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聶建雲教授:TNBC早期免疫治療方興未艾,或将再次改寫 CSCO BC指南

作者:醫學界惡性良性腫瘤頻道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聶建雲教授:TNBC早期免疫治療方興未艾,或将再次改寫 CSCO BC指南

醫學界帶你看CSCO BC

撰文 | 小隐

近日,2024屆全國乳腺癌大會暨中國臨床惡性良性腫瘤學會乳腺癌年會(CSCO BC)于北京盛大開幕。此次大會重磅釋出《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2024版》(簡稱《指南》),指南持續吸納臨床研究結果,兼顧藥物可及性和醫保因素,并結合中國專家意見的原則,旨在為大陸乳腺癌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方案。

醫學界特邀雲南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聶建雲教授進行訪談,針對指南更新要點和三陰性乳腺癌(TNBC)治療存在的争議問題等進行相關分享,小編特整理精華内容,以飨讀者。

《指南》遵循醫學證據:TNBC早期免疫治療政策更新

更新要點:

  • “化療聯合帕博利珠單抗”用于早期TNBC,由II級推薦更新為I級推薦

此次關于TNBC早期免疫治療方案的更新,聶建雲教授提及,最主要基于KEYNOTE-522研究。結果提示對于早期TNBC患者,新輔助治療在化療基礎上增加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能夠顯著提高pCR率,術後繼續使用帕博利珠單抗進一步改善患者生存。

KEYNOTE-522研究是首個帕博利珠單抗用于高危早期TNBC的前瞻性、随機、安慰劑對照III期研究。結果顯示,1174例患者随機分至帕博利珠單抗組(n=784)或安慰劑組(n=390)。截至2023年3月23日,中位随訪時間為63.1個月。帕博利珠單抗組中145例患者(18.5%)和安慰劑組中108例患者(27.7%)發生了 無事件生存期(EFS )(HR 0.63;95% CI 0.49- 0.81)。60個月 EFS 率(95% CI)分别為 81.3%(78.4%-83.9%)與 72.3%(67.5%-76.5%)。

另外,一項國内開展的多中心 cTRIO研究,同樣顯示6個周期化療聯合PD-1抑制劑治療能夠獲得較高的pCR率,為此類型患者帶來更多治療方案選擇。

cTRIO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标簽的II期研究,入組患者為未經治療、組織學确診II-III期TNBC患者。患者接受6個周期的新輔助治療,即替雷利珠單抗聯合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鉑。新輔助治療後接受手術,術後繼續接受12個周期的替雷利珠單抗輔助治療。截至2023年5月6日,62例可評估患者中,有35例獲得pCR,pCR率為56.5%(95%CI:43.3~69.0),研究達主要終點。

免疫治療用于TNBC領域,争議究竟還有哪些?

近些年來,TNBC診療水準得以長足發展,随着基礎研究對TNBC分型更為精準的認知,免疫治療為TNBC患者帶來了諸多的生存獲益。但針對TNBC早期免疫治療仍有問題存在争議,聶建雲教授将其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如何精确篩選出最有可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的患者群體?

盡管現在有很多名額如TILs、PD–L1、TMB、MHC-II、MSI、TME等,均提示對篩選免疫治療的獲益人群有幫助,甚至有觀點提出,臨床高危因素也可能會是篩選免疫治療獲益人群的考量因素,但仍缺乏一個明确的金标準。在2024版《指南》裡,盡管也指出,PD-L1表達對新輔助免疫治療獲益程度有一定的預測價值,但專家們認可無須根據CPS評分決定是否使用免疫治療。

2.早期TNBC免疫治療的“強化”政策有哪些?

KEYNOTE-522研究探索的是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從新輔助延伸至輔助治療,确實看到生存獲益。然而,目前針對起始輔助免疫治療獲益的臨床研究證據非常有限,僅隻在輔助階段使用免疫治療的臨床價值還沒有得到認可。

對于新輔助化療聯合免疫治療達到pCR的患者,《指南》基本上推薦完成既定免疫治療直至滿1 年;未達pCR的患者,如果伴BRCA1/2突變,可選擇奧拉帕利,不伴BRCA1/2突變者,可考慮同時或序貫卡培他濱。

3.免疫聯合的最佳搭檔如何抉擇?

對于早期TNBC免疫治療的最佳搭檔,在聯合化療中,選擇蒽環類還是鉑類,尚無法明确界定孰優孰劣;免疫治療聯合ADC的研究尚在進行中,值得期待;對于去化療的方案,目前有研究顯示的确有極少數患者可以僅憑免疫治療就達到了pCR,說明這個方向也是有探索價值的。

4.不良反應不容輕視

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發生的時間點跨度很大,涉及的髒器非常廣泛,損害的程度也迥然不一。是以,免疫相關不良反應也是不容輕視的問題,需要更好的全程管理和預防政策。

“總之,對于早期TNBC來說,免疫治療這一有力武器的存在,無疑增加了抗擊惡性良性腫瘤的機會!如果能夠精準篩選獲益人群,可能達到治愈(救命)的目的,或者起到延長生存(續命)的作用。然而,在極少數情況下,會出現嚴重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甚至危及生命(玩命)!是以,免疫治療還有很多值得深入探索的空間。”

專家簡介

聶建雲教授:TNBC早期免疫治療方興未艾,或将再次改寫 CSCO BC指南

聶建雲 教授

  • 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所學生導師
  •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 博士後
  • 雲南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 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副院長
  • 雲南省興滇英才計劃“雲嶺名醫”
  • “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省突”)津貼獲得者
  • 雲南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 雲南省高層次人才醫學學科帶頭人
  • 國家衛健委國家級乳腺微創基地負責人
  • 雲南省乳腺癌協同創新中心負責人
  • 中國抗癌協會 青年理事
  • 中國醫院協會 理事
  • 中國CSCO乳腺癌專家委員會 常務委員
  • 中國CSCO患者教育專家委員會 常務委員
  •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委員
  • 中國抗癌協會惡性良性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乳腺學組 副主任委員
  • 長江學術帶乳腺聯盟 副主任委員
  • 雲南省醫師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
  • 雲南省醫院協會 副會長

稽核專家:聶建雲教授責任編輯:Sheep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内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内容的準确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聶建雲教授:TNBC早期免疫治療方興未艾,或将再次改寫 CSCO BC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