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輕消費者都不喝黃酒了嗎?年報折射黃酒尴尬困局

作者:消費者報道

全年利潤不如拆遷收入,黃酒行業要如何發展?

近期,三家黃酒上市企業紛紛披露2023年年報。

3月28日晚,古越龍山釋出2023年财報,上一年度實作營業收入17.84億元,同比增加10.11%;歸母淨利潤為3.97億元,同比增加96.47%。

3月29日,會稽山披露2023年年報,2023年實作營業收入14.11億元,同比增長15.01%;實作淨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18.96%。同日,金楓酒業披露2023年年報,實作營業收入5.73億元,同比下降13.42%;實作歸母淨利潤1.05億元,同比大增1927.5%。

乍一看,黃酒在2023年似乎迎來了難得的春天,三家公司業績同比增長均以兩位數打底。然而,從年報中拆解開來,利潤增長的來源卻耐人尋味。

利潤大增靠拆遷

分季度來看,古越龍山的利潤在第四季度出現了超乎尋常的大幅度增長。

财報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古越龍山實作歸母淨利潤2.63億元,同比大增263.85%,而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的總和也不過1.33億元。

年輕消費者都不喝黃酒了嗎?年報折射黃酒尴尬困局

實際上,古越龍山的業績猛增,與拆遷、股權轉讓等非主營收入脫不開關系。

财報顯示,紹興市越城區東湖街道辦事處拟向古越龍山支付 7.40億元,用于對古越龍山沈永和酒廠房屋及附屬物以貨币補償方式進行拆遷和搬遷補償。其中,一期拆遷補償款 2.88億元,二期拆遷補償款4.53億元。報告期内已經收到預先支付的征收補償款 3.5 億元。

此外,古越龍山還将持有的古越龍山電子公司 49%股權轉讓給芯昱芯科技(紹興)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該股權交易經公開招投标并确定股權轉讓價格為7.123萬元。

扣除上述非主營業務收入,古越龍山2023年實際實作扣非淨利潤1.91億元,同比增長僅5.15%。而在2022年,古越龍山還曾定下“力争酒類銷售增長12%以上,利潤增長12%以上”的業績目标,經過2023年全年的努力還是未能達到。

金楓酒業的情況與古越龍山如出一轍。

财報顯示,2023年全年,金楓酒業實作營業收入5.73億元,同比下降13.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1927.5%。

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内收到四川中路房屋征收補償款約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去年金楓酒業虧損5297萬元。

近年以來,金楓酒業的業績整體呈現下滑趨勢。與7年前的業績表現相比,金楓酒業去年的業績表現幾乎是折了一半。财報顯示,2016年至2023年,金楓酒業分别實作營業收入10.75億元、9.87億元、8.98億元、9.44億元、6.08億元、6.49億元、6.62億元、5.73億元。

三家黃酒企業中,僅會稽山在上一年實作了業績的雙位數增長。财報顯示,會稽山2023年實作營業收入14.11億元,同比增長15.01%;歸母淨利潤1.67億元,同比增長15.11%。

具體到産品來看,保持收入增長的兩家企業古越龍山與會稽山,中高檔酒為其貢獻了收入的較大比重。

會稽山2023年财報資料顯示,中高檔酒實作營業收入8.11億元,占比59.03%,同比增長12.22%;普通黃酒及其他酒則實作營業收入5.63億元,占比40.97%,同比增長16.75%。

根據古越龍山财報資料,2023年中高檔酒實作收入12.43億元,占比72.02%,同比增長12.42%;普通酒實作收入4.83億元,占比27.98%,同比增長5.90%。

難以翻越的“包郵區”

黃酒的消費場景裡,最知名的莫過于與螃蟹搭配。花雕酒配蟹,是長江珠三角地區居民的中秋時節常見搭配。而一旦走出“包郵區”,黃酒的存在感就顯得弱了許多。

反映到财務資料上,絕大部分的黃酒消費仍是覆寫在江浙滬地區。最新披露的财報資料顯示,從銷售量來看,古越龍山在上海、浙江、江蘇地區2023年合計銷售收入10.21億元,占比59.17%,上海、浙江、江蘇以外的其他地區(不包含國際銷售)銷售收入6.62億元,占比38.35%。

