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腸息肉會變成腸癌嗎? 聽聽濱醫附院結直腸疝外科專家怎麼說

作者:濱州網

在剛剛過去的全國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宣傳周,濱州市公布了2023年度濱州癌症患者資料:去年,我市共檢測癌症患者11615例,其中,男性發病前5位癌症中,結直腸癌位列第2位,女性發病前5位癌種,結直腸癌位列第4位。

同樣,根據國家癌症中心2024年3月發表于《中華惡性良性腫瘤雜志》的《2022年中國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中資料表明,2022年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位于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第二位,約51.71萬,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正呈現上升趨勢,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存在。

而結直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的發病特點也讓很多市民擔憂:做腸鏡發現了腸息肉,會轉變為腸癌嗎?日常生活中,出現什麼樣的症狀需要及時就醫?到底如何才能避免結直腸癌的出現?……

對此,濱醫附院結直腸疝外科主任蔣宏進行一一解答。

腸息肉會變成腸癌嗎? 聽聽濱醫附院結直腸疝外科專家怎麼說

結直腸癌發病率逐漸提升并有年輕化趨勢

看到最近的癌症發病統計資料,不少市民會有疑問,為什麼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了,甚至超越了一直以來都位列前幾位的胃癌?

對此,蔣宏解釋,結直腸癌與“吃啥”關系密切,近年來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是結直腸癌發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關資料表明,大陸結直腸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因地域及經濟發展水準不同而存在差別:城市結直腸癌發病率高于農村;南部發病率最高,中部地區最低。總體來說,經濟水準較發達地區的結直腸癌發病率要高于經濟欠發達地區。

“結直腸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其高發病率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大量研究證據表明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是由遺傳、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蔣宏說,除去遺傳因素,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了結直腸癌發病率連年升高。

濱醫附院結直腸疝外科曾經收治過好幾例夫妻均患結直腸癌的病例,“老太太确診為結腸癌,經過手術治療後治愈出院。過了一段時間,老頭又感覺不适來門診就診,确診為直腸癌。”蔣宏說,詳細詢問病史,老兩口平時很少食用新鮮蔬菜水果,長期食用“鹹菜”“蝦醬”等腌制食品。

“濱州處于東部沿海地區,本地居民多喜歡食用紅肉及腌制食品。過量攝入紅肉和加工肉品、腌制食品,過多脂肪蛋白質的攝入、缺乏膳食纖維等都會導緻結直腸癌發病率升高。”蔣宏解釋,另外,缺乏足夠體育鍛煉,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導緻身體免疫力下降。吸煙和過度飲酒等都可能增加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除此之外,結直腸癌發病率随着年紀增長而上升,40至44歲之後上升明顯,80到84歲達到最高,男性各年齡組發病率均高于女性。此外,蔣宏提示市民,近年來,結直腸癌的發病也存在年輕化趨勢,“門診上20到30歲的患者也有,我們還曾接診過一名18歲的腸癌患者。”

腸息肉會變成腸癌嗎? 聽聽濱醫附院結直腸疝外科專家怎麼說

大部分結直腸癌由腸息肉演變而來

盡管上述諸多因素可能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但并非所有人都會因為這些因素而患病。結直腸癌的發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腸癌大多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

蔣宏表示,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大部分大腸癌(包括直腸癌、結腸癌)是由大腸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的。腸息肉發展成腸癌的時間因人而異,通常需要5到15年時間。但也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可能進展較快,時間會縮短至2至3年。

如果市民在體檢過程中發現腸息肉的存在,是否需要切除呢?

“這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息肉的大小、數量以及是否存在不适症狀等。”蔣宏稱,腸息肉的發展過程一般較為緩慢,從小息肉到大腸癌的轉變需要經曆一系列的步驟,“腸息肉分為幾種類型,其中腺瘤性息肉具有較高的癌變風險,而發炎性息肉一般不會發生惡變。腸息肉若無症狀,可能在體檢時偶然發現。若有症狀,如便血、腹痛、大便性狀改變等,應及時就醫,根據息肉的大小、位置和性質決定具體的治療政策。”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早期結直腸癌可能不會有明顯症狀,随着病情的發展,症狀才會逐漸顯現。那出現什麼樣的症狀需要及時就醫呢?

“結直腸癌的發病特點主要包括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性狀改變、腹痛、腹部腫塊、貧血、體重下降等。”蔣宏說,比如排便次數增多,腹瀉與便秘相交替,直腸癌會有裡急後重感,晚期會出現急性腸梗阻表現,“另外還可能出現糞便表面帶血及黏液,甚至出現膿血便、血便,大便性狀改變。”

“腸癌發病高危人群更需注意,如一級親屬具有結直腸癌病史;本人有腸道腺瘤病史,患有8到10年長期不愈的發炎性腸病,檢查發現糞便潛血試驗陽性,長期存在慢性精神刺激等情況,應定期進行結直腸癌篩查。”蔣宏表示。

腸息肉會變成腸癌嗎? 聽聽濱醫附院結直腸疝外科專家怎麼說

保持良好生活與飲食習慣 預防結直腸癌發生

結直腸癌的發生與“吃”息息相關,而且據相關資料統計,糖尿病患者的結直腸癌發病風險是健康人群的1.2至1.4倍,肥胖也會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是以,結直腸癌的預防主要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飲食習慣、适量的體育活動以及規律的篩查來降低發病風險。

“有效的預防措施包括減肥、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合理平衡膳食,減少紅肉類及腌制品攝入,多食粗糧、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運動、戒煙限酒、定期篩查等。”蔣宏說,要保持健康樂觀心态與良好的社會精神狀态,減少環境緻癌因素接觸,如化學、實體、生物等緻癌因素,市民也要注重自體健康管理,了解遺傳、免疫、内分泌因素的促瘤作用。

由于發病前期症狀的隐匿性,結直腸癌篩查是預防結直腸癌的關鍵措施,對不同性别、年齡和不同遺傳因素的人群進行健康體檢、惡性良性腫瘤篩查,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早期治療,可有效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年齡到40歲以上,每5至10年就應該進行一次腸鏡檢查,如果存在高危因素,相應檢查間隔時間也應縮短。”蔣宏說,結直腸癌的篩查方法多樣,如果篩查對象拒絕直接接受腸鏡檢查,還可以選擇糞便隐血試驗(FOBT)、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及多靶點糞便FIT-DNA檢測、膠囊内鏡、檢測血液惡性良性腫瘤名額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