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五環外環主路來廣營橋-顧家莊橋段由3車道拓寬為4車道

作者:北青熱點

通過“小手術”,解決交通擁堵“大問題”,是北京市實施交通疏堵工程的要義所在。4月2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年内計劃完成20項市級疏堵工程和10個重要節點治理。目前,包括北五環外環主路(來廣營橋-顧家莊橋)交通組織優化調整等6項疏堵工程已完工。

據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交通委城養中心)介紹,作為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市級疏堵工程一直以來密切關注群衆反映強烈的區域出行難問題,聚焦常發堵點治理,從影響道路節點運作的微觀處着手“對症下藥”,通過對道路交通設施進行優化調整,改善道路交通組織、提高通行能力,破解影響交通出行的難題,友善市民出行。

截至4月19日,本市今年首批6項市級疏堵工程已完工,包括北五環外環主路(來廣營橋-顧家莊橋)交通組織優化調整、西四環外環(豐台大橋)輔路拓寬、崇文門東大街新增人行步道、東四環大郊亭橋下增設車道、西三環内環麗澤橋匝道出口增設車道、完善東四環亮馬橋路口慢行環境等。同時,東南五環大羊坊出口匝道拓寬、西二環人民醫院地下通道增設電梯等3項已進入實施階段。

今年市級疏堵工程聚焦重要節點、路口和瓶頸路段進行優化改造,通過拓寬橋區匝道、優化道路進出口等方式緩解環路和快速路聯絡線的交通轉換壓力,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同時,注重優化提升綠色出行環境,通過建設增設電梯、完善無障礙設施、拓寬人行步道等方式持續完善慢行交通系統。

北五環外環主路來廣營橋-顧家莊橋段由3車道拓寬為4車道

在工作日早高峰時段,北五環外環主路交通擁堵幾乎成為常态。在北五環外環主路(來廣營橋-顧家莊橋),受京承高速進京、出京方向兩條匝道車輛合流彙入五環主路影響,車輛頻繁交織,導緻通行速度降低,影響五環主路通行。據市交通委城養中心測算,工程實施前早高峰期間,主路3車道直行流量為2620輛/小時、北向西右轉匝道流量1040輛/小時、南向西匝道流量780輛/小時,受車輛頻繁交織幹擾,主路3車道的通行能力無法得到最大發揮,緻使五環上遊車輛排隊,是路段源發性堵點。

據市交通委城養中心介紹,為了以最小代價緩解該路段以及東北五環主路交通擁堵,市交通委會同公安交管、朝陽區城管委等部門,經過反複研究論證,通過将主路車道由現況寬3.75米壓縮至寬3.5米、取消外側硬路肩的方式,将該路段由原3車道調整至4車道,調整長度約450米。該項目已于4月初完工,通過對比曆史資料,該路段車輛運作速度早高峰提升34.2%、晚高峰提升13.08%,北五環來廣營橋至顧家莊橋區間交通擁堵得到緩解。

通過調整車道寬度,進而增加車道,是疏堵工程常見的操作方法。同樣,西四環外環輔路豐台大橋局部路段調整為3車道。西四環外環輔路豐台大橋路段(位于豐台五小對面),現況輔路上遊設定4條直行車道、1條南向南掉頭車道,但下遊隻有2條車道,上下遊通行能力不比對,本次改造利用橋梁外側鋪裝、适當壓縮車道的方式,将長約240米輔路由現況2車道調整為3條車道、再逐漸漸變為2車道,提升通行效率。

在東四環大郊亭橋下增設1處南向南掉頭車道。利用大郊亭橋下空間,在2024年1月初新增了1處南向南掉頭車道,現在掉頭車輛不必經過橋下路口,可以減少左轉車輛排隊等待時占用掉頭車道現象。

在崇文門東大街新增人行步道。項目位于崇文門路口至東便門橋之間,改造前行人隻能通過樹池帶通行,行人路權難以保障,已認證适當調整車道寬度的方式新增人行步道,在滿足機動車通行寬度的前提下,達到改善慢行系統的目标。

此外,市交通委城養中心還将西三環内環麗澤橋匝道出口由現況1車道調整為2車道,允許車輛在出口加減速車道和三環主路最外側車道進入匝道去往麗澤路、豐台北路;在東四環亮馬橋路口,通過完善步道、增設二次過街設施等方式提升路口慢行出行服務水準。

後續,還将啟動大郊亭橋下路口優化等10餘項節點和疏堵改造工作。在東四環大郊亭橋下路口,拟繼續通過利用橋下空間增加車道、調整公交站位設定等方式提升路口通行能力;在小屯路北口,利用蓮石東路主輔路之間檢修道,在路口西進口、東進口各增加1條車道,緩解車輛進出小屯路北口交通延誤現象。

大羊坊立交出口匝道将由1車道拓寬為2車道

大羊坊立交是京滬高速和東南五環的交通轉換節點,由五環路内環去往京滬高速出口匝道現況隻有1條車道,車輛需要出京去往亦莊開發區方向、進京去往南三環分鐘寺橋方向車流量較大,現況出口匝道通行能力不足,形成道路瓶頸,導緻五環内環主路呈現常态化交通擁堵,形成源發性堵點。據測算,早高峰期間,五環内環主路外側車道擁堵排隊約1.5-2公裡,通行速度僅10-13公裡/小時。

據市交通委城養中心介紹,本次改造将現況出口匝道由1車道拓寬為2車道,提升大羊坊立交出口匝道分流能力,緩解五環主路擁堵排隊情況,目前正在進行拓寬匝道路基填方施工,預計在5月底可以完工投入使用。

除大羊坊立交出口匝道外,年内還将計劃實施其它進出口優化調整工程,拟在姚家園路進京方向平房橋東增設主路出口、分流進京方向車輛至輔路;在萬泉河路建立宮門路南側進口增設加速車道,減少主路最外側直行車道與進口彙入車輛直接交織,提升通行效率和安全。

人民醫院下穿二環主路地下通道改造工程已完成40%

為提供全齡友好交通服務設施,市交通委城養中心聚焦學校、醫院、景區、商業周邊交通環境,通過優化改造措施提高周邊出行品質,友善市民出行。

人民醫院西直門院區位于西二環西直門橋南,受二環主路限制,兩側東西方向過街繞行距離較遠,行人一般借助下穿二環主路的地下通道實作過街。由于地下通道建設年代久遠、缺少無障礙過街功能,去往人民醫院就醫的老年人出行不友善、過街困難。據市交通委城養中心介紹,受地下通道周邊用地條件限制、難以在兩側延長主通道并增設電梯,在考慮設計方案時決定分别利用東西兩側二環輔路人行步道的地下通道出口改造為電梯。目前,新增電梯改造工程整體工作已經完成40%,目前正進行電梯基礎及外架構施工,預計6月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2024年,市交通委城養中心還将完善白雲橋地下通道無障礙功能,增設輪椅推行坡道。優化朝陽北路與石佛營西路路口交通組織,在路口東側(南向北方向)增設非機動車道和人行橫道,解決現況行人、非機動車需在路口西側逆行問題。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