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丹利2023年報:營收逼近百億大關,淨利潤創曆史新高

作者:銀柿财經
史丹利2023年報:營收逼近百億大關,淨利潤創曆史新高

4月18日晚間,A股化肥龍頭史丹利(002588.SZ)釋出了2023年年報,去年全年,公司實作營業收入99.91億元,同比增長10.54%,逼近百億元大關;實作歸母淨利潤7.01億元,同比大增58.94%,實作扣非淨利潤6.32億元,同比增長55.82%,創下曆史新高。

史丹利最早成立于1992年,其前身為臨沭縣華豐化肥廠,2011年登陸深交所,如今已壯大為一家專業從事複合肥生産及銷售、糧食收儲、農業資訊咨詢、農業技術推廣、農資貿易等業務的綜合性農業服務商。

經過數十年發展,史丹利在品牌力、營銷管道建設、新産品研發、農化服務等領域,建立起了堅實的“護城牆”。“史丹利”“三安”等複合肥品牌已在農民心中建立起堅實的品牌形象,“黃土地黑土地,施肥就用史丹利”的宣傳語家喻戶曉,“三安”複合肥已成為國内複合肥市場單品牌銷量最大的品牌之一。

複合肥産銷兩旺、降本增效進一步提升

過去一年,氯基複合肥仍是史丹利最重要的産品,實作營收58.75億元,同比增長6.95%,營收占比達到58.80%,較2022年有所下降。增長最為強勁的産品當屬硫基複合肥,2023年營收達到20.41億元,同比大增34.07%。此外,公司新型肥料實作營收18.92億元、原料化肥等銷售實作營收1.84億元。

銷量方面,史丹共銷售肥料313.14萬噸,同比增長16.93%,其中銷售複合肥296.99萬噸,同比增長18.26%。

史丹利公司業績的強勁增長,宏觀上得益于國家對糧食生産的高度重視,微觀層面上,則反映出公司腳踏實地、不斷進取,取得了顯著進步。

農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複合肥對于農業生産來說則事關重大。政策層面,保障糧食安全、穩定和提升耕種面積、提高糧食産量是目前大陸農業的核心任務,為了實作這一目标,國家出台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并鼓勵糧食生産,糧食穩産高産的要求,為肥料需求提供了支撐。

對于2023年營收、淨利潤雙雙創下曆史新高,史丹利歸功于公司對原料庫存的靈活調控,降本增效措施的持續推進。此外,公司不斷為經銷商提供支援,強化産銷供應鍊的高效協同,這些政策的有效執行促成了公司的穩定增長。

據悉,2023年,化肥原材料價格呈現出下降的V字形走勢,市場波動較大。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史丹利透露,公司通過實時研判原料價格變動趨勢,實施動态原料庫存管理政策,靈活調整生産計劃,堅持高效的營銷政策,産供銷環節實作了密切高效的協同。

在降本增效方面,2023年,史丹利持續推進“資訊化、機械化、智能化”三化建設。例如,各生産基地實作了智能物流和智能計量的全覆寫,提升了營運效率和精确度;分子公司全面建設了生産營運監控排程指揮中心等資訊化管理系統,進一步優化了生産流程和管理效率;在産品品質方面,史丹利開發了複合肥産品資訊追溯系統以及Lims系統,增強了産品品質的控制能力。

此外,史丹利開發的高塔蒸汽冷凝回收技術,顯著提高了蒸汽使用率;高塔工廠中的房間引入粉體流冷卻裝置,替代了傳統的冷卻機和除濕機,保證産品品質的同時,将裝置總用電功率減少了90%。

同花順iFinD顯示,2023年,史丹利的毛利率達到17.48%,較2022年的14.23%大幅增加。淨利率達到7.23%,創下2016年後的最高水準。

銷售方面,史丹利已建立起強大的營銷管道。年報顯示,截至目前,公司擁有一支近千人的具有豐富銷售經驗的銷售隊伍,開拓了3000多家一級經銷商,10萬多家終端網點,建立了覆寫全國大部分省縣級區域的銷售網絡。

磷化工布局顯成效,一季度業績持續增長

年報釋出同日,史丹利還披露了一季度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史丹利實作營收26.20億元,實作歸母淨利潤2.38億元,同比增長11.27%。

銀柿财經從接近史丹利方面的人士處了解到,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的持續增長,與公司在磷化工産業布局密不可分。

據悉,史丹利正在積極探索産業鍊上下遊一體化發展,逐漸打通礦—磷化工—肥料上下遊産業鍊。在磷化工層面,史丹利推出了黎河肥業和松滋新材料一北一南兩個磷化工項目。其中,黎河肥業的建立擴建項目經過一年的建設,2023年底工程建設基本完工。

據了解,黎河肥業項目全面投産後,将形成年産磷酸一铵60萬噸、噴漿硫基複合肥30萬噸、水溶肥6萬噸的生産能力,将覆寫東北和中原地區大部分市場,不僅能滿足公司在北方地區對磷肥原料供給,還能填補公司北方市場噴漿硫基複合肥産品的空白。

截至2023年末,松滋新項目經過一年的建設,土建工作已接近尾聲,裝置安裝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史丹利方面指出,初步預計,松滋新項目将于2024年全面投産,屆時,松滋項目将形成磷酸一铵年産能40萬噸、噴漿硫基複合肥年産能40萬噸、工業級磷酸一铵年産能10萬噸、精制磷酸年産能10萬噸以及磷酸鐵年産能5萬噸的生産能力。

大額分紅、回購,投資價值凸顯

年報釋出後,史丹利的2023年度分紅方案也同步推出,公司拟派發現金股利共計1.50億元。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自2011年上市以來,史丹利已分紅12次,累計現金分紅數額達到8.72億元。

持續分紅的同時,史丹利也在通過股權回購回饋投資者。2023年12月份,史丹利推出股權回購計劃,拟以3000萬元~5000萬元資金回購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股份全部用于登出減少公司注冊資本。截至3月末,史丹利已累計回購公司0.29%的股份,累計成交金額接近2000萬元。

史丹利表示,公司将通過擴大業務規模、提升營運效率等措施,增強公司經營和投資者回報能力,并根據所處發展階段,統籌好業績增長與股東回報的動态平衡,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成果,建立長期、穩定、可持續的股東價值回報機制。

與史丹利的業績增速、投資者回報等不比對的是,同花順iFinD顯示,截至4月19日收盤,公司市盈率(TTM)僅10.58倍,在A股5300餘家上市公司中排名3900餘位,在申萬複合肥行業的8家上市公司中,也排名靠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