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條山戰役國軍到底有多慘?光看死了多少名将,就足夠觸目驚心!

作者:夏目曆史君

1941年5月7日,日軍集中6個師團和兩個旅團的力量發起了對中條山的進攻。此次大戰規模頗大,日軍集中了超過10萬人的兵力,并配備了航空部隊兩個飛行團的主力随時準備支援。

結合整個抗戰時期的表現,其實日軍很少會組織超過10萬人的總攻,可以看出此戰日軍來勢洶洶,所圖頗大。事實也的确如此......

在1941年時,華北淪陷,山西各大關口失守,中條山已經變成日軍繼續南進的橋頭堡,是中國軍隊在華北的最後一塊國土,該地區已經成為了關系國家安危之要地。

中條山戰役國軍到底有多慘?光看死了多少名将,就足夠觸目驚心!

日軍對此十分重視,此戰就是要一戰起勢。

面對如此猖狂的日軍,國民黨方面看起來也像是比較重視,在中條山地區聚集了16個師的總兵力,大概有18萬人,準備就此據守。

根據當時國民黨方面的兵力配備,其中以第八十軍守衛中條山西側,第五集團軍的第三和第十七軍從右向左并列守衛中條山西北部。第十四集團軍的第四十三軍和第九十八軍第十五軍并列守衛中條山北側。第九軍守衛中條山東側。

而且在此之前,衛立煌已經指揮部隊與日軍的四個師團對峙良久,日軍始終無法攻破中條山,中條山一度被稱之為東方的“馬其諾防線”。

是以在開戰之前,蔣介石始終認為日軍無法突破中條山。可事實真是如此嗎?當時日軍發起全面攻勢。

中條山戰役國軍到底有多慘?光看死了多少名将,就足夠觸目驚心!

在東線,日軍集中騎兵炮兵和飛機裝甲車的全部優勢兵力迅猛出擊,輕松突破了第九軍的防禦。第九軍雖然節節防禦,但卻在日軍百餘架飛機的狂轟濫炸下,節節敗退,最終全線崩潰,讓日軍完成了對第十四集團軍的内線包圍。

在西線,這裡是日軍的主攻方向,火力更加兇猛。日軍集中機炮火力,并以空軍輔助,發起了更兇猛的進攻,國民黨軍雖勉力阻止,但損失十分慘重。

開戰後數日,國民黨第八十軍就已經全面崩潰......

——其中新編第二十七師師長王竣、參謀長陳文杞,165師姚汝營營長等多名軍官壯烈犧牲。後來眼見事不可為,新編第二十七師副師長梁希賢自殺殉國。

在各方部隊全線崩潰時,第三軍軍長唐淮源在絕望之下也自盡。而緊随其後的,則是第三軍第十二師師長寸性奇。

中條山戰役國軍到底有多慘?光看死了多少名将,就足夠觸目驚心!

在北線、東北線,日軍同樣狂飙突進,勢不可擋,中條山根據地被徹底切成兩部分。不過在東北線,日軍遭到了整場戰鬥中最大傷亡。

其中王村之戰,在第九十八軍武士敏的猛烈阻擊下,日軍多次受挫,被擊斃700餘人,擊潰2000人。可惜局勢太惡劣,敵人依舊不可阻擋,最終敗北。

至此,國民黨自诩的“馬奇諾防線”已經被徹底一分為二,整個戰局已經崩盤。

接下來就是國軍的全面潰退,國民黨各主力遭受慘重傷亡,随後各自突圍。經過慘烈戰鬥,在八路軍的幫助下,國民黨守軍最終還是完成這場突圍,中條山大戰恥辱落幕。

此戰結束以後,根據日方的統計,國軍傷亡人數超過10萬人,陣亡的進階将領高達6人。而日軍損失戰死數百人,負傷兩千餘人人,日軍基本占據中條山,達成既定目标。

對于該戰之結果,全體國民無比憤怒,蔣介石也稱此為抗戰曆史上之大恥辱。

從表面上看,中國軍隊18萬人打日軍10萬人,結果對日軍造成的傷亡還沒台兒莊戰役的傷亡大,自身幾乎折損過半,這樣的敗仗也難怪蔣介石會跳腳。

中條山戰役國軍到底有多慘?光看死了多少名将,就足夠觸目驚心!

