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我們發微網誌、朋友圈,都有一個空白的輸入框,讓你用文字記錄當下的心情。

如果這個輸入框消失了,我們還能愉快地分享生活嗎?

最近,初出茅廬的社交産品 Airchat ,打算和主流唱反調,不允許你打字,就讓你發語音,底部隻保留一個圓滾滾的麥克風标志。

「Don’t type, just talk.」(不要打字,隻是說話。)

憑着這句霸道總裁式的口号,Airchat 過去一周在矽谷火起來了。

一時間,大洋彼岸的友人也愛上了「聊微信」。

2 倍速聽文章,成了一種很新的聊天方式

光從視覺上看,Airchat 的設計其實和 X 等社交媒體沒什麼不同。

文章按照時間線排列,你可以關注其他使用者,滾動資訊流,回複、點贊和轉發文章,發私信等等。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 圖檔來自:X@elie2222

Airchat 最特别的地方是,使用者打不了字,發帖和回複都是語音,然後由 AI 自動轉錄成文字。

如果你想發帖,隻需按住底部的麥克風按鈕,講話,松開,發送,操作和微信差不多,連姿勢都無需改變,按照肌肉記憶把手機舉到嘴邊就好。

浏覽别人的文章,預設是用 2 倍速的語音聽,但速度也可以再調整。在追劇三倍速都不夠快的時代,這個設定的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不過,使用 Airchat 需要格外注意公共場合禮儀,因為語音是自動播放的。不想被别人斜目而視的話,Airchat 支援你手動暫停語音,隻看文本。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 其中一個「群聊」

另外,Airchat 也支援「加群」,供使用者談論 e/acc、AI、咖啡等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話題。如果想因地制宜,把語音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那麼線上組織下詩歌朗誦大賽也很合适。

Airchat 播放語音時的效果,也讓人眼前一亮。頭像周圍有一圈色彩絢爛的動畫,仿佛讓所有人注意,該輪到某某發言了。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 圖檔來自:X@granawkins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Airchat 的使用方法很簡單,打個直覺的比方,微信是一對一或者拉群發語音消息,我們還得自己按着語音條手動轉文字。

但 Airchat 把這個過程自動化了,并且把語音消息像朋友圈一樣排列,讓你不斷滾動下去。

同時 Airchat 也更加國際化,用 AI 轉錄的文字幾乎跟随語音實時出現,準确率很高,也懂多種語言,印地語、西班牙語甚至希伯來語都能拿下。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 Airchat 的使用者個人頁面

如果說謝絕打字讓人有了三分好奇,Airchat 還有一個講究人脈的矽谷科技圈子常用的賣點:邀請制。

可想而知,Airchat 的前期使用者主要是矽谷從業者、風險投資家、技術愛好者、追蹤熱點的記者。

Y Combinator 首席執行官 Gary Tan、Spotify 首席執行官 Daniel Ek 也來湊了熱鬧,無形之中給 Airchat 加了逼格。

4 月 21 日,Airchat 終于決定,對所有美國和歐盟号碼開放,無需邀請,然而其他國家的使用者仍然需要「邀請函」。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 圖檔來自:X@yanatweets

門檻拆了一小半,FOMO(錯失恐懼症)依然存在。熱衷讨論新産品的 X 使用者們,自覺成了引路人,紛紛表示自己有邀請資格,歡迎私信電話号碼。

矽谷大名鼎鼎的人物,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也暗暗支援了 Airchat。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Sam Altman 支援了,但不是熱烈支援。按照 Airchat 方面的說法,「他盲目地投了一張支票」,對産品本身沒什麼影響。

Airchat 的創始人覺得,Sam Altman 不是很在意錢,而是和 AI 有關的投資都想參與一筆。

語音是比文本更親密的對話媒介

Airchat 的主要賣點,就在于語音這個載體。

Airchat 的創始人有兩位,一位是創投公司 AngelList 聯合創始人 Naval Ravikant,在矽谷非常出名,另一位是 Tinder 前首席産品官 Brian Norgard。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既然在最強調互動的約會應用摸爬滾打過,想必對社交有自己的見解。

