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滬上首個“騎手友好社群”在楊浦落成,托舉他們穩穩的幸福

作者:備忘錄

接單在“線上”,腳步行萬家,串聯起商家和顧客,服務于人間煙火。外賣騎手總被大家親切稱為“小哥”。但現實中,外賣小哥常常面臨着進門難、充電難、休憩難等實際困難。

4月20日下午,殷行街道黨工委與美團(上海)黨委攜手打造的滬上首個“騎手友好社群”正式落成。既解決外賣小哥的難題,又搭建新就業群體融入社群、參與治理的平台,凝“新”聚力,實作“雙向奔赴”。

視訊加載中...

外賣小哥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他們既是人民城市辛勤的建設者,又是人民城市美好生活的享有者。在殷行街道開魯二、三村社群大門口,“騎手友好社群”醒目标牌全新亮相。旁邊繪制了整個開魯新村片的坐标地圖。圍牆、洗手間、臨時休息點、居委物業辦公室等衆多應用場景辨別都在地圖上得以顯現。

滬上首個“騎手友好社群”在楊浦落成,托舉他們穩穩的幸福

殷行街道黨建辦從業人員戴平介紹:“通過這個地圖,可以一目了然,如果不知道送這個東西大概需要幾分鐘,送十單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這個小區多久能夠結束,那麼這張地圖能夠大大提高騎手的整體運送效率。我們也經過了估算,初步統計通過地圖配置,能夠節約他們大概20%的時間。我們想通過這樣的地圖傳遞資訊,讓騎手感覺到安全、安心、友好。”

宋宗飛是美團外賣平台的騎手,平日裡他的工作範圍離不開開魯片社群,最多時間一天能跑四五十單。穿梭于大街小巷,電瓶車在哪充電一直是個難題。在騎手友好社群,道口就新增設了充換電櫃裝置,為配送服務保駕護航、蓄能充電。這個充換電櫃使用起來也比較簡單。新增賬號掃碼開櫃,拿取電瓶輕裝上陣,一兩分鐘後就可以再次啟程。

滬上首個“騎手友好社群”在楊浦落成,托舉他們穩穩的幸福

宋宗飛告訴記者:“因為我們平常挺忙,我還是挺感動有這樣一個對騎手的專門的友好社群。包括平常可以接水、熱飯。其中,對我們幫助最多的還是這個換電的這個電櫃,非常為我們節省時間,來了換電就能走了。”

戶外工作怕的就是沒一個歇腳的地方。走進開魯二村小區,毗鄰居委會的小屋就是新成立的暖“XIN”驿站。這裡讓新就業群體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能喝水、累能歇腳。更貼心設定了讀書角和“袋鼠寶貝”之家。房間的多功能廳,随時歡迎新就業群體的子女們。以貼心的陪伴将社企關愛送至外賣小哥内心最柔軟的地帶。

滬上首個“騎手友好社群”在楊浦落成,托舉他們穩穩的幸福

美團(上海)黨辦主任張懿表示,“這個袋鼠寶貝之家楊浦站是我們美團和殷行街道合力打造的上海第一個袋鼠寶貝之家,它占地大概50多個平方。由多媒體互動區、閱讀區和塗鴉區等功能區來組成。我們面向了包括騎手、網約車司機、家政服務員等三新從業人員的子女來開放的。比如說課後托管,素質教育一些簡單的教育訓練,都會在裡面來開展。”

據了解,圍繞“友好”關鍵詞,殷行制定了《殷行騎手友好社群”建設行動方案》,從資訊友好、設施友好、人際友好、制度友好四個次元着手,開展騎手友好社群建設。本次将以開魯新村片為試點,将逐漸推廣到街道社群、商區、街區等延伸地帶。街道還将進一步整合各方資源、內建各項政策,不斷豐富新就業群體關愛項目,解決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問題,讓越來越多的新就業群體能夠在城市和社群中立得住腳,安得下心,圓得了夢。

滬上首個“騎手友好社群”在楊浦落成,托舉他們穩穩的幸福

本次啟動活動,殷行街道還同步推出了“三新”專項行動,即引“新”築巢強基行動、暖“新”關愛友好行動、彙“新”聚力賦能行動。此外,街道成立殷行“三新”黨群學院,打造大思政教育平台,不斷加強黨對新就業群體黨員的政治引領,努力将最活躍的地帶打造成最堅強的陣地。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将骨幹騎手編入社群治理網格,在融入社群、參與治理中,展現“新”形象,彰顯“新”作為。

文字/圖檔:王歆瑜

視訊:左原野

編輯:周夢真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