結合當時的記載,日軍在抗戰第四個年度中,先後發起了三大會戰,其中豫南、上高戰役國軍都取得勝利,唯有中條山戰役大敗,而且是慘敗,這又是為何呢?

——原來這背後有很多不堪回首的往事。我們從日軍的角度來分析,他們為何要挑在此時發起戰鬥?原因很簡單,此時最有利于他們。

其一,國共危機。結合史料可知,早在1941年1月,國民黨就策劃了皖南事變,造成了國共的劇烈沖突,嚴重破壞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要知道新四軍、八路軍同為我軍主力,當初新四軍的發展速度甚至一度不弱于八路軍,可就這樣一支優秀的部隊被國民黨部隊給壓制了......

雖然我黨一直穩定大局,繼續與國民黨合作,但這個危機已經埋下,很難短時間内彌合。

中條山戰役國軍到底有多慘?光看死了多少名将,就足夠觸目驚心!

而且根據資料記載,國民黨對共産黨一直都不信任,尤其是在皖南事變之後,國民黨更是想盡辦法搞反共摩擦,希望消耗我黨的兵力。例如,當初國民黨就不斷的挑起沖突,居然把中條山的指揮官衛立煌因為拒絕反共而囚禁了起來。

除此以外,蔣介石還曾企圖借助此戰來消耗中共的力量,完全把中條山之保衛戰當成了打擊異己的手段。

由此可見,日軍挑的時機極好,此時正處于國共兩黨關系極為動蕩的時刻,這戰打的就是國共不齊心,以及國民黨蓄意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意圖。

其二,兵力配置。正如前文所說在衛立煌主管中條山防禦前期,他曾經是以26萬大軍和日軍4個師團對峙,是以才獲得了“東方馬奇諾”的稱号。

但是因為當年的國共沖突,國民黨不斷抽調在中條山的主力,結果導緻中條山的“鐵柱子”第4集團軍被調走,中條山的兵力下降到18萬人。

當初以28萬人才能勉強和日軍4個師團對峙,如今18萬人打日軍6個師團,此戰一開始國民黨的優勢就已經喪失殆盡,日軍怎能不抓住時機?

中條山戰役國軍到底有多慘?光看死了多少名将,就足夠觸目驚心!

其次從國民黨的角度來分析,這場大戰也是處處出錯,簡直不堪入目。

其一,當時蔣介石對于華北戰場已經失去了決心。根據資料記載,整個華北已經基本淪陷,被蔣介石稱之為“基本淪為日本人的天下”。

他的主力早已放在保衛大後方上面,對于華北戰局的态度沒那麼積極。也是出于這種消極态度,國民黨對于中條山的設定自然也非常保守。

正如前文所說,國軍直接坐以待斃,隻想着保守各要地,打造所謂的馬其諾防線,把4個軍擺成一條線,搞一字長蛇陣。其結果就是被日軍分割成兩部分,最終全軍覆沒。

态度有多消極,作戰就有多保守,面對敵人的優勢機動兵力,那自然挨打的就有多慘。

其二,國民黨準備嚴重不足。本來對此戰,國民黨就比較消極,是以對戰前的準備根本沒有做好。當時中條山的部隊的準備十分倉促,衛立煌甚至沒來得及整頓,部隊就開戰了。

國軍部隊不僅作戰積極性極差,而且連糧食都沒有儲備。開戰後,裝備精良的日軍,其部隊一直是狂飙突進。

反觀國民黨部隊,居然在自己的陣地被圍後出現斷糧三日的絕境。本來裝備上就落後于日軍,現在連飯都吃不飽,連肉搏戰都無法維持,自然是一觸即潰。

中條山戰役國軍到底有多慘?光看死了多少名将,就足夠觸目驚心!

除此以外,國民黨因為反共的緣故,在當地的根基也是差到令人發指。

其實回顧當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可知,共産黨人擅長做基層工作,隻要有共産黨的人在的地方,我們黨的軍隊始終能夠得到當地百姓的絕對支援。

關于老百姓的支援能獲得什麼?參考一下後來的淮海戰役就可以知道。百姓可以提供當地的情報向導,可以提供後勤補給,更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兵源。

可以說,隻要得到當地老百姓的支援,那麼這支部隊就能夠如同風中勁草始終打不垮。

但國民黨是怎麼做的呢?先是反共,拼命的排擠、打壓共産黨人和國民黨内的理智人士,等把共産黨人全部排擠走後,國民黨就隻剩下了反動軍官。

按照國民黨的“傳統”,那自然不會像共産黨一樣維持軍民魚水情,隻會拉壯丁,盤剝百姓。檔案資料也是這般記載的......

