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作者:南風窗NFC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十指輕撥絲線,原本靜止的木偶小人立刻被注入了靈魂——隻見書生輕拂衣袖,氣宇軒昂,一邊翻閱書卷,一邊高唱抱負。曲調婉轉動聽,木偶靈活有趣。

提線木偶民間藝人蔡冬梅,就是讓木偶小人“活”起來的人。在她提拉牽引之下,木偶既能舞刀弄槍,也能舞文弄墨,一個個鮮活的木偶小人似乎從唱本中走了出來。

三年前,蔡冬梅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民間木偶戲藝人,大多數時候,她的演出舞台就是廟會上那個小攤,和她一道的,是兩三個樂器老師,一兩個演員,底下有時有十來個觀衆,有時一個也沒有。

鄉道、田間、集會,都是她的舞台。從藝20多年,她從沒有帶着木偶戲踏進劇場,更沒想過有一天能走出漳浦縣城、走出福建漳州。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轉折點發生在一次偶然的視訊上傳。2021年的一天,蔡冬梅将自己的表演視訊上傳到抖音,意外獲得了7.7萬網友點贊:“姑娘真不簡單,高手在民間啊!”“人手心口,完美一統,傳統文化藝術值得傳承、發揚”……

三年過去,蔡冬梅的抖音賬戶已經積累了112萬粉絲,她以阿梅這個名字被廣大戲迷所知。

來到2024年的春節,蔡冬梅等到了一個更大的、被更多關注看見的舞台:春晚——她特意盤了個和平常馬尾不一樣的發髻,身穿白色綢緞襯衫和深色馬面裙,帶着木偶“安童哥”,出現在央視跨年夜戲曲晚會的舞台上。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站在舞台上的阿梅一開嗓,就是熱情親切的閩南語:“安童哥啊啰!”從藝23年,阿梅帶着木偶“阿童哥”,終于從漳浦村子的戲台走進了理想中的戲曲殿堂,木偶戲這門過去局限在閩語方言區的手藝,也随着阿梅的直播走出閩南。

入戲,如癡如醉

木偶戲的種子,早在阿梅童年時期就已種下。

阿梅1987年出生于閩南農村。每年,村裡孩童們最期待的便是農曆十一月來演大戲的戲班子。臨時搭建的簡陋戲台,幻化出精彩紛呈的戲曲世界,成了阿梅内心最向往的地方。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才七八歲的她對戲癡迷得不行,夜裡便将草席鋪在稻草上,裹着被子看。若是演到淩晨三點,阿梅就三點回家,一定要看完才走。有一次,她跟着外公去放牛,心裡還想着人家唱的戲,一不留神險些摔倒,一擡頭,連外公的影子都見不着了。

因為家裡條件不好,14歲那年,阿梅開始半工半讀,跟着村裡的木偶戲老藝人拜師學戲。

因為真心喜歡,也頗有些天賦,阿梅學起木偶戲來比别人更快,跟着師傅學到第三天,阿梅就有勇氣站上戲台,每次師傅教完新内容,阿梅第二天就會唱了。越深入了解,阿梅越感受到這門手藝的魅力。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木偶戲起源于漢代、興盛于唐朝,晉唐時随中原士族南遷進入如今福建泉州等地。唐末五代泉州籍道士譚峭所著的《化書》等文獻顯示,木偶戲至遲于唐末五代即在泉州地區流行。2006年,閩南提線木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巧不同,木偶戲又被分為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等形式,阿梅所學的正是其中的提線木偶。它有将近三百支曲牌調,演出時既需要演員熟谙唱詞唱腔,又需要他們隐匿在木偶之後,僅靠手中的幾根細線牽引出角色的動作與情感。

提線木偶的靈魂全然源自表演者。“你要提好線,掌控好它,不然的話它就會飄來飄去的。提的是什麼角色,我就要讓它走怎麼樣的形态,還要跟着人物的心情有不同的步伐。讓木偶走好,是最難的。”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阿梅說,提線木偶演出還會遇到卡線的問題,尤其是演武打戲時,木偶的頭盔、戲服、手腳很容易絆在一起,要做到“口中有詞,腦中有景,心中有數”。

