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來自美國冷泉港實驗室David Jackson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Nature Plants”線上發表了題為“Enhancing grain-yield-related traits by CRISPR–Cas9 promoter editing of maize CLE gene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強調了基因組編輯可以改善玉米性狀的兩種不同方式,一種是基于CRISPR的啟動子編輯,另一種是利用補償和備援機制,這可能适用于不同的作物。
研究背景
玉米等谷類作物是我們的主要食物和飼料來源,玉米産量是由籽粒數量和籽粒重量共同決定的,而每穗的籽粒數取決于花序分生組織(IM)活性,IM活性由CLAVATA (CLV)-WUSCHEL(WUS)回報信号通路維持,該通路首先在拟南芥中發現,但在玉米及其他物種中很保守。在該途徑中,同源轉錄因子 WUS 在分生組織的中心表達并促進CLV3 的表達,CLV3 結合其受體 CLV1 進而抑制 WUS 表達。CLV基因的突變導緻分生組織過度增殖,玉米的花序莖和穗變大,形成更多雜亂無章和更短的籽粒行,導緻産量降低。
甲磺酸乙酯誘變産生的FASCIATED EAR 2(fea2)和FASCIATED EAR 2(fea3)的弱編碼序列等位基因導緻籽粒行的數量增加。這些弱等位基因維持分生組織和穗長,具有提高産量的潛力。弱編碼序列等位基因方法: ① EMS誘變産生的fasciated ear2 (fea2) 和fea3的弱編碼序列等位基因會導緻籽粒行數的數量增加。②使用CRISPR-Cas9編輯順式調控區域,如番茄中使用的啟動子,以設計花序軌迹的數量變異。
研究結果
1. CRISPR-Cas9系統編輯玉米中 ZmCLE7 和 ZmFCP1的啟動子
利用ATAC-seq和MNase-seq資料,确定編輯了ZmCLE7和ZmFCP1的啟動子區域,以達到能有效操縱基因表達的目的。分析獲得了兩個基因的多個弱等位基因,其中ZmCLE7和ZmFCP1表達顯著減少。進一步觀察發現ZmCLE7 和FCP1啟動子編輯的等位基因能夠維持正常的IM結構。
圖 1:CRISPR-Cas9 突變 ZmCLE7 和 ZmFCP1 啟動子
2. ZmCLE7 和FCP1啟動子編輯的等位基因可以提高玉米産量
ZmCLE7 和 ZmFCP1 啟動子編輯的等位基因顯著增加了大多數與産量相關的性狀,包括穗徑、穗粗、籽粒行數、籽粒深度、穗重和單穗産量。它們在自交系背景及雜交種背景下,均能顯著提升産量。
圖 2:ZmCLE7 和 ZmFCP1 啟動子編輯的等位基因可以增加谷物産量
3. ZmCLE1E5可部分互補ZmCLE7的功能
除 ZmCLE7 和 ZmFCP1 外,玉米中還注釋了 47 個 CLE 基因,除 ZmFCP1 在 Zmcle7 突變體中上調外,還發現ZmCLE1E5也被上調。該基因在Zmcle7突變體中表現出補償性上調。ZmCLE1E5表現出與ZmCLE7啟動子弱等位基因相似的作用。
圖3:ZmCLE1E5缺失的無效等位基因增加分生組織大小和籽粒産量相關性狀。
圖4:兩種政策編輯CLV-WUS途徑中的三個CLV3直向同源物,可定量提高玉米産量
通過使用 CRISPR-Cas9 系統編輯 CLE 基因的啟動子弱等位基因和鑒定到的部分備援補償 CLE 基因的無效等位基因,設計了玉米産量相關性狀的定量變異。這些政策改善了多種與玉米産量相關的性狀,展現了基因組編輯在作物改良中的巨大潛力。
植物科學最前沿,專注于植物科學前沿進展、資訊、招聘資訊的釋出及方法軟體共享等。投稿及招聘請背景回複“投稿”,均為無償;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ID:zwkxq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