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黴變的玉米,能喂豬嗎?談如何有效預防豬因食用黴變玉米而發生中毒

黴變的玉米,能喂豬嗎?談如何有效預防豬因食用黴變玉米而發生中毒

在梅雨季節和秋季糧食收獲季節,由于氣候炎熱濕潤,飼料容易發黴變質,在這個季節飼料容易感染黃曲黴菌,生豬吃了發黴的飼料容易發生飼料中毒。在畜牧業中,飼料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動物的健康與生産性能。尤其是玉米作為重要的能量來源,在全球範圍内被廣泛用于養殖業。然而,當玉米存儲不當或遭遇潮濕環境時極易發生黴變,産生有毒物質,如黃曲黴素、鐮刀菌毒素等,進而引發動物中毒現象。本文将重點探讨豬隻因攝入黴變玉米而導緻的中毒問題,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政策。

黴變的玉米,能喂豬嗎?談如何有效預防豬因食用黴變玉米而發生中毒

一、黴變玉米中毒的原因及症狀:

1、原因分析: 在梅雨季節和秋季糧食收獲季節,由于濕度過高、溫度不适、通風不良等因素導緻玉米在儲藏過程中發黴,在這個季節飼料容易感染黃曲黴菌,生豬吃了發黴的飼料容易發生飼料中毒。飼料常見的黴菌毒素中,比較嚴重的是黃曲黴毒素、黃褐毒素和橘黃毒素。生豬的肝髒對許多種毒素都強大的解毒能力,但是對黃曲黴毒素是無能為力。飼料中黃曲黴毒素含量在0.2%以上時,生豬就可能造成生長停滞和死亡,一旦中毒,毒素很難中和或者排除,一般幾天内死亡,懷孕母豬采食發黴飼料,容易引起流産,産仔少和死胎。發黴飼料對生豬養殖影響非常嚴重,如何減輕飼料中黴菌毒素對豬的危害?

2、中毒症狀:豬發黴玉米中毒是一種慢性中毒性疾病,大豬病程不僅長,有時可達兩個月,呈現慢性中毒症狀。小豬多是急性。慢性中毒的豬主要是食欲減退、精神沉郁,步行不穩,往往離群呆立,弓背,體溫接近正常,可視粘膜呈黃疸色。急性的病豬除前述症狀嚴重外,病豬興奮不安,有時跳出欄或頭頂牆壁。行走時左右搖擺、轉圈或直行走遇障礙停止,并用頭猛撞障礙物。病豬精神沉郁,兩耳下垂,後軀無力,或卧地不起,流口水,往往在幾天内死亡。

二、脫毒處理及相關防治措施: 為避免經濟損失并保障豬肉産品的安全,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手段防止豬隻食用黴變玉米引起的中毒事件。

1、購買貯藏的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必須妥善儲存,水分含量控制在13%以下,貯藏的環境必須通風幹燥。貯藏期不要超過半年,一般是少量購入飼料或者飼料原料,盡量減少在養殖場貯藏時間,這樣可以有效地減氣死了發黴。

2、含水量高的飼料當天必須喂完如酒糟、豆腐渣、粉渣等含水量特别高,容易被黴菌和腐敗細菌污染變質,如果一次購買過多的粉渣類飼料,當天喂不完,就必須注意貯藏,采用封閉式貯藏方法可以減少黴菌的侵入。

3、嚴禁用發黴的飼料喂生豬。

4、早期檢測與篩除: 定期對庫存玉米進行品質檢驗,運用快速檢測試劑盒監測真菌污染情況。 在加工前嚴格分選,去除明顯黴爛顆粒。

5、對發黴的飼料進行簡單的脫毒處理,然後與其他沒有發黴的的飼料混合喂,處理的方法一是對發黴的飼料可以先剔除發黴粒或者發黴塊,然後将飼料粉碎,放入水泥池中加入飼料3—4倍的清水,充分攪拌靜置浸泡,将飼料中的毒素浸泡出來,每天換水兩次,直到浸泡的水由茶色變成無色為止。二是用堿處理,方法是100公斤發黴飼料加入清水200公斤,再加入小蘇打粉1公斤或者新鮮生石灰2公斤共同煮沸,等發黴的玉米粒煮裂開後30分鐘左右,然後讓其自然冷卻到常溫,用清水沖洗到沒有堿味時為止。

6、發現生豬發黴飼料中毒後立即停止飼喂發黴飼料,這是關鍵的防治措施,增加青飼料的喂量,中毒輕的不需要用藥可以自愈。對中毒的生豬立即灌服高錳酸鉀溶液,中毒的仔豬每頭每天用硫酸亞鐵一片,維生素B1 2—4片研細後混入飼料中喂,效果比較好。為排出毒物可以内服硫酸鈉25—50克。為達到鎮靜目的可以肌肉注射氯丙嗪。

綜上所述,防患于未然是解決豬黴玉米中毒的最佳途徑。通過嚴格的飼料品質管理、科學的日糧配比、适宜的存放環境等諸多細節方面的把控,才能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未來的研究應當繼續深入探索更高效的脫毒技術以及建立更加精确的風險評估體系,以便從源頭解決問題,實作綠色健康的畜禽産業可持續發展。 全文所論旨在提升業界對于這一常見而又不容忽視的問題的認識水準,希望能夠激發相關從業人員和社會各界對此話題的關注度,共同推動畜牧業健康發展。

黴變的玉米,能喂豬嗎?談如何有效預防豬因食用黴變玉米而發生中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