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年高血壓患者 日常護理該咋做

作者:健康報

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老年高血壓的發生率不斷增加。患者除了要積極進行治療外,還要做好日常護理。

老年高血壓患者 日常護理該咋做

老年高血壓有哪些特點

患者年齡為65歲及以上,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診斷為老年高血壓。另外,曾明确診斷高血壓且正在接受降壓藥物治療的老年人,雖血壓<140/90毫米汞柱,也應診斷為老年高血壓。老年高血壓的治療和預防政策與一般人群有所不同。老年高血壓呈現以下特點:

1.收縮壓高,脈壓差大 收縮壓即人們常說的“高壓”,舒張壓則是“低壓”,二者之差就是脈壓差。老年人随着年齡的增長,動脈彈性下降,心髒射血時,主動脈壁無法充分擴張,增加的血流無法得到緩沖,造成收縮壓升高、脈壓差大的現象。

2.血壓波動大,調節力減弱 老年高血壓患者容易出現異常血壓波動,如體位性低血壓、餐後低血壓、血壓的晝夜節律異常等。老年高血壓患者從卧位、坐位或蹲位突然站立時,容易出現血壓下降,引起頭暈、眼前發黑甚至暈厥等腦供血不足的症狀,即體位性低血壓。餐後,較多的血液流入胃腸道,而老年人的心血管調節功能較弱,此時容易出現血壓降低,即餐後低血壓。血壓正常的人,白天血壓相對較高,夜間相對較低。老年人則表現為晝夜節律異常,夜間血壓降低幅度縮小或夜間血壓不降反升。

3.易發生假性高血壓 有些老年人患有嚴重動脈硬化或者鈣化,導緻利用袖帶法測量的血壓值高于動脈内測壓,即假性高血壓。

此外,很多老年患者多種慢性病并存,往往需要服用不同藥物進行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要注意藥物之間的互相影響和副作用的疊加。

老年高血壓患者 日常護理該咋做

常見并發症了解一下

1.腦卒中 高血壓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将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對腦卒中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嚴格降壓能夠将腦血管病的患病風險降低23%。

2.心功能不全 高血壓引起的血管内皮損傷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部分患者會出現心髒功能障礙,再加上老年人患高血壓後,血壓持續升高,會給心髒帶來很大負擔,導緻心髒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長期高血壓會加重左心室負荷,使左心室增大或肥厚,導緻心肌缺血、心絞痛、心律失常等情況,最終發展為高血壓性心髒病,甚至可能造成心力衰竭。

3.腎髒疾病 長期血壓升高可導緻腎髒排洩功能障礙,代謝産物滞留在體内,引起腎小球腎炎、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

如果患者的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就會發生腎髒血管病變,随着病情的發展,腎功能失代償,最終可能會發展成尿毒症。

日常護理有重點

生活方式幹預是老年高血壓的基礎治療,血壓未達标的患者需要同時啟動藥物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鈉的攝入量 長期過量攝入食鹽會導緻血壓升高,這一點已為醫學界所公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少于5克。需要明确的是,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并不等于不能在飲食中加鹽,相反,過分限鹽可引起低鹽反應,還會導緻營養不良。老年人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合理控制食鹽攝入量。

2.停止吸煙和飲酒 吸煙有害健康。尼古丁等堿性化學物質進入血液後,會刺激血管,導緻血壓升高。老年人血管彈性下降,吸煙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飲酒會導緻肝細胞分解能力下降,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這也是很多心血管科醫生總把“戒煙限酒”挂在嘴邊的原因。

3.保證充足睡眠 長時間睡眠不足會導緻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尤其是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導緻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老年人保證充足、規律的睡眠,對于控制高血壓很有幫助。

4.适度鍛煉 高血壓患者可以做一些舒緩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運動注意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避免過度運動。

5.保持情緒穩定 人的神經系統具有“雙向調節”功能,情緒波動過大時,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導緻心跳加快、血管收縮,進而引起血壓升高。是以,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穩定、樂觀的心态,這樣才能盡可能避免血壓劇烈波動。

6.正确測量血壓 規範測量血壓對高血壓的控制非常重要。在測量血壓前的30分鐘,避免運動、吸煙和飲酒,至少安靜休息5分鐘後再開始測量血壓。在測量血壓的過程中,肢體不能活動,袖帶上的橡膠管不可彎曲。另外,醫生在診斷高血壓時,會給患者測量雙側上臂血壓,選擇血壓偏高的一側作為後續測量的手臂。老年患者自己監測血壓時,可時常測量一下雙側手臂血壓,若雙側血壓內插補點持續多次超過15毫米汞柱,就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老年高血壓患者 日常護理該咋做

來源:老年健康報

文:太和縣人民醫院心内科 賈婉茹

策劃:鄭穎璠

編輯:尤穎康 王千惠 管仲瑤

校對:馬楊

稽核:秦明睿 徐秉楠

老年高血壓患者 日常護理該咋做
老年高血壓患者 日常護理該咋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