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民政府主席為什麼是林森而不是蔣介石?

作者:助管天下

很多曆史愛好者一直都有這個困惑:從1931年開始一直到1943年,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裡,國民政府主席,都不是蔣介石,而是林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國民政府主席為什麼是林森而不是蔣介石?

林森(左)和蔣介石(右)

林森是國民政府主席,而蔣介石隻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論名義,蔣介石是林森的下屬,可是實際上,蔣介石的權力遠大于林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蔣介石和林森,到底是什麼關系呢?

這團亂麻,為你理清楚。

這事的邏輯,其實也不複雜,我輕輕一說,你就明白了:

原來,國民黨政府的體制,本質上是“軍人治國”和“黨國體制”,翻譯成人話,是這個意思:

誰控制了軍隊

誰就控制了國民黨

誰控制了國民黨

誰就控制了國民政府

由于在國民政府時期,國民黨部隊的軍權,牢牢掌握在蔣介石的手中,是以,當時的實際情況是:

蔣介石直接控制了軍隊

蔣介石間接控制了國民黨

國民黨控制了國民政府

用“大于号”來排個序,當年的權力排序,是這樣的:

國民政府主席為什麼是林森而不是蔣介石?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國民黨中執委>國民政府主席林森

蔣介石比國民黨中執委大,國民黨中執委比國民政府主席大。

或者說:

蔣介石控制軍隊

軍隊控制國民黨

國民黨控制國民政府

是以,盡管林森的官職是“國民政府主席”,但其實,他隻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而實質上,林森的權力,并不是很大。

換句話說,誰當國民政府主席,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國民黨軍隊聽誰的。

說得更清楚一些,其實,林森在“國民政府主席”的位置上,幾乎是一個類似于“蓋章機器”、“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好了,讀到這裡,你也許會問:蔣介石自己直接做“國民政府主席”不就可以了?為什麼需要林森這個吉祥物、多此一舉?

其實,國民政府主席,原本就是蔣介石,隻是,1931年爆發了“九一八事變”,丢了東三省,全國輿論對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批評聲浪很大,是以在1931年12月,蔣介石被迫“下野”,也就是辭職。但,蔣介石的“辭職”其實是虛假的,因為繼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并沒有實權,當時,蔣介石授意修改了《政府組織法》,架空了林森,林森成為了一個“不負實質政治責任”的虛位主席。

蔣介石“下野”之後,軍隊的大權,仍然在蔣介石的手中,是以,國民政府實際上的大權,也仍然在蔣介石的手中,後來,索性讓林森繼續充當幌子,而蔣介石繼續掌握實權。

1943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慶發生車禍,腦部受創,引發腦溢血而辭世。

林森死後,蔣介石恢複了他的國民政府主席的職位。

然後呢,十分有趣的是,蔣介石又主持修改了《政府組織法》,此時的主席,又成為一個有實權的主席。

蔣介石的政治手腕,也是很厲害的。

總之,國民政府的大權,實際上始終掌握在擁有軍權的蔣介石手中,所謂“槍杆子裡出政權”,就是這個意思。

接下來,老馮和你聊聊,毛澤東有一回被國民黨逮捕,他是如何脫身的。

毛澤東在革命的早期,1927年,他34歲的時候,曾經有一回,被國民黨逮捕了,但是,後來脫險了。

國民政府主席為什麼是林森而不是蔣介石?

這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老馮今天把來龍去脈,簡單跟大家說說。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起義爆發,幾乎與此同時,組織上派毛澤東到湘贛邊境一帶,組織秋收起義。

就在那段時間裡,毛澤東奔走于江西安源、湖南浏陽、江西銅鼓等地之間,聯絡礦工、農民自衛軍、國民黨起義部隊等人員。當他路過浏陽張家坊這個地方的時候,毛澤東被效忠于國民黨的“團防局清鄉隊”(簡稱“民團”)逮住了。

國民政府主席為什麼是林森而不是蔣介石?