兩位創始人認為,語音是比文本更親密的對話媒介。和新朋友對話,聊點有趣的事情,這些在網際網路越來越難得的現象,Airchat 想撿回來。

甚至在接受采訪時,Ravikant 也貫徹他的價值觀,堅持在 Airchat 公開回答問題,謝絕了記者的私信,因為那是「舊世界」的做法。

Airchat 的早期使用者們,往往是對技術非常樂觀的一波人,他們的價值觀,微妙和 Ravikant 達成了一緻。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 圖檔來自:YouTube@Jerrod

其中一位使用者在 X 發帖說,因為 Airchat,他的演講技巧提高了,更加順暢地表達想法,人也變得更加自信,甚至開始經營起播客。評論區表示贊同:

抛開樂趣和聯系不談,拿來練口語也挺好的。

上進心強的猛士總能找到自我提升的機會,但 Airchat 眼裡的對手,不是想方設法讓你打卡的多鄰國,主要是一衆傳統社交媒體。

Ravikant 認為,強調文本的社交媒體滋生鍵盤俠,但當我們用自己的聲音交流時,可能沒那麼容易憤怒。

我想在我的口袋裡舉辦一場家庭聚會…… 我希望能夠随時拿出手機,與有趣、愉快、機智的人交談。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打臉的,盡管創始人強調 peace & love,大家都友好聊天,但沒多久,就有 Airchat 使用者在上面發表危險和激進的言論了。

當然,不可否認,在情感這條賽道,語音确實是一個重要的互動方式,附着文字和 emoji 無法直接傳達的語氣和情感。

在 ChatGPT 有聲音之前,可能我們不覺得 AI 長了張嘴有什麼必要,但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很多人着迷它的聲線,調教它的性格,和 ChatGPT 談起賽博戀愛了。

推出高情商語音助手的 AI 初創公司 Hume,也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AI 界面的未來将基于語音,因為語音比打字快四倍,并且攜帶的資訊量是打字的兩倍。」

這裡的資訊量,不隻是言語本身,也關于隐藏的情感。講話的音調、節奏、語氣詞,其實都是交流的暗線。

然而,AI 可以被訓練成高情商,不可控的人類就不一定了。靠語音社交就實作和平,有些想當然。

語音功能都在用,但語音社交總是很小衆

曆史不必重複,但會押韻。語音社交如果光靠新鮮感,是存活不了多久的。

報道 Airchat 的文章,常常提起 Clubhouse。

科技行業的熱度來去如風,這個 2020 年 4 月上線、2021 年初火爆矽谷的語音産品,經曆短短三年,已經快成時代的眼淚了。

把 Airchat 和 Clubhouse 拿出來比較,确實很合适。

Airchat 更像 X 等社交媒體,隻不過文章以語音形式共享,而 Clubhouse 是實時的聊天室。雖然性質不同,但都圍繞語音社交,兩者的劇本開頭也很神似。

Clubhouse 當年也玩邀請制,最早吃螃蟹的同樣是矽谷圈,但它的運氣比 Airchat 稍好,當時大部分人居家,容易孤獨,對新鮮的線上社交模式很有興趣,讓 Clubhouse 起了高樓。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2021 年 2 月,Clubhouse 的估值達到 10 億,吸引馬斯克和紮克伯格也來暢聊,形成「一碼難求」的盛況。

然而好景不長,2021 年底,Clubhouse 的下載下傳量明顯放緩,到了 2023 年,活躍使用者流失大半,公司裁掉超半數員工。

衰落之快,和 Clubhouse 頻頻出現服務當機、虛假資訊、極端言論等有關,也因為巨頭複制 Clubhouse 的門檻并不高。

2020 年底,X 内測了支援實時語音對話的 Twitter Spaces。2021 年 6 月,Facebook 也推出了類似的功能 Live Audio Rooms。

山姆·奧特曼投資的這個語音社交應用,怎麼成了矽谷的新寵

Clubhouse 樁樁件件的雷點,也可能一比一複刻在 Airchat 身上。同時,Airchat 作為一個新生的産品也不夠成熟。

4 月 15 日,Airchat 好歹在 App Store 美區的社交媒體榜排 20 多位,一周後就下滑到 80 位了。究其原因,Airchat 的定位有些尴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