國際網際網路30年的時間點。中國網際網路行業30年的産業發展史,也是持續不斷通過資訊技術的創新應用,緻力解決各類社會問題的曆史。

尤其是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由于其在人們衣食住行、旅遊購物娛樂等各方面的深度參與,社會影響力日益提升,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同時具有市場身份和社會屬性的新型組織形式,也是以承載着更多的社會責任和開展社會創新的期待。

北京工商大學經管學部主任郭毅教授認為,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在資訊擷取、資源調叢集組織協同等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實作了社會創新的“技術賦能”和“市場賦能”,也提升了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水準,是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目前網際網路企業開展社會創新還存在成效不實、成本難評估、創新機制和生态有待完善等問題。

企業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在提升

南方周末:

你如何評價中國網際網路行業30年來履行社會責任的總體情況?

郭毅:

這30年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獲得了飛速的發展。由于網際網路的公共屬性,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是伴随着行業内企業對于社會責任的認知和實踐而共同發展的。

這些年來,網際網路企業在社會責任國際标準實踐、參與國内标準的制定和實施、開展特色創新性社會責任項目、引領供應鍊和價值鍊上商業夥伴的社會責任行動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貢獻。可以說,大陸大多數的網際網路企業,都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行動努力,也産生實質性的成效。

南方周末:

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社會創新這兩個概念有何差別與聯系?

郭毅:

一般來說,我們平時所說的“企業社會責任”是指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發達國家一些社會影響力較大的企業率先興起的廣義的社會責任運動,它包括多方面議題和多種實施方式,在實踐中也展現了不同的文化價值差異和制度體制差異。

應該說,企業社會創新隸屬于廣義的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在價值取向、基本目标和核心議題上與企業社會責任所追求的沒有太多的差别,但企業社會創新強調的是通過“創新”實作上述方面,包括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制度機制的創新與重構,社會價值共創共享,等等。而一般意義上的企業社會責任,還包括用正常性方法參與社會性議題的解決,比如企業内職業晉升通道、職業病防範,企業對外公益慈善行為,等等。

南方周末:

你對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的社會責任進行過深入的研究,為什麼重視這個議題?

郭毅:

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已然深刻影響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衣食住行遊購娛等諸多方面社會生活的新型組織方式。

一方面,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不同于一般競争性市場裡的企業,平台型企業具有明顯的社會屬性。美團平台和入駐平台上的一家賣早點的商鋪,盡管都稱為“企業”,但兩者具有不同的社會屬性,後者是“參與市場”的一般競争性企業,而前者是“組織市場”,并提供類似于政府職能部門的相應公共服務和準公共服務的行為主體,具有一定的資訊優勢、技術優勢和市場支配能力,是以也相應承載着比後者更多的社會責任期待。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本質上還是“企業”,是追求利潤的市場主體。這就意味着,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面臨着十分寬廣的價值譜系,既可以追求最大化利潤,也可以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成為一家所謂的“社會企業”。

正是因為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同時具有市場身份和社會屬性,在自身社會價值目标定位上又存在多個層次和多種次元,随着平台型企業社會影響日益提升,平台型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至關重要,也是以成為社會責任領域研究的重點議題。

南方周末:

你一直提倡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要參與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建構,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開展社會創新與參與社會治理之間是什麼關系?

郭毅:

随着目前人們社會生活的多元化、網絡化、扁平化,常态社會治理的新問題不斷出現,複雜性也相應提升。現代資訊技術的發展,使傳統人際社會中的關系生态在網際網路系統中得以再現,并極大地擴充了人與人之間聯系的次元與溝通的效率。通過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社會生活實作了線上線下的一體化融合,呈現出日益豐富多元的形态。

企業尤其是大型平台型企業逐漸整合起産業鍊、價值鍊上的各個環節,形成無數買家和賣家的線上集聚,建構起不同類别的線上社會生态。這類平台型企業既是現代資訊技術應用的重要載體,也是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載體,企業在資訊擷取、資源調叢集組織協同等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實作了社會創新的“技術賦能”和“市場賦能”,也提升了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水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事實上,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并不是“倫理無涉”的,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是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結合具體業務設定社會創新議題

南方周末:

與其他行業相比,網際網路企業的社會創新是否有不一樣的特點和方法?

