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妙手修古籍

作者:華聲線上
妙手修古籍

4月17日,湖南圖書館的古舊文獻修複室,修複師施文岚在燈光下檢視書頁修複的效果。

圖/文 全媒體記者 郭立亮

一盞台燈、一盆漿糊、一隻毛刷,盡管與車水馬龍的長沙市韶山北路隻有一窗之隔,湖南圖書館古舊文獻修複室裡,修複師的清寂工作氛圍似乎與外面繁華毫不相幹。

制糊、清洗、補破、壓平、捶書、打眼、訂線,用鑷子捏住細小的紙片,再用毛筆尖均勻地刷上漿糊後,小心翼翼地貼在古籍書頁的殘破處修複……這一套動作,修複師們每天都重複着,幾十年如一日。

“師傅,這幾頁蟲蛀發黴得厲害,要怎麼洗和修才能保證不破壞?”90後修複師常征虛心地請教修複導師師玉祥。75歲的師玉祥退休後,仍然會來到修複室“坐班”。

“蟲蛀、發黴、斷線是很多古籍的‘傷病’,要經曆十幾道工序。修複前要仔細審查古籍年代、裝幀形式、破損情況和紙張,根據破損情況制定修複方案,修複時長幾天到幾個月不等,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古籍修複是一種手工藝,也是一種修行,。一名合格的古籍修複師要靜得下、坐得住、耐得煩、不畏難,還要掌握文化曆史、圖書館學和古籍保護知識等。”師玉祥欣慰地看到,一批科班出身的90後年輕人加入到古籍修複隊伍中來并挑起了大梁。

“湖南圖書館68萬冊古籍中就有三分之一亟需修複,這意味着7位古籍修複師即使一輩子不休息不停地工作,也修不完。”湖南圖書館助理導師、修複組組長顔勝介紹說。

十多年前,中國從事古籍修複的專業人員不足百人。如今,中國有1000多名古籍修複人員。“世界讀書日”前夕,記者走近這個特殊的群體,用鏡頭記錄古籍修複師們“擇一事,終一生”的那份執着。

妙手修古籍

4月18日,修複導師師玉祥(左)在指導修複師常征用溫水對殘破的古籍書頁進行洗書,去除書頁上的黴菌與灰塵等。

妙手修古籍

4月18日,修複師易婧琪通過噴水讓紙張伸展達到修補條件。

妙手修古籍

4月18日,修複師易婧琪通過噴水讓紙張伸展達到修補條件。

妙手修古籍

4月18日,修複師常征在手工調制漿糊,好的漿糊對修複古籍非常重要。

妙手修古籍

4月18日,修複導師師玉祥(左)在指導90後修複師易婧琪手工調制漿糊。

妙手修古籍

4月17日,修複師趙華在用毛筆蘸上漿糊,小心翼翼地為破損的書頁修複補洞。

妙手修古籍

4月18日,助理導師顔勝(左)和修複師常征一起通過顯微儀器,觀察紙張微觀構造、纖維形态比較及鑒定,為修複紙張配比服務。

妙手修古籍

4月17日,修複師常征将修補紙打濕後覆寫古籍書頁的漏洞處,再用毛刷子、毛筆等刷平後去除多餘部分的補紙。

妙手修古籍

4月17日,修複師施文岚用線裝訂修複好的古籍。

妙手修古籍

4月17日,修複師施文岚用線裝訂修複好的古籍。

妙手修古籍

4月17日,修複師施文岚将修補好的書頁放在平整的石墩上,用鐵錘沿着邊緣捶打平整。

妙手修古籍

4月17日,修複師施文岚把修複的書頁壓平。

妙手修古籍

4月17日,修複師施文岚在挑選修複用的手工紙,這樣的紙館藏近300種。

妙手修古籍
妙手修古籍

古籍修複需要用到的工具。

妙手修古籍

4月18日,修複師趙華在裝訂修複好的古籍書頁。

妙手修古籍

4月18日,湖南圖書館古籍文獻查閱室,從業人員在整理修複好的古籍以便讀者借閱。

妙手修古籍

4月18日,市民在湖南圖書館古籍文獻查閱室查閱古籍文獻作研究。

妙手修古籍

4月18日,修複導師師玉祥(前中)和徒弟在修複室合影。

責編:李梓延

一審:李梓延

二審:劉桂林

三審:禹振華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内容的準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分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檔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是以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删除相應内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