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文史漫筆】細看千年浮沉中尊寺的巍峨金色堂

作者:蔣豐看日本

◆《日本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

平泉,日本東北地區的一座小城,似曾相識的名字。在中國的東北地區,也有一座被稱為契丹祖源的小城,名叫平泉。這,是偶然的巧合嗎?

記得那是2021年3月25日,我赴福島采訪東京2020奧運聖火傳遞啟動儀式。其後,我乘坐新幹線列車前往岩手縣一關市,開始了平泉之旅。曆史上的輝煌,是無可複制的。平泉,曾經僅次于京都的第二大城市,正如今天大阪之于東京的存在。曾經的平泉,物阜民豐、伽藍林立,如今,卻是蛛網編結,苔侵舊階。沿月見坂參道一路攀升,兩側三百多年樹齡的古杉蒼郁肅蕭,為這朝古探幽之旅突增感懷之情,刹那間,我就讀懂了日本江戶時代俳句大師松尾芭蕉當時的心情。

此行的第一站,是擁有金色堂的中尊寺。意大利那位四處颠跑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裡就曾記載,“在中國更東方的海島,有一座黃金建造的宮殿。”2011年,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齊聚這個海島之上的“黃金宮殿”,包括中尊寺、毛越寺在内的5處遺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産。

【日本文史漫筆】細看千年浮沉中尊寺的巍峨金色堂

時光回到公元850年,比叡山延曆寺慈覺大師在關山開山建寺,即為中尊寺的肇始。此後的中尊寺,在史書上忽略為一段空白,直到平安時代藤原清衡武将的出現。出身于日本東北貴族之家的藤原清衡,在經曆了“前九年後三年亂戰”之後,掌握了從白河關到津輕半島外浜之間被稱為“陸奧國”的這片區域的實際管控權。

藤原清衡應該得意,因為他有資本可以得意。更何況,這片土地上,還有日本全境唯一的黃金礦區。在今天的平泉及其周邊地區,山坡之上依然清晰可見如同蟻穴般的洞窟,那是當年“淘金者”開掘的黃金礦洞。

“平泉出黃金”的傳說,早在奈良時代,就已為世人所知。日本曆史第一粒金砂,就是在不遠處的河流中被發現的。随後的幾個世紀,附近相繼發現多處金礦。

地處低山丘陵包圍之中,又有水資源豐沛的北上川依城而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平定東北的藤原清衡迅速就放棄了江刺郡,将政治和經濟的中心遷往平泉。盡管是躺在糧米倉和聚寶盆上,但藤原清衡還是輕松不起來。這個時候的他,已經兩鬓蒼蒼、年過半百。他擔心自己時日不多,他明白連年征戰、殺戮無數,眼前的每一寸土地之下,都是含冤的孤魂與枯骨。

【日本文史漫筆】細看千年浮沉中尊寺的巍峨金色堂

從遙遠京都傳來的天台宗,适時地慰藉了藤原清衡内心的不安。他不惜财力,大修伽藍,廣聚僧俗,将平泉變成日本東北地區的黃金佛國,他癡心地祈禱他的土地,他的子民,再不受戰争之苦。而他的兒子藤原基衡和孫子藤原秀衡,也都将這一心願繼承下來。

1105年,藤原清衡修建中尊寺,曆經19年時間才得以完工。“三間四面桧皮葺堂一宇,左右廊二十二間”,記錄着經由藤原清衡擴建後的中尊寺是何等的恢弘壯觀。中尊寺内,藤原三代人留下的建築都已毀于十四世紀的戰亂,幸運的是,金色堂及3000多件國寶或堪比國寶的文物得以幸免。

有五千三百卷之巨的《绀紙金銀字交書一切經》,藤原清衡清清楚楚寫進《中尊寺建立供養願文》中的國寶。将金箔和銀箔摻入膠水之中即為金泥、銀泥,用以書寫或繪畫,這是奈良時代自中國傳來的技法,隻用于最高等級的場合。“一切經”,顧名思義,是說中尊寺集齊世間難得一見的經卷,足見其内心之誠。

