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聚天下英才·彙聚黔進動能 | 水城區以“富礦精開”為關鍵抓手,全力打造最優人才承載區

作者:文學秘密

水城區将人才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一系列措施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水城區積極推進“富礦精開”戰略,優化煤炭開采方式,為煤礦産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廣聚天下英才·彙聚黔進動能 | 水城區以“富礦精開”為關鍵抓手,全力打造最優人才承載區

打造人才強區 推動高品質發展

近三年來,水城區着力在人才引得來、用得好、育得精上下功夫,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持續增強人才“磁場效應”,推動人才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澎湃不竭的發展優勢。在引才工作中立足于全區人才結構、精準摸清人才需求,圍繞教育、醫療以及鄉村振興制定年度引才計劃,結合區域發展和産業結構優化開展引才工作。

圍繞發展引才育才。秉承“人才緊跟發展走、發展依靠人才興”的引才導向,制定釋出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計劃,引進與經濟社會發展、産業轉型更新需要相比對的人才,以局部的人才優勢起到關鍵帶動作用。依托赴省外知名高校人才專項引聘活動、貴州人博會等平台,用好“平台引才”“柔性引才”“一事一議”等方式,積極組織全區企事業機關廣納英才,引進各類人才411人(其中事業機關引進234人、企業引進177人)。不斷加大人才的培養鍛煉力度,注重學曆教育與技能教育并舉、外出進修和适應性教育訓練并舉、崗位性教育訓練和超前性教育訓練并舉“三并舉”,實施“訂單培養”“定向培養”等計劃,每年組織開展職業技能教育訓練、依托現代資訊技術開展線上線下村醫教育訓練。每年組織人才工作者、專業人才代表赴貴州省組幹院、廈門大學、南京大學等省内外院校參與專題教育訓練,不斷拓寬本土人才視野,提升服務水準。

各展其長愛才用才。創新機制活用人才,制定《專家人才服務基層活動實施方案》,分領域建立6個專家服務團,組織專家下沉到鄉村一線,力所能及地解決一批問題。通過現場指導、講座教育訓練、教研交流等方式完成服務項目340餘個,開展服務4400餘次,充分發揮全區專家人才的智力優勢,激發全區專家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實施《六盤水市水城區高層次人才服務辦法(試行)》,開通高層次人才直通服務,對高層次人才的子女入學、個人就醫等事項特事特辦,着力為人才解決後顧之憂;開展2023年水城區人才日“2+7”系列專家人才專項體檢、座談交流、技能比武等活動26場次,以專屬節日禮贊人才,增強歸屬感和幸福感;深入挖掘宣傳報道各類優秀專家人才的突出成就和奉獻精神,通過省級及以上媒體報道宣傳127篇,持續營造愛才、敬才、惜才濃厚氛圍。

廣聚天下英才·彙聚黔進動能 | 水城區以“富礦精開”為關鍵抓手,全力打造最優人才承載區

搶抓機遇煉才塑才。搶抓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機遇,加強統籌協調,精心服務保障,充分發揮35名幹部人才幫扶作用。明确水城區職業技術學校建成國家優質中職學校、六盤水市第八中學建成省級示範性高中的目标,2023年水城區職校高職錄取率51.88%、同比上升13.6個百分點,市八中大學上線率67.07%、同比上升4.24個百分點;将水城區人民醫院“強二甲”“創三級”建設納入市級三級綜合醫院整體規劃,統籌3家三甲醫院聯系指導“五個中心”建設,2023年水城區人民醫院住院患者、醫療性收入同比增長11.7%、3.41%;聚焦水城區茶葉、刺梨、猕猴桃等8個優勢特色産業科技服務需求,示範推廣新技術16個、引進新品種43個,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個、省級科技成果應用項目1個,分别獲300萬元、53萬元資金支援。切實推動水城區教育、醫療、農業科技服務水準明顯提升。

為了更好的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水城區出台了《六盤水市水城區高層次人才服務辦法(試行)》《六盤水市水城區人才招引管理辦法(試行)》,目前正在拟定《水城區關于推動人才聚集建設養才高地的若幹措施》,措施釋出後,将圍繞建設“養才高地、養業寶地、養國樂地、養心淨地、養生勝地”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區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建設“中國涼都·康養水城”提供強有力人才智力支撐。

堅持人才強區戰略 構築人才集聚新高地

六盤水坤金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陳金,是水城區蟠龍鎮的本土居民。2000年,面對家庭的經濟困境,陳金選擇了外出務工的道路,在浙江諸暨的一家五金汽配廠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二十多年的辛勤工作和不斷學習讓他從一名普通勞工成長為一位有遠見的企業家,最終在2023年創辦了自己的企業,并帶領同村的李清雲、陳百春等人一起投身五金加工業。

2023年10月19日,六盤水坤金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駐水城經濟開發區五金産業園,這不僅是陳金個人事業的一個新起點,也是水城經濟開發區五金産業發展的重要裡程碑。企業的入駐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援,包括消防、環保等部門的全程指導,以及貴州銀行為滿足企業金融需求而開發的專項創業貸款産品。在項目建設階段,區上司多次現場考察,了解企業的需求,并要求相關部門提供必要的支援和服務。這種靠前服務、前置服務的做法獲得了企業的高度評價,并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廣聚天下英才·彙聚黔進動能 | 水城區以“富礦精開”為關鍵抓手,全力打造最優人才承載區

如今,坤金機械的主要業務包括汽車發動機硬管接頭的來料加工和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數顯扭力扳手的生産。陳金和其他7位合夥人不僅成為了企業家,還被賦予了“招商形象大使”的新身份,積極推動更多五金企業入駐園區。

