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3月份以來,華北玉米價格持續走弱,東北玉米企穩反彈,山東與黑龍江玉米價格走勢持續分化,平均價差快速縮小,4月17日降至76元/噸,創玉米取消臨儲收購政策以來最低。人們不禁要問:玉米市場到底怎麼啦?造成這種局面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由于上市初期東北玉米價格快速下跌,黑龍江玉米大量供應山東,東北餘糧下降,疊加調節儲備政策提振,春節後東北玉米價格穩中有漲。而山東本地玉米增産,市場供應充足,并且6月份華北地區小麥即将大量上市,飼料養殖企業不願增加采購建立庫存,對未來市場價格預期悲觀,造成價格下跌,進而形成了山東與黑龍江玉米價差持續收窄的局面。
魯黑價差創臨儲取消後新低2024年3月份以來,華北玉米價格持續走弱,東北玉米價格企穩反彈,山東與黑龍江玉米價格走勢持續分化,價差快速縮小,4月17日降至76元/噸,創玉米取消臨儲收購政策以來最低。山東是國内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和飼料加工省份,年玉米加工用量超過4000萬噸,是國内最大的玉米消費市場。黑龍江是最大的玉米産區,年産玉米在4000萬噸左右,約一半需要外運,是以正常情況下,山東和黑龍江玉米價格會保持一個合理的運費價差,一般保持在200~300元/噸,進而保證玉米市場有效的流通運轉。分階段來看,不同階段玉米産銷區價差呈現出不同特點。2008/2009~2015/2016年度東北玉米市場執行臨儲政策期間,由于東北地區有臨儲收購價的強力支撐,而華北地區價格跟随市場供需波動,黑龍江玉米進入儲備代替了流向山東;而山東地區的缺口通過其他替代品如小麥、高粱、大麥和DDGS等進行彌補,打破了黑龍江和山東玉米價格的正常價差,多次出現黑龍江玉米價格高于山東的情況,尤其是2014/2015年度和2015/2016年度進口替代品大量進口的時期。2016年國家取消玉米收儲政策,2016年10月份玉米上市後,東北玉米價格快速下跌,黑龍江與山東玉米的價差快速修複,2016年年底擴大至335元/噸,為黑龍江玉米順利流出和銷售創造了有利條件。2016/2017~2019/2020年度是國内玉米去庫存時期,東北地區玉米庫存補充全國玉米産需缺口,玉米價格主要通過市場機制調節,産銷區價差得以理順,大部分時段山東地區比黑龍江地區玉米價格高出200元/噸以上,黑龍江玉米得以順利外流,也有效補充了山東地區的玉米供應。2020/2021~2022/2023年度,國内玉米去庫存結束,主要依靠進口來補充國内市場供應,此階段國内外玉米價格同步上漲,疊加俄烏沖突影響,國際糧價處于高位,國内銷區依賴産區糧源補充供應,産區具備玉米定價主導權,産銷區仍然保持合理的物流價差。2023/2024年度開始,由于國際糧價大幅下跌後國内外價差處于高位,進口糧源相比東北玉米更具成本效益,并且進口數量較大。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進口玉米、高粱和大麥等谷物合計2676萬噸,約為上年度進口總量的83%。低價進口糧源供應銷區市場,東北産區逐漸失去玉米定價主導權,需要被動降價與進口糧源競争成本效益,理順産銷區價差。今年1月份開始,國家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防止國内玉米價格過度下跌,在東北地區啟動調節性儲備收購,帶動了市場購銷情緒,春節後農民餘糧快速下降,政策效應顯現,東北玉米價格穩中上行。而銷區企業有低價進口糧源供應,并且市場預期偏弱,采購積極性偏低,難以跟随産區提價。國際市場、國内政策和需求變化等多方因素共振,造成了國内玉米市場産銷區價格倒挂的局面。華北玉米市場價格跌幅加大4月17日,黑龍江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2180~2240元/噸(折标準水分,下同),吉林玉米收購價2250~2300元/噸,遼甯玉米收購價2270~230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山東濰坊深加工企業玉米(國标二等,下同)挂牌收購價2300~2330元/噸,濱州2320~2350元/噸;河北石家莊收購價2260~2300元/噸,邢台2280~2320元/噸;河南鶴壁2200~2240元/噸,周環比均下降10~60元/噸。