被列為國寶的《金光明最勝王經金字寶塔曼陀羅圖》,是在绀色寫經紙上,用金泥抄寫的十卷《金光明最勝王經》。經文的排列按照佛塔的形狀,綴以碧色山水和金色佛像,一卷為一幅圖,十卷就是十幅圖。經文中的一個字,差不多比尋常螞蟻的頭還小,卻筆畫清晰,意思明确。整套作品,構思精絕,創作神妙,蔚為大觀。

【日本文史漫筆】細看千年浮沉中尊寺的巍峨金色堂

當然,最輝煌最壯觀的,還是那座金色堂。要看金色堂,就必須先進鞘堂。鞘堂,這種獨特的形式,是為了保護某個重要的建築遺存不受日曬雨淋、風沙侵蝕,在原建築物之外,再加構的一層建築。金色堂自建成之後的五十年起,就數次被加覆“鞘堂”,最近一次則是在1966年。

金色堂的特殊之處,在于三座須彌座。這三尊須彌座錾飾繁複、用料考究、工藝精湛,美輪美奂。藤原清衡從京都請來的能工巧匠,用中國唐朝傳來的螺钿技法,把南海采用的夜光螺,西域盛産的青金石,南洋的象牙和香木融彙一體,營造出阿彌陀經中所描繪的極樂淨土——金色堂的須彌座。為了實作這樣的心願,世間美物珍品,無所不用其極。在這裡,黃金真的成了“糞土”!

須彌座之上,是佛陀引領的梵天淨土。三尊須彌座的規制近乎完全一緻,主佛為阿彌陀佛,左右分别是勢至、觀音兩位肋侍菩薩和增廣、持國兩位天王。不同的是,金色堂的阿彌陀佛身邊共圍攏了六位地藏菩薩(日本雖常見“六地藏”,但那是一列橫向排開的六位地藏菩薩,并不以伴侍佛祖身邊的形式出現)。“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菩薩,将拯救六道輪回中的衆生于苦難之中。

金色堂的獨特之處,還在于它肩負着墓葬的功能。須彌座之下,是藤原清衡、藤原基衡、藤原秀衡三人的靈柩和屍身,以及四代藤原泰衡的腦袋。這樣的墓葬方式,在日本,也是罕有的。

【日本文史漫筆】細看千年浮沉中尊寺的巍峨金色堂

意寓極樂淨土的孔雀雕刻在須彌座四圍,包裹着死者的靈柩。靈柩之中,大量的陪葬品,其中還有意喻着淨土世界的蓮花的果實——蓮子。這些來自1136年的蓮子,再次置于水中,蓮子居然萌發生根,開花結果。仿佛證明了,這些穿越千年的蓮子,真的蘊藏無窮的神力,護佑着它們的主人,周遊劫波,均能化險為夷。

然而,君子之澤,三世而竭。藤原秀衡死的時候,叮囑兒子藤原泰衡一定要善待寄居于此的源義經,請他做大将軍、協理政務,有源義經在,就有可能對抗源賴朝的吞并。

偏偏這個傻兒子聽信源賴朝的蠱惑,情願拿源義經的命和三個親兄弟的命去交換一份所謂的太平。這一意孤行的傻氣,一如四百年後,豐臣秀吉的小老婆澱澱,心甘情願拆了圍牆向德川家康展示自己的誠意。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源義經一死,源賴朝馬上就把槍口對準藤原泰衡。藤原泰衡一邊逃跑,一邊不忘放火燒了陸奧國版的“國會大廈”——柳之禦所。忍無可忍的随從,幹脆割下藤原泰衡的腦袋。轟轟烈烈、叱咤百年的日本“東北王朝”,就這樣轟然倒塌。

五百年後,日本“俳聖”松尾芭蕉旅經此地,留下著名的俳句“五月的雨滴,落在金色堂之上,斷壁殘垣間”。平泉,這片土地曾有過勝似日本國都的輝煌,也有過戰火紛飛的殘破,經曆了大地震的重創,也在震後頑強複興。

“興衰莫問天,進退皆由人”。松尾芭蕉過後又三百年,一位來自中國的晚生後學在這裡默默地如是心說。(2024年4月23日修訂于東京“樂豐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