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諧共生|以高品質生态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作者:東方今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領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指導新的實踐,帶來新的改變。

視訊加載中...

把好清水北上第一關

南水北調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如何高品質發展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牽挂。

和諧共生|以高品質生态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建構新發展格局,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和暢通的國内大循環,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需要水資源的有力支撐。

——習近平2021年5月14日在河南南陽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品質發展座談會時的講話

和諧共生|以高品質生态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位于河南南陽的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的“水龍頭”“總開關”。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讓南水北調渠首的從業人員為之振奮、為之鼓舞。渠首大壩是清水北上的第一道閘門,南水北調渠首生态環境監測應急中心從業人員的主要任務就是監測渠首大壩以上的入庫水源,守護好源頭的“大水缸”,確定“一泓清水永續北送”。

和諧共生|以高品質生态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和諧共生|以高品質生态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要加強生态環境保護,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養,加大生态保護力度,加強南水北調工程沿線水資源保護,持續抓好輸水沿線區和受水區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環境保護工作。

——習近平2021年5月14日在河南南陽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品質發展座談會時的講話

特殊“環境監測員”

生态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是實作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

和諧共生|以高品質生态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通過高水準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着力建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

——習近平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全國生态環境保護大會的講話

和諧共生|以高品質生态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從長江流域到黃河之濱,中華大地上,綠色轉型已經成為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旋律。

在中國石化洛陽石化公司,他們的“環境監測員”竟然是幾十隻梅花鹿。

和諧共生|以高品質生态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生态優先、綠色發展,重塑和改變着人們的生活。黃河離廠區隻有5分鐘車程,形成了石化職工遊玩黃河濕地的“10分鐘”生态圈。黃河濕地白鹭、白鶴等多種鳥類成了梅花鹿的新鄰居。新工業促進廠區新生态,廠區新生态融入了黃河新生态。

和諧共生|以高品質生态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沿黃河省區要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

——習近平2021年10月22日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時的講話

和諧共生|以高品質生态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習近平2022年10月16日在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出品人:王仁海

總策劃:盧慎勇 劉林軍

策 劃:潘少甫 時舜英

監 制:程文傑 唐瀾

統 籌:李洋 劉大彬 董大炜 王建東 慕嘉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