水城經濟開發區的五金産業園以“小五金,大配套”為發展方針,目前已有11家五金生産加工企業入駐,共同緻力于打造西南地區最大的五金研發、生産、加工、銷售基地。

展望未來,水城區将繼續深化人才強區戰略,加大人才政策創新力度,建構更加完善的人才生态體系。通過持續的努力,水城區将不斷提升區域競争力,為實作中國式現代化康養水城的願景貢獻力量。

以“富礦精開”闖出高品質發展新路

水城區是貴州省重點産煤縣(區)之一,新時代新形勢下,如何利用好水城區自身資源,合理開采煤炭,更好為水城區發展提質增效,是必須重視考慮的問題,省委省政府提出“富礦精開”,恰逢其時,為水城區的煤礦産業發展指明了道路。第十二屆貴州人才博覽會(“富礦精開”人才活動)即将召開,更是對水城區煤礦産業發展的認可和激勵,水城區将以此為契機,更進一步優化産業布局,優化煤炭開采方式,為水城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長期以來,由于技術限制和開發方式的粗放,礦産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并不高。為了轉變這一局面,在提出了“富礦精開”戰略,即通過精确探礦、精準配礦、精細開礦、精深用礦四個關鍵環節,提升礦産資源的開發品質和效益。

廣聚天下英才·彙聚黔進動能 | 水城區以“富礦精開”為關鍵抓手,全力打造最優人才承載區

為實作這一戰略目标,水城區組織能源系統和工業領域相關機關,以服務“富礦精開”為宗旨,奮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高品質發展。通過深入走訪企業和開展座談調研,收集了企事業機關的人才需求,聚焦于“富礦精開”專業技術人才缺口,并在全區統一調劑編制,優先保障該領域的人才需求,確定了人博會引才活動的順利進行。

圍繞省委省政府“富礦精開”産業發展的決策部署,立足水城區煤炭資源禀賦豐富的實際情況,将采取建構“1+4”煤礦人才保障體系的方式方法,為全區“富礦精開”打造堅實人才基礎。“1”為:建設高素質的煤礦監管隊伍;“4”為:健全煤炭産業“引才”機制、制定煤炭産業“育才”措施、創造煤炭産業“用才”環境、提升煤炭産業“留才”條件。通過“1+4”的方式方法,全區煤炭産業“富礦精開”提供人才支撐。

立足資源優勢 推進“富礦精開”戰略

精深用礦是推進“富礦精開”的根本出路,隻有推動原材料向終端消費品轉變,低端産品向高端産品轉變,粗加工産品向精深加工産品轉變,才能真正把資源價值吃幹榨盡。

水城經濟開發區立足水城區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圍繞“富礦精開”,對優勢産業做到富礦精開,着力建構新質生産力,努力做到四個新:産業要新(新的産業體系)、業态要新(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要素要新(具有優勢的要素成本)、技術要新(建構新技術新産品研發平台),大力發展“煤電鋁+”“煤焦化+”“錳鹽儲+”等産業鍊,積極推進鋁及鋁加工産業、新能源電池材料、煤焦化等産業叢集化發展,目前,正在推進雙元鋁業技改及擴能項目,貴州能源集團水城區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合衆錳業硫酸錳生産線技改項目,以上項目的實施為延長産業鍊提高附加值奠定基礎。

聚焦主導産業抓項目。建立以煤化工、鋁及鋁加工、玄武岩新材料、錳锂新能源材料為核心的全産業鍊叢集。堅持以鋁産業作為開發區優勢産業,從鋁精深加工産業鍊入手,重視橫向、縱向産業鍊延伸,引進交通運輸車輛制造、家電、機械裝備、汽車、光伏及配件等與鋁産業相關的企業和項目到園區投資建設項目,形成互相依存、互動發展的企業簇群。以“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為契機,緊緊圍繞下遊化工産品精深加工、電廠餘熱餘氣、粉煤灰綜合利用等領域謀劃招商,做大做強做精煤焦化下遊産業鍊。緊盯錳锂新能源電池産業發展目标,抓住合衆錳業關鍵技術,引入關聯産業,建設錳锂新能源材料産業園。

廣聚天下英才·彙聚黔進動能 | 水城區以“富礦精開”為關鍵抓手,全力打造最優人才承載區

聚焦重點企業抓項目。瞄準國有重點企業、知名民營企業,引進一批經濟效益好、關聯度大的規模企業,重點引進龍頭骨幹企業和産業上下遊配套項目,推動産業鍊條延伸、效益提升。圍繞建設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和打造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的戰略定位,全力推動2×660MW燃煤發電項目、200萬噸/年煤焦化項目,配套800萬噸/年鐵路專用線項目,660MW新能源項目(300MW光伏、360MW風電)建設;着力解決雙元新購10萬噸電解鋁名額問題,持續推進雙元鋁業技改及擴能項目按時建成投産。

聚焦轉型更新抓項目。引導企業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技術平台和節能降耗類項目,促進傳統企業轉型更新。立足合衆錳業一期3萬噸電池級硫酸錳生産線基礎和技術工藝,全力推動5萬噸電池級硫酸錳技改生産線建設;依托石鑫公司1.5萬噸玄武岩纖維産能及下遊拉擠、模壓、纏繞配套生産線基礎,加強對外合作,推動浸潤劑、樹脂、新産品的研發以及市場工作;着力解決煤矸石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問題,推動煤炭工業固體廢物規模化、高值化,進一步提升水城區煤炭綠色開采技術。

烏蒙新報記者 朱少禹

編輯:周真明

一審:李俊

二審:趙明

三審:巫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