木偶戲演員的成長和成才并不容易。阿梅初學時,師姐、師妹共有四人,但是沒過兩三年,就隻剩下了阿梅一人。“有時候一個月連一台演出都沒有,大家看不到出路。”阿梅說,“他們外出打工,慢慢結婚、成家,最後就都放棄了。隻有我一個人舍不得。”

為了兼顧生存與熱愛,阿梅輾轉做過五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17歲時,在廈門鼓浪嶼的餐廳做服務員。後來,她回到了老家,在電瓶車廠做收納盒、在開往縣城的客車上做售票員、在工廠辦公室做行政。

阿梅做的這些工作沒什麼門檻,她對工作也沒太大要求,唯一在意的是是否需要加班。因為她沒辦法加班,經常到了晚上,她就要去演木偶戲,第二天再坐早班車趕回來上班。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好戲,終會登場

唱戲賺不了錢,這曾經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民間木偶戲日漸凋敝,陷入了沒有觀衆、招不到演員、演出品質下降這樣“惡性循環”的怪圈。

興盛之時,阿梅師傅的團隊能有12人,收入也可觀,戲班成員都能在村裡蓋起不錯的房子,“以前看戲都是人山人海的”。但到了阿梅這代,團隊縮減至4個人,一把二胡一把鑼,兩個人唱一整本戲。“根本演不出品質,品質不行,也沒人要聽,”阿梅說,一個月演出沒有幾台“真感覺到了瀕臨滅絕的境地。”

有一次廟會,底下一個觀衆都沒有,空蕩蕩的場面,讓阿梅在心裡滋生了挫敗感。

但戲開了鑼,就不能停。她記得師傅昔日的嚴格教誨:不管有沒有觀衆,都要演好。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她從沒想過走出漳浦縣演出,因為即便在當地,了解木偶戲的人都寥寥無幾。但一路走來,阿梅都不敢偷懶。從14歲到34歲,她就靠五份糊口的工作和一腔熱愛堅持了下來。她始終記得師傅常說的那句話——“哪天你走了,這個戲就沒人能演了”。

阿梅多少有些不甘心,在她心裡,木偶戲不應該被埋沒。2021年8月,還在老家做出租司機的阿梅,在朋友的幫助下,在抖音釋出了第一條視訊《春雨曲》。

“表哥匆匆離别去,臨時一言無相辭……”阿梅手持細線,手中的小人也跟随她一步一動,栩栩如生。線下演出難以看清表演細節,搬到線上,新奇的表演形式一下子抓住了網友的目光:“還沒失傳啊!以前隻聽說過,沒看過!”

令阿梅想不到的是,一條簡單的短視訊竟然在傳統戲曲的“冷門賽道”上迅速爆火,一周内觀看量突破百萬。于是,阿梅和團隊又陸續釋出了《開漳聖王》《雙生情緣》《八閩人祖·王審知》等經典唱段,好評如潮水湧來,每條視訊的點贊量都過萬,觀看量常常突破百萬。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阿梅默默無聞地演了20年木偶戲,終于在短視訊時代“走紅”。發到第四個作品時,阿梅開始試水直播。雖然第一次的網絡直播隻是在表演現場放了個支架,但當天同時線上的觀衆人數就超過了5000。

直播的傳播之廣,影響之深,讓阿梅深為震驚——過去二十年,阿梅總共演出1000多場,短短一場直播,就能趕上廿年積累的觀衆數量。經過深思熟慮,阿梅下定決心做好抖音,“實在不行再回去開車呗”。

她很少為流量焦慮,有時候一晚上隻有幾百個人,線上人數多的時候高達3萬人,不論直播間人數多少,阿梅總是盡力去展現木偶戲的精彩之處。她相信順其自然,也能吸引到真心愛戲的觀衆。

就這樣,僅過半年,阿梅的粉絲數就超過了70萬。到如今,阿梅已成長為百萬粉絲的戲曲主播。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觀衆對阿梅的評價

兩年多來,阿梅持續直播木偶戲、歌仔戲表演,演出的地點,不僅隻在村裡的小戲台,還有知名景區、大劇院、電視台等。

阿梅的抖音,成為戲迷們交流互動的一方天地。來自天南地北的網友們共同為戲而觸動:“這才是中國傳統文化,姑娘真不簡單,高手在民間啊!”

