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作者:一往曆史

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1960年,張靈甫遺孀王玉靈回到台灣,就收到了一份請柬。

原來是74師的老兵們主動宴請她,來到宴會現場的她更是被眼前的情景驚訝了,老兵們坐了整整20桌。

他們不僅主動請張靈甫遺孀吃飯,每個人都會站起來給王玉靈敬酒,即使張靈甫已經死去多年多年,74師的老兵們還是記挂這這一切。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雖然隻是一場宴會,但不禁讓人想起陳毅多年前的擔心。

陳毅的擔心到底是什麼?這件事他是如何應對的?與張靈甫遺孀以及74師有什麼關系?

點個關注,一起走進74師的故事。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國軍74師

解放戰争初期,解放軍總是隻有100多萬,而國民黨軍隊則是400多萬人。

不過國軍的人數即便是解放軍的好幾倍,但他們完全不是解放軍的對手,幾年内戰下來,解放軍人數不減反增,其中除了我們吸收的群衆們,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投降被我們改編的國民黨軍。

解放戰争接近結束時,解放軍的數量已經将近500萬,其中更是将近一半都是由國軍改編而來。這麼多國軍,難道不怕他們叛變嗎?

這一點我們早就考慮到了,被俘的國軍們解放軍都會根據他們的意願,不願意加入解放軍的,我們會給他們一筆路費,讓他們回老家去。如果願意加入解放軍,我們也會對這些國軍進行教育訓練教育,再将他們改編到解放軍内。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國軍大部分都是勞苦出身,而且國民黨的征兵方式非常粗暴,直接到各家各戶去“抓壯丁”,是以大部分國軍都不是志願參軍,戰鬥意志自然也不強。

針對這些現象,我黨先是給他們講革命思想、解放思想,改馬克思主義,從思想上改造他們。不知如此,我黨還在俘虜内部開展“訴苦大會”,講述他們在國民黨内遇到的不公與委屈。

解放軍團結一緻,上下級之間關系融洽,不搞官僚風氣,反而上級對下級關心有加,這是他們曾經在國民黨内不曾感受過的溫暖。

用這樣的方法,我們感化了不少國軍,幫助他們建立起保家衛國的信仰,讓他們明白了究竟為什麼會打仗,百姓們的選擇到底是什麼?

不過在我們收編的國軍裡,有一支隊伍讓陳毅将軍擔心,那就是74軍。

74軍和一般的國民黨部隊不同,他們是國民黨的王牌軍隊,每一位軍人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軍隊待遇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相比于其他“抓壯丁”而來的軍人,74師裡大部分都是自願從軍,而且他們還有一定的文化水準,出身相對來說不低,最差也是識字的。

當然,這樣一支被上級重視的部隊,上級軍官們也不敢克扣他們待遇、撥款,是以國民黨内流行着一句話,“在其他部隊當排長,還不如去74師做大頭兵”。

抗日戰場上的74師也曾是一支勇猛的隊伍,日軍對他們非常忌憚,不過到了解放戰争,74師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戰場上他們是一支勇猛、狡詐的軍隊,我軍在與他們對戰中吃過不少苦頭,陳毅也領略過這支隊伍的厲害。

孟良崮一戰,我軍與74師對戰,在解放軍猛烈的炮火攻勢下,74軍明顯不敵,即便如此,他們依然沒有選擇放棄抵抗,從連到營再到團,這支隊伍竟然沒有成建制投降的情況,這在國軍隊伍中是相當罕見的情況。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要知道,我軍善待俘虜是出了名的,很多國軍大兵們都清楚這一點,國共兩黨本就同屬于中國人,大家又沒有沖突,若不是蔣介石一意孤行,一定要除掉我們,說不定兩黨還能和諧相處。

退一步講,即便他們在戰場上不拼命,被解放軍俘虜了,解放軍也不會虐待他們,國軍們大部分都不願意拼命,甚至在戰争開打後,軍官還會主動帶着手下的士兵來投降,反而是74師這樣抵抗到底的情況很罕見。

