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抖音祭出“九一開分成”,小遊戲價格戰即将打響?

作者:水木社

2024年,小遊戲市場的競争正日漸白熱化。喧騰的潮流中,全行業對小遊戲業務的重視程度可謂前所未有,入局掘金的大小廠商不斷湧現。

與此同時,關乎小遊戲的競争絕不僅僅發生在開發者之間。

作為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引人注目的兩大平台陣地,微信與抖音顯然都不願意錯過小遊戲這座百億量級的超級富礦。于是,在奔向同一增長機遇的旅途中,它們注定狹路相逢。

曆經2023年的小遊戲大爆發之後,今年4月,抖音小遊戲釋放出空前果決的進攻信号。自4月1日起,抖音方面宣布全面更新小遊戲激勵政策,甚至祭出了“九一開”分成比例的大殺器,一舉颠覆了小遊戲市場此前的配置設定秩序,态度之激進超出許多人的預料。

一場突如其來的小遊戲價格戰已然拉開帷幕。

“打骨折”的分成規則

首先,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一定是:抖音小遊戲的“九一開”分成比例到底是什麼意思?對遊戲廠商來說容易實作嗎?

2024年3月28日,抖音開放平台更新了小遊戲内購收入結算規則。最新公告顯示,自4月1日起,抖音小遊戲的内購收益對應兩種分成政策,分别是“一般内購收益政策”和“減免版内購收益政策“。

具體來看,對于未滿足特定條件的小遊戲,抖音方面規定的分成比例依然是“六四開”,即所謂的“一般内購收益政策”,開發者可獲得的收益為60%的安卓消費總額。

相比之下,“減免版内購收益政策”則顯得優惠得多,開發者不僅能夠拿到90%的安卓消費總額,還可以獲得相當于安卓消費總額5%的廣告金激勵。

當然,想要适用減免版政策,開發者必須滿足抖音方面提出的種種要求,比如接入“推薦頁遊戲卡”“添加手機桌面快捷方式”和“搜尋關鍵詞配置”等平台能力、確定“首頁側邊欄複訪能力”平均DAU滲透率超過15%……

抖音祭出“九一開分成”,小遊戲價格戰即将打響?

減免版内購收益政策,圖源抖音開放平台

平心而論,從開發者的角度看,這項減免版政策的适用條件其實不算苛刻。

畢竟,引導複訪、接入能力在實踐層面的可操作性都不低,真正難辦的往往是 “獨家”“首發”等标簽。但這一次,抖音居然完全沒有設定諸如此類的“嫡系”門檻。

要知道,早在抖音初次試水小遊戲業務的2019年,首發遊戲的各項分成比例就比普通遊戲優惠10%。然而到了5年後的今天,抖音反倒停止了對排他性色彩的追求,讓步空間不可說不大。

于是,更進一步的問題便出現了:在當下的小遊戲市場中,這套相對寬松的内購分成政策意味着什麼?

一方面,相較于抖音自身的曆史分成政策,“九一開”的新比例堪稱一次自我變革。

與抖音小遊戲最初上線時的内購分成規則相比,全新的減免版政策不僅剔除了“普通遊戲”和“首發遊戲”的分成差異,還取消了“50萬元内購月流水”的水位線限制,對不同流水體量的小遊戲一視同仁。

抖音祭出“九一開分成”,小遊戲價格戰即将打響?

抖音小遊戲早期内購收益分成政策,圖源網絡

另一方面,橫向對比目前占據市場重要地位的微信小遊戲平台,“九一開”也顯得極有競争力。

目前,微信小遊戲的“六四開”基本分成比例已經沿用多年。就安卓内購收益而言,普通小遊戲能獲得60%的流水分成,創意小遊戲則能獲得70%的流水分成。

需要指出的是,微信創意小遊戲的認定存在一定難度,僅适用于少數開發者。根據2019年8月微信方面披露的一條公開資料,當時進行創意申請的1500多款小遊戲中僅有35款通過稽核,通過率不足2.3%。

也就是說,不論是和過去的自己還是今日的友商對比,抖音小遊戲的新政策确實能帶給開發者可觀的分成增長。

“九一開”的内在邏輯

對遊戲廠商而言,單論到手的收益部分,“九一開”分成帶來的提升幅度能達到50%之多。一道更具彈性的ROI計算公式得以成立,誘惑力不言而喻。

那麼,是什麼促使抖音選擇了如此“慷慨”的“價格戰”政策?

最核心的原因,還是要歸結于本土遊戲市場大環境的劇烈變化。如今,小遊戲已逐漸發展到與App遊戲分庭抗禮的地步,其戰略地位不斷凸顯。

QuestMobile釋出的《2024手機遊戲行業與重點人群洞察報告》顯示,2024年2月,手機遊戲行業全景流量中微信小遊戲滲透率達到80.3%,明顯超過手機遊戲App的比重。同時,微信小遊戲活躍使用者規模突破7.5億,同比增長超20%,兩項名額均高于手機遊戲App。

抖音祭出“九一開分成”,小遊戲價格戰即将打響?