另外兩家黃酒企業的全國化則仍在初始階段。财報顯示,會稽山2023年在上海、浙江、江蘇地區實作銷售收入12.56億元,占比91.4%,在其他地區(不包含國際銷售)實作銷售收入1.09億元,占比僅0.67%。金楓酒業2023年在上海、浙江、江蘇三個地區實作銷售收入6.25億元,占比僅4.46%。

黃酒企業們也并不是沒有曾想過要将黃酒推廣給更多的消費者。

為了普及黃酒文化,以古越龍山為代表的黃酒企業積極布局小酒館業态。近年以來,古越龍山開設的“慢酒館”“九加酒館”等相繼開業。據了解,在古越龍山慢酒館可以體驗到古越龍山主打産品,品嘗青梅酒、黃酒冰淇淩、黃酒咖啡等特色産品。

針對年輕人的黃酒新品在近年頻出。今年3月,古越龍山将咖啡與黃酒結合推出的年輕化新品狀元紅“啡黃騰達·咖啡黃酒”在糖酒會古越龍山展台上展出。

隻不過,年輕化的動作似乎也未達預期。

目前古越龍山小酒館業态似乎仍然主要局限在江浙滬地區。在某生活平台上分别以“慢酒館”、“九加酒館”為關鍵詞進行搜尋,結果顯示一家位于浙江紹興的“古越龍山慢酒館”及兩家位于浙江杭州的“九加酒館”。

年輕消費者都不喝黃酒了嗎?年報折射黃酒尴尬困局

黃酒年輕化新品的管道鋪設也有待完善充分。近期,《消費者報道》記者走訪廣州地區多個商超,未見該産品陳列銷售。

就咖啡黃酒新品鋪設情況,企業未來年輕化布局等,《消費者報道》近期向古越龍山方面發去采訪函。

古越龍山方面回複表示,咖啡黃酒新品産品投放首先立足于紹興旅遊市場,通過景區撬動其他市場,滲透便利店、酒館、書店等新管道,線上管道目前咖啡黃酒在淘寶(天貓)、京東、抖音等古越龍山龍山旗艦店、狀元紅旗艦店等平台上架。

有關酒館的布局,古越龍山則回應表示,已在全國開設包括“慢酒館”在内的品鑒館54家,其中慢酒館4家,主要區域還是在江浙滬,基本上已經覆寫全國,在外圍市場有品鑒館的布局。

黃酒期待新故事

曆史悠久的黃酒居于當下,遭受着來自市場、消費者、産品等多方面的壓力。在多數消費者眼中,黃酒屬于單價較低的快消品類。在電商平台中的黃酒産品頁面,不乏消費者提及購買黃酒用作烹饪的料酒使用。

年輕消費者都不喝黃酒了嗎?年報折射黃酒尴尬困局

放眼酒水市場,黃酒也不免面臨着來自白酒、啤酒品類的競争和擠壓。價格由百元向上的區間,被白酒強勢占據;價格在幾十元的基礎上向下探,啤酒則表現出了更廣泛的競争力。

中國酒業協會資料顯示,2023年1~12月,81家納入到國家統計局範疇的規模以上黃酒生産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85.47億元;行業整體營收規模從2017年的195.85億元,逐漸下降至2023年的85.47億元,六年複合增長率下滑12.91%。

古越龍山也在年報中表示,在目前酒類總量持續下降,行業整體終端需求較為疲軟的階段,白酒、啤酒等其他酒種及一線酒企的強勁,對黃酒品類及企業造成一定的擠壓,加速推動來行業分化,目前占酒類市場總量不到2%,近年來規上企業數量和規模均有所下降。

酒類分析師蔡學飛認為,根本上看,黃酒企業本身規模較小,也缺乏龍頭企業的品類帶領,導緻行業結構更新緩慢,品類價值較低,進而導緻了黃酒的低端化與“料酒”,無法适應中國酒類消費的社交性價值,加上黃酒企業比較保守,品牌價值不高,全國化發展不利,品質口感推廣滞後等等,導緻出現了市場、酒企與消費者的之間失速,進而導緻整個黃酒産業難以突破發展。

他進一步分析表示,“考慮到黃酒的品類特點以及國内酒類的發展情況,應該說,黃酒整體市場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