華野部隊戰勝了74師,并且擊斃了張靈甫。戰争看似進行得很順利,不過粟裕還是發現了不對勁。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74師的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戰争結束後,我方部隊開始打掃戰場,粟裕在辦公室裡仔細研讀個縱隊送上來的報告,越看越不對勁。整編74師應該有3.2萬人左右,而解放軍手裡的俘虜隻有幾千人,即便算上戰死的士兵們,人數上還是差着一大截。

粟裕仔細一算,更是驚出了一身冷汗,74師至少有7000人下落不明,這麼大一群人,可以組成一支危害裡強大的隊伍了,而且他們一旦躲進深山,想要找到他們就難如登山了。

就在粟裕着急的時候,情報處報告裡了一則消息,負責技術偵察的士兵發現,山谷裡還存在着微弱的電報信号。

粟裕趕緊下令各縱隊上山仔細搜尋,果然發現了問題,在600高低和孟良崮主峰的一處低窪地裡,站着黑壓壓的一片敵人。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這些人就靜靜躲在山谷中,沒有發出一點聲響,即便在得知主将張靈甫被擊斃,軍隊打了敗仗的情況下,這支部隊依然能夠冷靜自持,可見他們軍事素養之高,也能窺見張靈甫平時治軍之嚴,相比于其他國軍,他們對國民黨絕對是忠心耿耿。

這樣一支部隊藏在山裡,他們不僅有機會對華野發起反擊,還可能通過這支部隊,繼續在當地發展力量,說不定74師還能在短時間内“複活”。

那樣的話,我們戰士們的血就白留了,堅決不能讓這7000人繼續聚集在這裡,無論如何也要把他們剿滅。

解放軍暗中對這7000多人的隊伍進行了了解和部署,很快就将他們一網打盡,大量74師的士兵們成為了俘虜。

對于這一批俘虜的處理問題,陳毅決定不按照往常的處理方法,不能自由放他們離開,不論是輕傷兵還是身體健全的國軍,一個都不能放過。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然而陳毅的做法與我們一直奉行的俘虜政策有所相背,不過全軍上下沒有一個人反對他的做法,因為74師太過突出,大家都擔心将老兵放走之後,他們又會重新加入國民黨陣營,說不定不久後這支敵軍還會對着解放軍卷土重來。

關于74師的處理問題,陳毅在華野團以上的幹部會上直言:“蔣介石如果沒有那些幹部和士兵,我看他要如何反動?我們花那麼大力氣抓來俘虜,怎麼能随便就放了?”

同時,在會上,針對王必成的六縱隊未經準許,擅自釋放了一個被捕的團長和副團長,陳毅也對他進行了批評:“團結幹部正是精力強壯,反動最有勁的時候,你怕一時的麻煩,更大的疲勞、麻煩還在後面等着你呢。”

經過改造的74師官兵們,我們也決定将他們編入各解放軍隊伍之中,其實74師的官兵們長期使用先進武器裝備,在技術方面确實比較領先。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其中還有大量參加過抗戰好幾年的老兵,作戰能力娴熟,各方面戰術水準,包括涉及一些先進的技術能力,這些都是解放軍中所缺乏的人才。

74師的俘虜們确實能夠補齊部分我軍的薄弱環節,是以成為了各縱隊積極吸收的對象。然後看到這種情況,陳毅也有些擔心。

他說:“我們很多指揮員甯願要解放戰士,也不要翻身農民,因為解放戰士有戰鬥經驗,而翻身農民到部隊裡,給你講民主,有時候會開小差,難伺候,但解放戰士打勝仗沒有問題,一到艱苦的時候就開小差。而翻身農民卻很少,甚至沒有。”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被解放的戰士們雖然戰鬥能力沒有問題,可政在政治素養和革命立場上卻不堅定。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若是一場仗打得順利,我們在戰場上占優勢,那麼他們就會在隊伍裡好好打仗。

