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作者:金玉佳體育講座

*本文觀點轉載自六朝彙

這個市場,駭人聽聞的消息越傳越多。

橋北二手房,賣回15年前?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來源網絡,真實性存疑

相當于單價6372元/㎡,算價格至少要追溯到2009年,而當年還是毛坯價。從圖檔來看,光是裝修可能就要三十來萬,是以這套低價房的真實性其實是存疑的。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隻不過南京整體的二手房房價降價,卻是不争的事實。一直堅挺着被認為降無可降的:

3号線/S8号線泰馮路地鐵站附近的天華綠谷莊園,剛剛成交的一套90㎡的房源,總價僅90萬,單價隻9917元/㎡。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這個小區在鍊家上的第一套單價低于1萬的房源,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低。

某種程度上,這也給橋北開了一個新的房價口子。

在此之前,橋北二手房房價其實多數都在1.7萬元/㎡以上,一些較好品質房源的價格突破2萬也不在少數,但這個價格相比其他熱門區域動辄7-8萬、5-6萬的天價來說還是不夠看的。

是以多年來,橋北被認為是距離南京主城最近的“房價窪地”“剛需栖息地”,同時也以相當漂亮的二手成交和流通率,長年雄踞二手房成交熱門陣地的榜首。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不過在受到市場接連下行的洗禮下,其他區域房價跌幅已經開始用“腰斬”來形容,而橋北,也隻是緩緩下行,從一萬大幾變成一萬出頭,下降幅度遠低于其他熱門區域:

明發最新成交價: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天潤城最新成交價: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北外灘水城最新成交價: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剛需,永遠是樓市的王。

最新的南京網上房地産資料顯示,4月16日這一天,南京二手房成交就達到了驚人的;

截至4月中旬,南京今年已經賣出了2.6萬套二手房,3月31号這個數字還是2.1萬。也就是說,僅半個多月時間就瘋狂出貨5000套……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這樣的資料,放眼全國都非常夠看。

而這其中,,例如學區房,例如就是橋北。

這一點,從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一季度資料也能看出來,2024一季度成交熱門區域,橋北第一,龍江、甯海路、瑞金路等多為學區房。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資料來源: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

毫無疑問,南京高成交量背後,是無數二手房降價換來的。但樓市一系列的動作,包括放松限售、調整增值稅年限等等,不就是讓二手房房價回歸市場嗎?

最重要的是,以及

例如北京——

今天宣布,加大住房公積金對完成老舊小區改造住房的支援力度,通過優化貸款期限核定标準,延長購買老舊小區住房的公積金貸款年限,進一步減輕借款人購房及還款壓力。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例如杭州——

3·14新政就是針對二手房給“利好”: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優化二手住房限購政策、優化增值稅征免年限、加快城市有機更新……

現在,初見成效。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據杭州貝殼研究院資料,3月14日-4月14日,杭州市區(含臨安、富陽)二手房共成交9000多套。”

“3月杭州十區二手房成交8557套,環比增長236%;中介帶看量環比提升224%,創下近4年來的最高單月帶看量紀錄。”

杭州攀升起來的二手房成家量,又何嘗不是降價換來的呢?

“二手住宅價格連續四個月下降,跌幅約0.5%,同比大降5.1%,打破近三年最大跌幅紀錄。”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但Ta的下一步動作已經開始:

政策利好下來,隻見二手房量漲不見新房攀升,這顯然不是杭州的“本意”,資料顯示,一季度杭州建立商品房共成交14845套,成交量同比猛降47%。

是以4月17日杭州政協召集房企開座談會,明确提到要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這才是支撐二手房回暖之後,真正“回環镖”背後的作用。

當然,如果你實力夠硬,也可以有其他招數。

蘇州一季度二手房成交量為12845套,同比2023年的16566套下降了28%;

一季度新房成交6177套,同比減少約50%。

蘇州選擇的強勢應對方式之一,就是縮減土地供應——

麻了!房價重回15年前?橋北一處房源,跌破1萬以下……

蘇州2024年國有建設用地計劃供應中顯示,今年的商品住宅用地計劃供應185公頃,僅為去年的36%。

要知道,蘇州剛剛接連成交了兩幅省級地王地塊,先是新區獅山農幹院地塊搶到4.5萬元/㎡,重新整理由南京在2016年創造的河西南4.5萬元/㎡的省級地王紀錄;園區雙湖地塊緊跟着成交,這次樓面價達到了6.5萬元/㎡……

這兩次土拍足以轟動全國,但在這種情況下,蘇州依然選擇了緊縮供應。

一方面确實實力夠硬,全市财政收入全國排名靠前,工業和貿易貢獻稅收,,有足夠底氣将房地産控制在經濟結構的合理占比内;另一方面就是衆所周知的原因,樓市寒冬。與其被動添加樓市談資,不如主動操盤,改變供求比。

是以,房價下跌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下跌還沒人買。

你覺得,接下來南京什麼樣的動作,更利于樓市發展?

來源| 六朝彙 我愛我家 貝殼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