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狐臭”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方法(一)

作者:經方中醫張先生

當大家在一起聚會玩耍的時候,突然間聞到一種難聞的氣味時,會産生強烈的反感之情,這就好比腋臭患者的遭遇,腋臭使許多的朋友遠離他們,讓他們的人際關系變遭,讓他們感到自卑與孤獨,那面對腋臭,中醫怎麼治療狐臭呢?

 中醫認為,腋臭(狐臭)多與先天禀賦有關,禀于先天,承襲父母腋下穢濁之氣,熏蒸于外,從腋下而出;或因過食辛辣厚味之品,緻使濕熱内蘊;或由天熱衣厚,久不洗浴,使津液不能暢達,以緻濕熱穢濁外堕,熏蒸于體膚之外而引起。

“狐臭”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方法(一)

中醫稱狐臭又為“體氣”、“狐燥”、“狐氣”,認為狐臭多與先天禀賦有關,禀于先天,承襲父母腋下穢濁之氣,熏蒸于外,從腋下而出;或因過食辛辣厚味之品,緻使濕熱内蘊;或由天熱衣厚,久不洗浴,使津液不能暢達,以緻濕熱穢濁外堕,熏蒸于體膚之外而引起。

常有家族史,多在青春期開始發病,腋下、乳暈、臍周、陰部均可臭如野狐。若夏季或多汗時,臭氣加劇,不可近人,尤其腋下有棕紋縷孔時,則汗出色黃如柏汁沾衣,耳道多有柔軟盯辟,舌脈可如常人。  

常無家族史,好發于夏季,腋下多汗染着襯衣呈黃色,有輕微狐臭氣,經洗浴後可暫時減輕或消除,伴舌紅苔膩,脈滑數。

關于腋臭、狐臭的中醫辯證,中醫典籍認為狐臭腋臭的産生主要是"血氣不和蘊積"。論曰陰陽之在人,血與氣爾,兩者調适,則行流散徒,莫或底滞,達于形色,暢于膚理,無不得其和,苟失其宜,血氣進而凝積,此是以有狐臭之病。

“狐臭”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方法(一)

肝氣郁于内而出于腋,其臭如狐,又曰狐臭。腋之下有竅,肝氣盛則竅寖開,而其氣洩于外,蓋不可近,實由肝經邪氣。

而臨床上根據腋臭經方"清邪散臭湯"經驗回報,通過調氣血、止汗除濕便可很好的改善狐臭,這與現代醫學認為狐臭與汗有關也相吻合。

《古今醫統大全》記載“腋屬足厥陰肝經之分,肝氣郁于内而出于腋,其臭如狐,又曰狐臭。腋之下有竅,肝氣盛則竅寖開,而其氣洩于外,蓋不可近,實由肝經邪氣。雖外搓以枯礬、麝香,僅療一時之急,不終日而氣複如舊者,何也?此皆不知治本也。治本者何?内以疏其肝髒之邪,則氣自息,如瀉肝湯、龍荟丸之類是也”

《古今醫統大全》認為治療上多用龍膽瀉肝湯、當歸龍荟丸、蜘蛛散、夜明砂、田螺散等藥物。

“狐臭”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方法(一)

且腋臭經方清邪散臭湯根據狐臭發病的規律,将狐臭發病的原因歸結為五髒六腑氣血不和,具體又可以分為多個證型,常見辯證如營衛不和證、濕毒蘊表證、風水在表證。

治宜回表陽,祛風濕,用防己黃芪東加減:漢防己,生黃芪,炒白術,生蒼術,茯苓皮,澤瀉,車前子(包)、車前草,生甘草等”并按語說“

素體肥胖,每多表陽不足。嗜喜厚味,濕邪必定記憶體。表虛濕着,而見汗出腋下,潮濕粘手,發為狐臭。清邪散臭湯基礎方,可謂方證相對,投之果效。思路正确,值得研究。”

從中醫角度,患狐臭者本先天少陽玄府不通、樞機不暢之人,而腋下乃少陽最疏松之處,故少陽玄府郁腐穢濁之氣遂于腋下透發于外,此實為自體自調功能之表現。而西醫手術摘除腋下腺體以治狐臭之法,當為堵塞封閉濁氣外透之通道,既不治标又不治本,恐有百害而無一利;摘除了腋下腺體的患者将來極有可能生發少陽經位積聚癥瘕之患。

“狐臭”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方法(一)

自然界中但凡有污濁腐穢之地,論其因:一者本有産生源頭而又荒于清理滌除,二為開阖不暢、風氣郁閉不流通。而人體狐臭之患,其形成之機正同此焉。故治狐臭,正如滌除自然之郁腐穢濁,一者清理郁腐之物,于人體當為清熱化濕除穢濁;二者,流通風氣,于人體當為宣通少陽玄府并保持三焦升降出入之通暢。狐臭患者,于體質分型雖屬先天特禀質,根深蒂固,但隻要治法方藥對路,醫患堅守,假以時日,改變這個先天缺限應該是有可能的。

病因、證機、治則既明,便疏以半個小柴胡湯(用柴夏芩,去草棗姜)合三仁湯化裁以進;交待患者,療程較長,如無堅守之信念毅力,則取效于一時耳。

現代醫學認為,腋臭屬于遺傳性皮膚代謝疾病,基因改變是發病的主要原因。具體表現為大汗腺的分泌異常,分泌了遠遠多于常人的油脂和蛋白質。大汗腺分泌物經體表潮濕處的細菌分解,形成具有特殊臭味的不飽和脂肪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