手機遊戲行業全景流量分布,圖源QuestMobile

另外,根據巨量引擎釋出的資料,2023年中國小遊戲市場的整體規模達到400億元以上,預期到2024年時整體規模将超越600億元。

面對如此豐厚可期的蛋糕,以内容分發生态見長的抖音自然不會允許自己錯過。

隻是,考慮到本身起步時間略晚一籌,抖音小遊戲要想追趕上微信,就不得不投入更大的激勵力度,唯有如此才可能縮小與先行者之間的身位差距。

在正是在這種特定的競争語境下,颠覆既有秩序的“分成價格戰”才成了最直截了當的利器。作為後發的挑戰者,抖音選擇讓渡短期的分成利益,換取加速爬坡的效率。

事實上,從抖音制定“減免版内購收益政策”的思路中,我們也能一窺抖音小遊戲平台當下的重心所在。回看減免版政策的具體規定,各項适用條件其實都指向了同一目标,那就是提升抖音使用者的小遊戲遊玩粘性。

一方面,抖音要求開發者接入“推薦頁遊戲卡”、“添加手機桌面快捷方式”和“搜尋關鍵詞配置”等能力,其共性是增加小遊戲觸達使用者的場景。不論是推薦頁、搜尋頁還是桌面快捷方式,都旨在為使用者營造高頻遊玩小遊戲的平台環境。

抖音祭出“九一開分成”,小遊戲價格戰即将打響?

小遊戲搜尋關鍵詞,圖源抖音開放平台

另一方面,抖音對小遊戲的“首頁側邊欄複訪能力”平均DAU滲透率提出了15%的硬性規定,這既是牽引小遊戲方培養使用者心智的重要手段,也是篩選高粘性小遊戲的簡便方式。

與下拉呈現的微信小程式菜單相似,抖音首頁側邊欄提供了一個聚合小遊戲内容的快捷入口。當開發者們在平台激勵下主動引導玩家通路側邊欄,就能在廣大使用者群中逐漸建立起“側邊欄複訪小遊戲”的行為共識,進而提升整個抖音小遊戲平台的使用者粘性。

抖音祭出“九一開分成”,小遊戲價格戰即将打響?

抖音首頁側邊欄,圖源抖音開放平台

這樣一來,抖音上的海量小遊戲推廣内容才能擺脫向外輸血的慣性,重新将流量灌溉到自身的産品池中,構造完整的轉化鍊條。

在實作這一願景的程序中,抖音主動下調的平台抽成比例,本質上是一筆支付給開發者的臨時傭金,是後發平台用以教育使用者的高昂“補課費”。

兩種生态下的增長之道

如今,為了從火熱的小遊戲領域覓得增長點,抖音與微信兩大平台都已開啟了各自的階段性任務。

對抖音而言,驟然發起的“九一開價格戰”如前文所述,寄托着平台擴大小遊戲内容供給的雄心。

作為遊戲買量重鎮,深谙流量之道的抖音一手有流量,一手有使用者,商業化體系頗為完備。它的當務之急是盡快完成産品積累,将小遊戲業務的規模快速做大,聯手開發者占領使用者心智,為平台經濟注入增量。

與此同時,微信小遊戲最近則忙着琢磨流量玩法,嘗試通過合作營銷的方式做大蛋糕。

2024年3月21日,微信小遊戲官方宣布,微信小遊戲平台已開啟“CPS合作”,鼓勵具有流量場景的服務商(即流量管道,如APP/小程式/公衆号/社群/其他應用等)加入小遊戲推廣事業,并從中收獲合作收益。

所謂的“CPS合作”,是指基于實際流水的管道推廣模式,宛如“青春版”的手遊聯運管道,隻不過入場門檻更低、分散度也更大。

具體來說,當服務商標明某款小遊戲後,就可以借助自身流量優勢幫助該産品吸引新客或促成回流,并對相關使用者進行标記。

接着,當被标記的使用者為小遊戲貢獻廣告或内購收入時,服務商便可以遵照約定比例參與這部分收入的分成。根據現行規則,新使用者經由服務商管道産生後,服務商将獲得30%至45%比例的對應流水;使用者回流的情況下,服務商的分成比例則在0%至45%之間。

抖音祭出“九一開分成”,小遊戲價格戰即将打響?

CPS合作模式,圖源做個小遊戲公衆号

總的來說,CPS的最大好處是在原有的微信生态外,為小遊戲打通了聯結外部流量通道的入口,以此進一步拓寬微信小遊戲的盈利空間。

據微信方面透露,目前微信小遊戲的CPS合作方名單已經囊括了應用寶、QQ浏覽器、搜狗輸入法、視訊号創作者等諸多流量大戶。

顯然,微信之是以試水CPS合作,是因為它希望将小遊戲平台置于更廣闊的流量生态,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僅僅依靠微信内部推廣與社交裂變,等着開發者将大筆買量費用遞到抖音手中。

于是小遊戲平台的競争張力就此形成:抖音不再滿足于跳轉别家的流量生意,微信不再樂意讓外部引流的中介分羹。手握流量抓供給的抖音,與坐擁供給導流量的微信,就這樣構造起雙強并立之格局。雙方都懷揣着構造閉環、吃遍全桌的雄心壯志。

從這個角度看,因“九一開”而奪人眼球的分成新政,恐怕隻是頭部玩家間漫長拉鋸戰的一幕序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