木偶戲,終于被看見了。

創新,煥發新生

相較于傳統木偶戲,阿梅的表演确有許多不同。

傳統表演見偶不見人,甚至連操作木偶的手都不允許出鏡。為了吸引網際網路觀衆,阿梅主動革新了表演形式,将木偶背景從2米擴充到3米,并且演員露臉,唱戲的同時也展示提線過程。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起初,這種表現形式受到一些質疑,認為木偶戲不應該看到表演者。但有更多的戲迷卻表示,看到木偶被操作的過程,提升了整體的觀演感受。這些支援的聲音給了阿梅堅定創新的信心。

阿梅認為,木偶沒有表情變化,表演者把表情給觀衆,對觀衆來說,表演者的魅力會增加木偶戲的魅力。此外,阿梅還在木偶戲的樂隊伴奏中巧妙地融入了大提琴等西方樂器元素。這些改動得到了觀衆們的認可。

現在,阿梅不用像以前那樣做其他工作以維持戲曲夢,打賞收入已足夠整個團隊花銷。

她最有成就感的,并不是自己賺了多少錢,而是靠直播盤活了當地民營劇團的演出市場。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2022年,阿梅與朋友成立了豐歸歌仔戲團,開始以阿梅木偶劇團的名義獨立演出。歌仔戲的前身是歌仔戲,是閩南最重要、最流行的劇種之一,與木偶戲結合,既能兼顧不同需求,也能拓展各自市場。

阿梅直播前,當地一台戲隻叫得上幾千塊的價格。而在直播打響了知名度後,現在劇團接表演,保底都有一萬多,最高能到兩萬多,演員演出費也翻了倍。

如今,在閩南戲曲界,豐歸劇團是不折不扣的新銳“頂流網紅”。短視訊和直播的巨大流量和關注度,給豐歸劇團帶來了越來越多戲約。之前,阿梅和團隊基本隻在漳浦演出,很少走出漳州。現在,他們在廈漳泉三地到處演,遠到北京、香港等地,每場演出台下觀衆都站得滿滿當當。2023年,豐歸劇團共接了300餘場歌仔戲戲約和100餘場木偶戲戲約,劇團全年無休。

收益的還有整個木偶戲行當。一位同行曾告訴阿梅,自從她的賬号火了之後,很多人都知道了木偶戲,并且都想要請戲團表演,“帶動了我們的行業,大家的工資都有所提高。”阿梅不用像師傅那樣擔心失傳的事了。原先因為木偶戲不賺錢而放棄的人,這兩年慢慢回流了。好幾個十六七歲的年輕人都想跟着阿梅學戲。阿梅深感欣慰:“成就自己的同時也成就了别人”。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登上央視戲曲晚會的舞台之後,身邊人都為阿梅激動,她自己反而抱着平常心:“大家說這次央視回來不得了了,我說有什麼不一樣的,回來不還得下鄉演出?”

阿梅一如既往做好每一次表演,把木偶戲的魅力傳遞給現場的一千多位觀衆,抖音的一百多萬粉絲,和全世界彙聚到直播間的戲迷朋友。

海記憶體知己,一位旅居美國的博士說,一聽到阿梅的歌聲,就想起小時候母親帶着他們三兄弟在戲台下聽戲的場景。受到同樣觸動的,還有來自馬來西亞、中國台灣的同胞。阿梅的木偶戲,讓戲迷們回到了遙遠的童年時光。

阿梅的木偶,“活”起來了

阿梅的師父已經70多歲了,他見證着木偶戲從當初的處境艱難發展到如今的火熱。他告訴阿梅,自己演了一輩子木偶戲,認真地堅持直到今天,他覺得很光榮。

聽着師傅的話,阿梅在高興之餘又立刻想着,如今劇團名氣這麼大,業務這麼多,品質一定要跟上,不能讓木偶戲變成“一錘子買賣”——這就是阿梅,很少說空話,隻想做實事。

非遺文化傳承,需要讓更多“阿梅”被看見。

作者:徐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