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作者:孔甲丙

在寂靜的黑夜中,星空猶如繪畫般灑滿整個天際,但這份甯靜即将被戰火無情打破。磨石溝的作戰坑道裡,劉智浚與他的戰友們剛剛結束了短暫的休息,他們的神經繃緊到了極點。在這條戰線上,每個士兵都知道,一場大規模的反擊戰即将展開,而他們将是這場戰鬥的直接參與者。

時間緩緩流逝到了淩晨6點鐘,黑暗中的山嶺仿佛巨獸一般沉睡,但這種平靜被突如其來的雷鳴聲猛然打破。從遠處的炮兵陣地上傳來的是連綿不絕的炮聲,如同雷霆萬鈞,震撼着每一寸土地。洞外的土地開始顫抖,連帶着坑道内的空氣也震蕩起來,士兵們的耳邊充斥着刺耳的轟鳴聲。劉智浚迅速披上戰衣,戴上頭盔,握緊手中的武器,他知道這是信号,一切都已經開始。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初步行動

1979年初,随着中越兩國邊境沖突的日益加劇,雙方的緊張局勢迅速升溫。在這種背景下,我軍加強了對邊境地區的軍事偵察和戰備。1月31日清晨,天色尚暗,我軍11軍99團的偵察排悄然接近了越南境内的老口邊境檢查站東側150米處。這一地區地形複雜,給偵察排提供了良好的掩護和伏擊位置。

偵察排事先通過數日的偵查,已掌握了敵軍巡邏隊伍的行動模式和時間。在行動當天,他們利用夜色和周圍密集的叢林作為掩體,精心設定了伏擊圈。當越南士兵巡邏隊如期而至時,我軍偵察排迅速且準确地發動了攻擊。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首先,一陣密集的自動步槍射擊突然打破了清晨的甯靜,越南士兵被突如其來的火力打得措手不及。在初步射擊後,偵察排利用地形優勢,迅速調整位置,繼續對敵人進行壓制。整個伏擊行動計劃周密,執行迅速,顯示了我軍在戰術層面的高度專業性和臨戰排程能力。

伏擊中,兩名越南士兵被當場擊斃,另有一名士兵在混亂中被活捉。俘虜的敵軍士兵随後被帶至安全區域,以便進一步的審訊和情報收集。此次行動不僅成功消滅和俘獲了敵軍人員,還繳獲了一些輕武器和裝備,為我軍提供了寶貴的戰場資訊。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完成伏擊任務後,偵察排立即撤離現場,避免了敵軍的增援部隊可能發起的反擊。撤退過程中,排長嚴格要求隊員們保持沉默,以免引起敵方的注意。整個行動從開始到結束,持續時間不超過半小時,顯示了我軍行動的高效和精确。

回到基地後,此次行動的詳細報告被迅速上報至上級指揮部。報告中詳細記錄了戰鬥的過程、敵我雙方的傷亡情況以及戰場上的具體情況。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精心籌備的戰鬥行動

在經過1月31日偵察排的成功伏擊行動之後,我軍繼續加強邊境地區的戰鬥準備。到了2月6日,我軍11軍31師偵察連和91團偵察排的精英人員集結,目标是在班盆河西南1公裡的突出部進行一次精心策劃的大規模捕俘戰鬥。此地地形開闊,有利于發動突擊和實施戰術部署,同時也為可能的撤退提供了便利。

行動前夕,偵察連和偵察排的成員進行了詳盡的戰前布置,包括地形勘探、敵情分析和戰術讨論。每一名參戰人員都清楚自己的任務和預期的行動路線,以確定在實際作戰中能迅速有效地執行指令。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在2月6日清晨,随着天色微明,偵察連和偵察排的精英們已在預定位置就位。他們利用夜色和周圍的自然掩體潛伏起來,等待敵軍進入伏擊區。不久,越南軍的一個小隊在巡邏路徑上出現,他們毫無察覺地走進了我方的伏擊圈。

随着一聲低沉的哨音,我軍戰士迅速行動起來。首波射擊精準有效,立即打亂了越南軍的行列。越南士兵試圖組織反擊,但在我軍密集的火力和充分準備的戰術面前顯得極為被動。戰鬥持續了約一個小時,我軍展示了出色的火控和機動能力。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在激烈的交火中,我軍利用高機動性和火力優勢,成功地将敵軍分割并逐一清除。在戰鬥最為激烈的階段,一名越南軍中尉企圖組織部隊進行有效的反擊,但最終在試圖翻越一處小坡時被我軍狙擊手精準射殺。此外,還有其他20名越南士兵在戰鬥中被擊斃。

在戰鬥接近尾聲時,我軍成功俘獲了一名試圖隐藏的越南士兵。此人後被帶回我軍控制區,用于搜集更多的情報。戰後,場地上留下了明顯的戰鬥痕迹,包括散落的裝備、彈殼和簡易的掩體遺迹。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戰鬥結束後,偵察連和偵察排的成員迅速撤離戰場,傳回安全區域。他們對戰場進行了快速但徹底的清理,以確定不留下任何可能為敵方所利用的情報或物資。此次戰鬥的成功,不僅展現了我軍在戰術執行上的高效和精确,也極大提升了整個部隊的士氣和自信。