進入4月份以來,國内玉米市場多空因素交織,期貨價格呈區間波動特征。本周利空因素略占主導,期貨價格有所下跌。4月18日,DCE玉米主力合約報收2381元/噸,下跌12元/噸。華北地區玉米價格持續走低,山東跌破1月份價格低點,創本年度價格新低。一是由于上市初期東北玉米價格快速下跌,山東與黑龍江玉米價差擴大至400元/噸,黑龍江玉米大量供應山東,造成春節後山東本地餘糧偏多,并且山東企業反映,今年本地玉米增産幅度大,售糧進度偏慢,市場供應充足。二是2023年底由于華北地區雨水偏多,導緻“非洲豬瘟”疫病多發,當地企業反映養殖去化較多,也導緻飼料養殖需求偏差,造成華北玉米價格下降。三是6月份華北地區小麥即将大量上市,飼料企業普遍預計飼料原料供應充足,不願增加采購建立庫存。四是春節前後收糧建庫的貿易企業存糧發生虧損,對未來市場價格預期悲觀,部分存糧主體出現恐慌性抛售行為,也導緻短期供應增加,價格下跌。後期來看,随着農民餘糧逐漸見底,短期抛售之後意味着未來供應減少,加之保稅玉米進口也明顯減少,供需格局向偏緊方向轉變,玉米現貨價格預計整體呈現波動上行趨勢,山東和黑龍江玉米價差将逐漸得到修正。南方港口玉米即期貿易倒挂4月18日,北方港口玉米(容重700g/L,水分14.5%)平艙價2370~2390元/噸,周環比下降10~20元/噸,月環比下降20~30元/噸,同比下降400~450元/噸;廣東港口二等玉米2420~2450元/噸,周環比下降20~40元/噸,月環比下降50~80元/噸,同比下降400~450元/噸。按照北方港口平艙價計算,船運費45~55元/噸,加上港雜費,推算至廣東港口玉米到貨成本2460~2470元/噸,南北即期發運倒挂40~50元/噸。3月份以來,北方港口庫存明顯增加。截至4月12日,北方四港玉米庫存327.5萬噸,周環比增加21.5萬噸,同比減少31萬噸。今年春節過後,東北産區農民餘糧快速下降,疊加調節性儲備收購政策效應顯現,貿易企業入市收購積極性提高,價格保持偏強運作。但南方銷區部分企業反映,由于下遊需求未見明顯好轉,并且企業資金鍊較為緊張,同時遠期進口大麥和高粱價格也較為便宜,許多市場主體并不看好後期國内玉米價格,增加國内玉米采購、建立遠期庫存的意願仍不強烈,市場價格跟随購銷節奏調整,南北玉米即期發運持續倒挂,并且近期市場偏空預期主導,倒挂幅度有所加大。短期外貿玉米及進口高粱、大麥供需預期均維持寬松局面,也對南方港口玉米價格形成壓制。4月17日,廣東港口玉米庫存88.3萬噸,周環比減少2.1萬噸,其中内貿玉米庫存53.1萬噸,外貿玉米庫存35.2萬噸。4月12日,廣東港口進口高粱、大麥庫存共計137.4萬噸,其中進口高粱57.5萬噸,較上周增加10.9萬噸;進口大麥79.9萬噸,較上周減少4.4萬噸。(原文刊登于2024年4月20日糧油市場報A03版)
熱點資訊
1 小麥後市預期現分歧 意志堅定者仍在等待回漲
2 美豆種植意向會怎樣調整,對國内豆粕市場有何影響?
3 麥價觸底1.35元/斤回暖,反彈行情能走多遠?
4 玉米:亂花漸欲迷人眼 不畏浮雲遮望眼
5 增産國發生改變 今年南美大豆或更抗跌
6 産銷區價格走勢反轉 玉米供需沖突凸顯
7 小麥:短期僵持難反轉 新麥趨勢已隐現
8 國際豆價易跌難漲 豆一上方空間有限
9 新季美玉米種植意願下降 國内外玉米期價或同時“探底”
糧報公衆号功能介紹01.合集标簽
點選下面合集标簽檢視最新相關内容
#聚焦大豆 #聚焦玉米 #聚焦小麥 #聚焦稻米 #聚焦菜系 #聚焦花生
02.自動回複
在公衆号對話框輸入“稻米”、“小麥”、“玉米”、“大豆”、“菜籽油”等關鍵詞,系統将自動為您回複該品種最新的行情資訊
03.客服功能如果您有什麼疑問或者有意與新媒體合作,在公衆号對話框輸入“客服”、“合作”關鍵詞,将為您自動接入專業客服提供服務。(工作時間每周一至周五9:00-17:30)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劉新寰 稽核|賀宏 編輯丨從申
優質糧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