郭毅:

我們認為,企業社會創新應當結合企業的主營業務進行,在自身涉及的市場領域,發揮技術和行業業務專長,解決具體社會問題,創造實質性社會價值。

相對于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而言,如前所述,應當發揮技術優勢、資訊優勢和市場影響力,結合平台上商業生态面臨的具體社會議題,如平台誠信營商環境建構、隐私保護、資料安全,以及具體業務中的要求,設定社會創新議題和實施方案。

南方周末:

網際網路企業的社會創新是否有一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案例?

郭毅:

社會創新應與政府職能部門的公共管理有效呼應,在政府行為成本較大,而商業組織又具備優勢的一些領域有所作為。

例如,由于應急救災預案啟動的偶發性特點,如果政府動用常态性的物質資源進行應急救災的儲備,那麼投入成本高,日常損耗大;而京東等商業平台在地理空間上具備常态化、毛細血管式的商業網絡分布,在應急救災情況下可以迅速将倉儲食物和日常用品由商業用途轉為公益用途。

另外,針對目前快遞物流業包裝材料濫用所帶來環保壓力,美團等平台積極開展限塑包裝、推廣可降解材料、減少一次性用品等行動,并以此限制加入平台的商業組織行為。這些都是近年來較為成熟和成功的社會創新舉措。

南方周末:

網際網路企業的社會創新目前處于什麼階段?你的判斷依據是什麼?

郭毅:

由于新技術的發展應用,以及商業組織形态不斷創新與再構,形成了目前不斷豐富的應用場景。這是一個處于動态開放、不斷生成的過程,我認為還遠沒有到可以進行事後總結的時候。

創新場景豐富,成效還需觀察

南方周末:

人工智能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對網際網路企業的社會創新意味着什麼?

郭毅:

大體可以歸結為三個方面:一是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術方案,技術的疊代加速進行,技術的應用場景層出不窮;二是解決了許多傳統議題,例如人工智能技術在康養、醫療領域的應用,也被諸多網際網路平台型企業關注,成為一些網際網路平台企業追求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相統一的新的創新業務;三是由于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的商業化應用的倫理要求,産生了一系列新的議題,亟待通過社會創新加以解決,目前對于這個問題主要的關注點之一,在于不僅是勞動密集型,而且包括原來知識密集型行業,如醫生、律師等一些正常性工作也開始被人工智能替代,所引發的就業相關問題需要新的社會創新加以解決。

南方周末:

網際網路企業的社會創新目前有哪些不足之處?

郭毅:

一是創新場景雖然令人目不暇接,成效還需要進一步觀察評估,尤其在資本加持下,一些“創新”在概念上、模式上力求契合資本市場的投資需求,但實際成效并不明顯;二是要科學評估社會創新的成本代價,我們不能隻是盯着創新可能解決的問題和産生的成效,更需要科學評估社會創新産生的成本,尤其是社會成本代價;三是創新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創新方案的形成和落地實施、成效評估等,需要精益化的管理和資源配套。如果創新所要求的組織機建構設等相對滞後,則可能意味着創新風險和可能引發的沉沒成本;四是創新的外部社會生态有待形成,利益相關方溝通與社會響應不足。

南方周末:

你對網際網路企業開展社會創新有哪些建議?

郭毅:

一是在議題選擇上,緊扣主營業務領域,發揮專長優勢,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二是将社會創新項目納入有效的、科學的管理範疇,責權利比對,人财物保障,項目規劃、組織實施、過程管理、成效評估實作一體化;三是強化利益相關方溝通,廣泛吸納利益相關方參與。

• 2024年,在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網際網路30周年之際,南方周末将在7月舉辦“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CSR論壇”,邀請各界共同回顧網際網路企業開展社會創新的方法和成果,探讨網際網路企業更好創造社會價值的有效路徑。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特約研究員 張述冠

責編 侯明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