幾個民團人員逮住毛澤東之後,把他押往民團總部,那段時間,通常一旦被送到民團總部,多數都是槍斃的結局。

是以,毛澤東在被押解的途中,一路忐忑不安,也一邊在盤算着,要如何才能脫險。

當時毛澤東的身上,有那麼幾十塊錢,毛澤東想:這些國民黨的民團,都是雇傭兵,參加民團隻是為了賺錢讨生活,他們對這個湘潭口音的男子的生死,并沒有興趣,于是毛澤東對他們說,我把身上的幾十個銀元給你們,你們把我放了吧。

有趣的是,那幾個民團的兵,都同意,就除了副官,副官不同意,是以,這招沒靈,還是押着毛澤東,繼續朝前走。

毛澤東盤算着,還是得想辦法逃,于是他處處留心脫逃的機會,後來終于被他瞅住一個機會,掙脫了,一路飛奔,逃脫了,有一片野地,長滿了很高的草,這些草,掩護了毛澤東。

幾個民團的兵,急死了,四處瘋狂搜尋,而且還依仗自己手上有槍,強迫附近的幾個農民幫忙搜尋,毛澤東命大,他們找來找去,就是沒看到,有幾次他們已經非常靠近了,但還是沒有看到,再後來,天黑了,他們就放棄了尋找,走了。

夜幕降臨之後,毛澤東翻山越嶺,走了一個晚上,由于鞋子在脫逃的時候掙脫了,是以,一整個晚上,都是打的赤腳,腳多處受傷,後來遇到一個好心的農民,這個農民收留了毛澤東,後來又送了他一程,毛澤東最終抵達起義部隊集結地的時候,他的身上,隻剩下兩塊錢了。

緊接着,秋收起義爆發。

這,就是毛澤東的人生中,被國民黨逮捕和脫險的故事。

主要參考資料:《毛澤東自傳》(毛澤東口述,美國記者斯諾筆錄)以及《毛澤東年譜》。

國民政府主席為什麼是林森而不是蔣介石?

毛澤東還有一次生命危險,是在1948年的5月18日,那時,國民黨的間諜滲入毛澤東在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的夥房,也就是廚房,引來國民黨轟炸機的轟炸,差一點把毛澤東炸死。

事情簡單地說,是這樣的:當天上午,聶榮臻和他的戰士們,聽到天空中有轟炸機來,當時非常緊急,于是,聶榮臻馬上吩咐戰士們,把毛澤東從夢中叫醒,強行将睡眼惺忪的毛澤東,架進後山的防空洞。

毛澤東剛剛進了防空洞,洞外就響起了一陣陣巨響,國民黨的轟炸機炸了好一陣子,然後飛走了。

這件事震撼了聶榮臻,因為當時除了中央人員之外,外人不可能知道毛澤東到了阜平縣城南莊。聶榮臻想到:有内鬼。

于是,開始排查,鎖定了好幾個“有嫌疑”的戰士,但是,審來審去,審不出個是以然,調查了好一陣子,案子都查不出來,于是這事,就擱置了下來。

一直到了第二年,1949年11月,國民黨當局敗走的時候,來不及燒毀的機密檔案,被解放軍搜獲,并一一分析,結果,一個滲透到中央毛澤東身邊的國民黨情報網絡,浮出了水面。

原來,當時解放軍有個軍需工廠,廠長名叫孟憲德,這人被國民黨保密局(戴笠死後,軍統改組為保密局)招募了,于是,孟憲德利用接近中央的機會,把中央夥房(也就是廚房)的一個夥夫頭子,名叫劉從文的,也招募了。

然後呢,孟憲德和劉從文一起,繪制了訓示毛澤東具體住所的的地圖,把地圖交給了國民黨保密局。這就是為什麼那天,國民黨的轟炸機飛來轟炸,而且投彈精确。于是,孟憲德和劉從文很快被捕,他們對案子供認不諱,也很快被槍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