可一旦戰争出現了不好的苗頭,或者我軍處于劣勢,翻身的農民們會繼續與我軍戰在一起,拼死抵抗敵人。

可被改編的原國民黨士兵們,卻不這樣想,尤其是74師這種國民黨老牌反動武裝,對他們來說,“開小差”都隻是小事,若有人在其中發表一些反動言論,說不定他們會直接暴動。

這對我軍來說絕對是巨大的打擊。就拿74師在改造時的表現來說,陳毅的擔心不無道理。

相比于其他國軍隊伍,74師的改造尤其艱難。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首先,74是官兵們的凝聚力很強,雖然他們是反動部隊,卻是擁有着軍魂的部隊。74師成立之初,他們并非國民黨軍的主力,但憑借着在抗戰期間經曆了多輪血戰,各位優秀将領的帶領下,拼殺出了優秀的戰績,一路打到了國民黨軍五大主力的位置。

74師曾經在王耀武的帶領下重挫了日軍的銳氣,還得到了“鐵軍”的稱号。

張靈甫接手後,在74師裡威望很高,即便他已經死亡,74師仍堅持着張靈甫澀生前的态度。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74師老兵們

國民黨王牌主力之一的74師,對他們的改造尤為艱難,為何?

除了他們是國民黨軍隊中少有的擁有“軍魂”的部隊以外,這與74師平時接手的教育也有關。

由于他們是國軍王牌部隊,各方面待遇都是頂級的,這群人可一點沒收到國民黨的“苛待”,改造時,我們宣傳蔣介石“壓迫”他人,可74師中一位來自貴州的士兵卻不贊成這樣的觀點:“蔣介石哪有壓迫人?我們打仗都是做飛機,從浙江做飛機去南京,再從南京飛去其他地方,要不是蔣介石,我哪能坐上飛機?”

這樣的想法存在的不止一人,毛主席曾說過,“路線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恰好74師都是能識文斷字的,國民黨也重視他們,不斷向他們灌輸反動的思想,導緻這些思想已經根植在74師官兵們的腦海内部,很難根除。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不可否認,74師的俘虜中确實有改造成功的,但其中還存在着一部分,隻是表面上改造成功,實際上内心還對國民黨或者是曾經的74師戀戀不忘。

1951年時,解放軍一個團進駐上海寶山,起轉給你以為運輸連的排長突發心髒病死在門外,戰友們為他清理遺物的時候,發現他還完好的儲存着張靈甫給他簽發的證書。

1947年7月,華野進行了七月分兵,然而在這一次作戰時,陳毅最擔心的情況還是發生了,前面陳毅擔心這些兵打勝仗的時候看不出來,可一旦戰局不對,他們就會立即倒戈。

果然在這次行動中,出現了不少逃亡、投敵、叛變等事故,而且發生這些行為的大部分都是原74師的士兵們。尤其是吸收了大量74師官兵們的縱隊,2000人的隊伍散得隻剩下七八百人。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一見到戰場上形勢不利,這些原74師的官兵們趕緊往對面陣營跑,一邊跑還一邊向我們開火。

原74師官兵們之是以不要命的往回跑,是因為他們看見了74師殘存的榴炮彈營,已經開始了重建。于是他們便生出了歸隊的心思。

光是原74師軍官王克己,就接納了一千多名跑回去的74師老兵們,利用這些人,加上後方的新兵訓練團,榴炮彈營等,竟然重建了74師,由邱維達擔任師長。不過就戰鬥力來說,重建後的74師可比之前差遠了。

我軍又在接下來的戰争中不斷擊潰74師,他們的番号國民黨後續的部隊中,也很少使用了,“74師”這個名字似乎慢慢消逝在曆史中。

1960年張靈甫遺孀回台,74師老兵坐了20桌,陳毅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然而很多74師的老兵們都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所屬的軍隊,當年不少老兵跟着國民黨活着逃到了台灣,他們從未忘記自己曾經的部隊番号。在這些老兵中,還存在着強大的凝聚力。

即便已經過去了多年,當他們得知張靈甫的遺孀王玉靈回台灣時,大家一緻決定舉行一場隆重的歡迎宴會,紀念曾經的74師。

74師雖然已經成為了曆史,但我們仍要記住74師的教訓,在以後對待和改造俘虜問題上更加慎重。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最後,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