通過這兩次精心策劃和勇敢執行的戰鬥,劉智浚及其所在的軍直屬隊深刻感受到了戰鬥的艱苦和勝利的喜悅。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前線指揮所的建立與運作

在2月中旬,随着戰事的不斷更新,我軍上司層決定成立一個前進指揮所(前指),以便更加高效地指揮即将到來的更大規模戰鬥。這一決策是基于前線需要更快速的決策反應和指揮排程。劉智浚作為優秀的軍事人員,被選派成為前指的成員之一,這标志着他的職責和作用在軍中被高度認可。

前指的地點被設在距離前線相對安全,但又能快速接入戰區的位置。在選擇成員時,指揮部特意從各個部門挑選了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人員,確定每一位成員都能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做出準确判斷和指揮決策。劉智浚和其他成員在被通知後,立即開始了對即将擔任的職責的準備和對前進指揮所設施的熟悉。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一到前指,他們首先對現有的通訊裝置進行了檢查和更新,確定在戰時通訊的暢通無阻。此外,前指還配備了最新的地圖和衛星圖檔,以便實時更新戰場動态。前指的設定允許指揮官和戰術團隊能夠根據實時資訊快速調整戰術和政策。

前指的成立大大提高了作戰指揮的效率和靈活性。通過前線的直接指揮,可以更快地對敵人的變化作出反應,有效地調配兵力和資源,確定戰鬥力的最大化。前指的操作也使得後方基地能夠更專注于物資供應和後勤保障,形成了前後方協同作戰的強大格局。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坑道内的生活與戰鬥準備

到了2月12日,随着戰事的進一步更新,劉智浚及前指的所有作戰人員根據指令,進入了位于磨石溝的作戰坑道。這個坑道建于援越抗美時期,其結構雖然簡陋,但足以抵禦外部的轟炸和炮擊,為士兵們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避難所。

坑道内部由粗糙的岩石構成,内部空間狹窄且潮濕,照明條件十分有限。坑道的入口被迷彩網和自然植被掩蓋,從外部幾乎無法觀察到其存在。進入坑道的士兵們需要通過一系列蜿蜒曲折的通道,這些通道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作為快速撤退的路徑。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盡管生活條件艱苦,但坑道内部卻嚴密有序。士兵們在有限的空間裡設立了臨時的睡眠區、武器存儲區和一個小型的醫療站。為了維持士兵的體力和士氣,前指還特别配置了一些基本的生活供應,包括幹糧、水和必要的醫療物資。

在坑道内,劉智浚和其他前指成員進行了最後的戰前準備。這包括對所有人員進行最後的武裝檢查,確定每位士兵的裝備都處于最佳狀态。同時,通訊裝置被設定和測試,以保證與外界及時的資訊交流。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戰争正式爆發

在2月17日淩晨6點,磨石溝的作戰坑道仍被夜色籠罩,天空中的星星點點還未完全退去。周圍的山巒在夜幕中顯得格外沉靜,但這種甯靜很快被劇烈的變化打破。突然間,一陣雷鳴般的轟隆聲打破了寂靜,聲音從遠處滾滾傳來,震撼着每一個人的心靈。

這聲巨響源自我軍31師的炮兵陣地,炮聲如同春雷喚醒大地,預示着戰事的全面爆發。洞外的土地似乎都在顫抖,連帶着坑道内的空氣也震蕩起來。周圍的山體由于炮擊的影響,仿佛也在顫動,山岩輕微的掉落聲在坑道内回響。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在坑道内的士兵們聽到外面的動靜後,一個個迅速起身,準備行動。一個經驗豐富的戰士輕聲地告訴周圍的同志,“開始了,還擊開始了。” 這句話在坑道内迅速傳開,每個人都明白這是對敵發動全面反擊的信号。

劉智浚和其他前指成員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炮火聲驚動。他們迅速穿上戰鬥裝備,戴好頭盔,檢查武器,準備出洞觀察和參與戰鬥。劉智浚率先沖出坑道,來到距離坑道不遠的一處稍高地帶,從這裡可以清晰地看到前方的炮兵陣地。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望向31師的炮陣地,隻見火光連綿,夜空被不斷閃爍的火光照亮,每一輪炮彈發射的光芒都如同火龍般猛烈。大炮一輪接一輪地發射,炮管中噴薄而出的火舌照亮了發射點周圍的環境,震耳欲聾的炮聲和炮彈穿空的嘯聲構成了戰争的交響樂。

在這場激烈的炮擊中,炮兵們的操作有條不紊。裝填、瞄準、射擊的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照戰前的訓練進行。每發炮彈的軌迹都被精心計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打擊敵方陣地,為接下來的地面進攻清除障礙。

親曆對越還擊:刹那間地動山搖,火光沖天,整個山洞在震

随着炮擊的持續,前線上的火力逐漸形成了壓倒性優勢。炮火不僅破壞了敵軍的防禦設施,也有效地壓制了敵軍的反擊能力。在這樣的掩護下,步兵部隊開始按計劃向前推進,采取分散快速的戰術行動,逐漸占領先前由敵軍控制的要點。整個炮擊行動标志着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全面開啟。

《與祖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