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基建陷入“冰封”?從基建狂魔到破舊不堪,它到底經曆了什麼

作者:狂人說史

在上個世紀中葉之前,美國堪稱基建狂魔毫不為過。從19世紀末的鐵路瘋狂擴張,到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下的基建狂飙,美國人用鐵腕般的決心和汗水,在這片土地上布下了世界上最發達的交通網絡、能源系統和公共設施。然而就在人們以為美國的基建永無止境時,這個曾經的“基建狂魔”卻不知何故陷入了遲暮,許多輝煌的工程開始日漸破舊,新的建設也漸行漸遠。

美國基建陷入“冰封”?從基建狂魔到破舊不堪,它到底經曆了什麼

美國交通網

霸道總裁式瘋狂擴張

美國的基建熱潮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後期,那個時候,航運業已趨于飽和,而鐵路則是一塊充滿誘惑的待開墾處女地。于是一批航運大佬敏銳地嗅到了商機,紛紛投身鐵路事業。他們手持大款,目光如炬,不僅暴力圈地、瘋狂建設,更是你來我往、互相掠奪,把鐵路事業發展成了一場血腥的資本遊戲。

在那個原始累積的年代,資本家們唯一的行事準則就是“向錢看”。隻要有利可圖,他們就會興緻高昂、幹勁十足。這種樸素的追逐利潤的沖動,加之美國人民堅韌拼搏的民族性格,使得短短10年間,美國就修建了20萬公裡的鐵路線。從此,瘋狂基建的基因便深深植入了這個年輕民族的血脈之中。

直到20世紀30年代,這種瘋狂基建的基因再一次噴發。為拯救陷入大蕭條的美國經濟,羅斯福總統推出了一系列振興措施,史稱“羅斯福新政”。其中最振奮人心的,就是大力推動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以工代赈的方式,在吸納失業人口和提高可支配收入的同時,改善民生設施、保護環境生态。

美國基建陷入“冰封”?從基建狂魔到破舊不堪,它到底經曆了什麼

科尼利厄斯·範德比爾特,美國鐵路巨頭

這場聲勢浩大的基建運動,被視為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僅聯邦政府在各類工程上的支出,就高達180億美元,他們在全國範圍内興建了數百萬英畝的公園綠地、數十萬英裡的公路、數萬座大橋,修建了無數機場、校舍、醫院。一些至今聞名遐迩的工程巨制,如舊金山金門大橋、紐約帝國大廈、胡佛水壩等,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留下的。

到了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似乎突然發現,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再修了。鐵路、公路、運河、機場、橋梁......所有該有的基礎設施都已經建成,不該有的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也都做足了。他們覺得基建工程似乎已經達到了巅峰,沒有必要再浪費珍貴的人力和物力。就這樣,在“修無可修”的信心下,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暫停了基建的步伐,州際高速公路和聖勞倫斯海運河成為了最後的絕唱。

美國基建陷入“冰封”?從基建狂魔到破舊不堪,它到底經曆了什麼

盡管吃老本這個行為不太好,但美國确實有吃老本的資本。在羅斯福新政時期的瘋狂建設後,美國的基礎設施一度達到了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高度,并長期坐擁着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鐵路網、航空網、通信網和物流網,以及龐大的能源系統。

直到今天,美國許多機場的動線規劃和運作效率依然讓人贊歎。20世紀時,各大城市呈輻射狀的地鐵線路也很好地滿足了人們從郊區前往市中心的出行需求。可以說盡管美國在瘋狂建設時有些粗制濫造,但總體上他們當時還是很好地按照當時的情況和需求去制定方案、設計圖紙的。

問題在于,情況和需求是會變化的。随着城市化推進,人們不再需要從郊區前往市中心,而是要從一個居民區前往另一辦公區,那麼輻射狀的地鐵線路就成了累贅。與此同時,舊有的公路、機場、橋梁也逐漸老化,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

美國基建陷入“冰封”?從基建狂魔到破舊不堪,它到底經曆了什麼

遭遇暴雪侵襲的得克薩斯州首府奧斯汀

前兩年,得克薩斯州遭遇嚴重暴雪和極寒天氣,電網和供水系統相繼癱瘓,無數居民在零下十度的嚴寒中瑟瑟發抖,不得不開始取暖生火,景象猶如回到了原始社會,這正是美國基建設施老舊脆弱的一個縮影。

根據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的報告,近年來美國基礎設施的整體評分僅為C-,也就是“有重大缺陷的平庸水準”。其中約33%的公路需要整修,25%的橋梁年齡已超50歲,17%的水壩存在“潛在高危險性”。

資金短缺和人才斷層

要想重振基建,資金和人才是兩大關鍵,但這正是美國目前所面臨的兩大困境。

要将美國基建整體水準提升到B,至少需要在未來10年内投資2.6萬億美元。可是美國政府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因為它一直飽受稅收短缺的困擾。美國有太多跨國公司,它們又總有辦法避稅,政府隻能依賴微薄的工薪階層稅收維持開支。而如果增加稅收,又恐怕會影響企業經營、加劇失業、減少消費、拖累GDP增長。

美國基建陷入“冰封”?從基建狂魔到破舊不堪,它到底經曆了什麼

美國稅收結構

另一大困境則是技術人員的斷代。自上世紀中葉後,美國就再也沒有什麼大型基建項目了。沒有工程,就沒有需求,沒有需求,人們自然也就沒有動力投身這個行業。于是,基建工程的技術人才一度凋零,當美國想要重建鐵路時,竟然已經生産不出無縫鐵軌了,因為從事這一領域的工廠和熟練勞工都已不複存在。

低下的施工效率更是雪上加霜。一方面,美國對勞工權益的保護做得非常好,實行嚴格的8小時工作制,任何惡劣天氣都被視為帶薪假期。另一方面,現場确實存在着效率低下的問題,據聞五六個人的工地隊伍中,往往隻有一兩個人真正在工作,其他人要麼指手畫腳,要麼百無聊賴地抽煙。

這樣看來,要想在美國從頭興建一條高鐵,恐怕等到工程竣工的那天,地球可能都已經毀于一旦了。

美國基建陷入“冰封”?從基建狂魔到破舊不堪,它到底經曆了什麼

面對如此窘境,新任總統拜登上台後立即展現了扭轉乾坤的決心。他在傳統工業重鎮匹茲堡發表講話,宣布了一項總投資2.25萬億美元的“基建和經濟重建計劃”,這将成為羅斯福新政之後,美國力度最大的一次基建投資。

不過,與過去相比,這次的基建重點已經發生了轉移。它不再是簡單地修路鋪鐵,而是将重心放在了資訊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等新型基建領域。這就産生了一個有趣的沖突:盡管網際網路正是在美國新基建的推動下孕育而生,但由于傳統基建跟不上,美國的平均網速仍遠遠落後于南韓、挪威等國。

美國基建陷入“冰封”?從基建狂魔到破舊不堪,它到底經曆了什麼

各國移動網絡平均速度分布圖

拜登的大手筆固然可圈可點,但要想真正重振美國的基建,恐怕還有重重困難有待破解:如何籌集資金?如何重新培養大批技術人才?如何提高勞工的工作積極性?如何保證工程品質......

這樣看來,在一段漫長的時間裡,美國機場們依然還會像《經濟學人》所說的那樣,是“世界上最偉大國家提供的最寒酸的歡迎儀式”,要複興基建,且有的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