中條山戰役國軍到底有多慘?光看死了多少名将,就足夠觸目驚心!

即:當地軍政關系緊張,軍民關系破裂,而且國民黨把中條山當成了将領走私貿易和販賣煙土的中轉站,完全得不到老百姓的一點點支援,以至于國民黨大量部隊根本無法負擔後勤任務,其中有的部隊不得不拿出1/3的兵力去用于後方補給線。

如此局面,如何面對強大的日軍?

最後當複盤整個戰場時,更絕望的是當時日軍還派遣大量間諜特務,早就已經把國民黨的局勢弄得一清二楚,那些間諜不斷滲透、破壞國民黨的防務,甚至還專門針對作戰進行了特别訓練。

是以客觀來說,中條山之戰不是單純18萬人打10萬人的優勢作戰,也難怪會輸的那麼慘。

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中條山戰役中依舊有很多國民黨進階将領作戰勇敢,例如在此戰中壯烈殉國的六位将軍。

即前文提及的唐淮源、寸性奇、王竣、梁希賢、陳文杞,以及後續還打出了精彩的王村之戰九十八軍軍長武士敏,他們都是此戰中的優秀代表,是當之無愧的名将。

中條山戰役國軍到底有多慘?光看死了多少名将,就足夠觸目驚心!

這六人當中,首當其沖的是唐淮源,作為曾經的同盟會元老,此人曾跟随蔡锷讨袁護國,是滇軍起家的名将,還是朱德同學,後被追認為“陸軍上将”,足以看出其地位。

他曾豪言:中國隻有陣亡的軍師長,沒有被俘的軍師長,千萬不要由第三軍開其端。而很顯然,他也做到了這點。

武士敏與唐淮源的情況很相似,早年參加過同盟會與讨伐袁世凱,後來擔任西北軍楊虎城所部的旅長、師長,曾堅決支援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國共兩黨能夠實作第二次合作,他有大功。

其臨終前,曾被敵人子彈擊中下腭,但卻依舊高呼:“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而得知武士敏犧牲後,不僅延安《新華日報》發表了專題社論悼念,我黨的左權将軍也極為感慨。

至于寸性奇将軍,此人曾在陳炯明之亂中脫穎而出,深得孫中山喜愛,是孫中山的愛将之一,在北伐戰争之後,蔣介石曾多次拉攏他,甚至将其譽為:抗日軍中一虎将。

隻是寸性奇為人剛直,一直拒絕蔣介石拉攏,對于老蔣多次電請他到重慶進修,使自身成為嫡系高階将領的待遇不太感冒,犧牲後被追加“陸軍中将”。

中條山戰役國軍到底有多慘?光看死了多少名将,就足夠觸目驚心!

而同樣被追加為“陸軍中将”的王竣,曾是黃埔軍校的高材生,與武士敏一樣,曾經同是楊虎城手下的重将,參加過西安事變,以作戰勇猛、身先士卒聞名,是日軍重點關注的“心腹大患”,可惜時不待英雄,最終無法避免中彈殉國的結局。

剩下的兩位陳文杞、梁希賢也是出身黃埔軍校,還都是第五期學子,作為國民黨内部少有敢打敢拼的青年才俊,他們也最終隕落在戰場上。

六位進階将領的犧牲悲壯歸悲壯,但即便如此觸目驚心的損失,還是無法扭轉國民黨内部的腐敗與堕落。

在個人看來,當時的國民黨就是一個由腐朽落後反動的制度所建構出來的整體,因為這個體制的存在,是以這個集團注定難以發揮其最大作用,内耗極為嚴重。

在抗日戰争中,我們得承認國軍戰士們的優秀貢獻,承認他們是抗戰的中流砥柱。

但上層建築是在爛到根了,這部分人紙醉金迷,無暇顧及其他,他們真對不住這些抗戰中作出巨大犧牲的将軍們的表現,而這種“落後”也正需要後續共産黨人進行改造與引導。

參考文獻:《中條山戰役及其失敗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