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曉紅: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作者:新湘評論
陳曉紅: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

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陳曉紅

高鐵飛馳、跨海架橋、風中取電、上天攬月……近年來,大陸科技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2023年,湖南全省研發經費投入增速居全國第5位,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近4000億元,增長50%,科技創新成果斐然。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水準。3月18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以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賦能高品質發展。

深刻把握做好科技成果轉化的重大意義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成果轉化是實作從科學到技術、從技術到經濟的關鍵環節。如果将“從0到1”比作科技創新的原始突破,那科技成果轉化則是“從1到無窮”的偉大躍遷。是以,高品質的科技成果轉化是實作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源頭活水,是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必由之路,更是以高品質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一環;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才能確定大陸在激烈的國際競争中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動權。

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指出要“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強調“科技成果隻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作創新價值、實作創新驅動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專門強調,要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積極引進國内外一流研發機構,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創新鍊産業鍊資金鍊人才鍊深度融合,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論述,為實作高品質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湖南是科教大省,擁有衆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一支高素質科研人才隊伍,科技成果轉化實作了空前躍升。目前,助推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全力實作“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迫切需要進一步做好科技成果轉化這篇大文章。

陳曉紅: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邁向高品質發展新階段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要牢牢牽住科技成果轉化“牛鼻子”,建構科技成果轉化生态體系,以體系化的力量支撐科研成果源源不斷地走向現實生産力。

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型舉國體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工作中,我們應重點從三個方面着力:一是優化宏觀體制機制。建構行政主導的科學研究與市場主導的試驗開發相結合的轉化體制,注重發揮國家實驗室引領作用、國家科研機建構制化組織作用、高水準研究型大學和科技領軍企業主力軍作用。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聯席會議制度,支援各地打造科技成果中試研發基地和示範應用場景,布局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先導區。二是聚焦關鍵核心領域。支援開展關鍵技術和核心裝置研究,支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關鍵技術攻關的成果加快轉移轉化,組織重大科研成果向創投基金、産業基金進行集中推介,在重大裝備和材料等領域培育孵化一批科技型企業。三是搭建創新聯盟和平台。探索組建更多高品質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大中小企業融通的創新共同體,建構開放共享的共性技術創新平台,有效解決關鍵共性技術問題,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概念驗證中心、小試平台、中試平台、量産平台等支撐。

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全方位支撐體系。科技成果要實作高品質轉化,需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更加順暢、比對更加精準、模式更加多元。一要形成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全鍊條”。打造以科技領軍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相關科研機構為依托、市場化的技術轉移營運團隊為紐帶的綜合服務體系。加強技術交易市場建設,設立“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等天使基金,引導社會保險等對光刻機、晶片、新材料、量子技術等進行長期供給。二要建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服務“全周期”。在前端以成果為核心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行動;在中端建成成果孵化轉化的市場化專業機構和中試平台,完成科技成果的自我認證;在後端建立以産業技術研究院為代表的成果放大平台。三要強化科技成果轉化關鍵環節“全類型”。建成科技成果資料庫和資訊共享平台,推動知識産權與技術轉移一體化營運,強化科技成果資訊披露。探索衆包衆籌、個人跟投等,通過超額收益讓渡、風險補償等機制,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成果轉化。

優化科技成果轉化配套體制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決掃除影響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的體制障礙,有力打通科技和經濟轉移轉化的通道,優化科技政策供給,完善科技評價體系。”落實這一要求,一要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的創新網絡體系。适應科技創新由複雜向超複雜、“線性”創新向“網式”創新等方向的演進,在市場化團隊聘用人才、各類成果轉化基金融資支援、協同作價入股稅收遞延、推動賦權改革試點、追加知識産權預前管理等方面适時推出精準有效的配套政策。二要建構科技成果轉化的專業人才體系。一體化培育“技術型官員—戰略科學家—硬科技企業家—硬科技投資家—高端工程師—技術經理人”的人才體系。積極打造懂技術、懂轉化、懂市場的科技經紀人專業隊伍,搭建技術、資本、市場之間的橋梁。三要優化科技評價和績效激勵體系。堅持品質、績效、貢獻為核心的評價原則,優化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專門評價辦法,在專職科研崗職稱評審中增設科技成果轉化職稱系列。建立成果轉化績效與專職人員收入配置設定挂鈎的激勵機制。

強化科技成果轉化高校賦能新優勢。高校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力量,迫切需要推動高校的科研成果從“書架”走上市場的“貨架”,切實轉化為新質生産力。一要通過制度機制完善強化新優勢。進一步細化科技成果評價、成果權屬改革、盡責免責等實施措施。細化落實成果轉化成本分擔機制,清晰界定“關鍵貢獻者”利益配置設定原則,科學确定留歸機關比例和成果轉化服務分成。加快建構科技成果分類評價标準和規範。二要通過高品質成果供給強化新優勢。将科技成果轉化成效作為科技資源配置設定的重要衡量名額。鼓勵高校設立國家大學科技園,下設技術轉移和創業投資等專業性功能實體,建構“成果轉化+創業孵化+創業投資”全鍊條園區服務體系。三要通過成果轉化成效提高強化新優勢。在科研人員職稱評聘、職務晉升、考核獎勵等相關名額中,适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的權重。推動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落地,形成“需求導向—市場認可—高效轉化”的良性循環。設立橫向結餘經費“資金池”,允許科研人員将結餘經費劃入資金池并按規使用。(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湘江實驗室主任)

選自《新湘評論》2024年第8期

一審:陳家琦

二審:吳 金

三審:張勤繁

掌上閱讀黨刊

《新湘評論》

2024年第8期

點選封面

進入電子刊

陳曉紅: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