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買下鋼廠連賠9年,最終1美元賤賣,中國接手不到1年扭虧為盈

作者:小郭研财社

“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美國,一個很懂得做生意的國家,卻在塞爾維亞栽了跟頭。3300萬美元在塞爾維亞購買的斯梅代雷沃鋼鐵廠,硬生生的虧了9年時間,最終1美元賤賣了工廠。

這是美國在鋼鐵業典型滑鐵盧的時候,塞爾維亞将這一切看在眼裡,感到絕望。然而當中國接手,這一切都變了。我們用行動告訴美國,告訴世界,什麼叫教科書級别的扶大廈之将傾!

美國買下鋼廠連賠9年,最終1美元賤賣,中國接手不到1年扭虧為盈

一、塞爾維亞的鋼鐵光芒

斯梅代雷沃鋼鐵廠,曾經是塞爾維亞的鋼鐵光芒。自1913年建成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它成為了塞爾維亞整個國家的經濟大動脈。整個斯梅代雷沃市,有40%的經濟貢獻,都是在斯梅代雷沃鋼鐵廠獲得的。

鼎盛時期,在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工作的勞工,達到了16000人。當時整個塞爾維亞,都将斯梅代雷沃鋼鐵廠看做是國家鋼鐵業興盛的标志企業。

美國買下鋼廠連賠9年,最終1美元賤賣,中國接手不到1年扭虧為盈

然而,随着國際諸多國家對鋼鐵技術的研發,斯梅代雷沃鋼鐵廠慢慢的有些跟不上節奏,産品的市場競争力,那是越來越弱了。轉折點還是在1990年,斯梅代雷沃鋼鐵廠的訂單數量銳減。

是以帶來的影響是連鎖性的,管理層開始出現混亂,内鬥背景下,對于技術的研發被拖延。為了節省成本,5000名勞工被裁,大量的勞動崗位缺口出現。斯梅代雷沃鋼鐵廠成為了衆矢之的。

美國買下鋼廠連賠9年,最終1美元賤賣,中國接手不到1年扭虧為盈

最終在2002年,斯梅代雷沃鋼鐵廠自己撐不住了,這個曾經被看做是塞爾維亞鋼鐵光芒的工廠,像是一本珍藏的書本,在合上後被放在了書架上,蓋上了防塵布,等待着再次打開的時刻。

喜人的是,沒有多久之後,美國方面決定要接手。美國的鋼鐵聯合會,用三千三百萬美元,大方的将斯梅代雷沃鋼鐵廠買下。斯梅代雷沃市人民認為自己又能夠抱着鐵飯碗,卻不知道,自己要跟着美國吃土了。

美國買下鋼廠連賠9年,最終1美元賤賣,中國接手不到1年扭虧為盈

二、連虧九年的“奇迹”

最初美國方面認為,自己一定能夠将斯梅代雷沃鋼鐵廠經營為歐洲最為成功的鋼鐵廠之一。從常理方面去看,确實如此。因為當時的美國,在鋼鐵行業,有着最好的技術,以及相對先進的經營模式。

可是美國的這套模式,經過實踐之後發現,完全行不通。在最初幾年,本地的勞工工作積極性很高,是他們的勞動,給美國上司的斯梅代雷沃鋼鐵廠換來了利益。

美國買下鋼廠連賠9年,最終1美元賤賣,中國接手不到1年扭虧為盈

可美國方面的經營政策,出現問題,導緻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在未來時間中,不斷出現問題,最終創造了連虧9年的“神迹”。最終,美國人不幹了,縮頭放棄,以1美元的價格,将工廠“還”給了塞爾維亞。

總統武契奇聽到這個消息,極為頭疼。他期待着有一家企業能夠接手斯梅代雷沃鋼鐵廠,但是工廠卻欠下了巨額債務。誰要是經營斯梅代雷沃鋼鐵廠,那就需要先還清債務。

美國買下鋼廠連賠9年,最終1美元賤賣,中國接手不到1年扭虧為盈

三、救世主河鋼集團

就在武契奇頭疼的時候,大陸的河鋼集團出現了。之是以要接手,第一方面是大陸确實也有開拓海外鋼鐵廠的需求。第二,塞爾維亞确實是大陸“一帶一路”的合作夥伴。

在2016年,大陸河鋼集團,将斯梅代雷沃鋼鐵廠拿下,花費了四千六百萬歐元,一個天價數字。其中的大部分金額,其實都是在幫斯梅代雷沃鋼鐵廠還清曆史債務的。

美國買下鋼廠連賠9年,最終1美元賤賣,中國接手不到1年扭虧為盈

除了花錢買下斯梅代雷沃鋼鐵廠之外,其中的一些裝置,也需要去更新翻修,畢竟鋼鐵的冶煉技術一直在更新,想要賺錢,裝置肯定要跟上。

是以大陸在斯梅代雷沃鋼鐵廠花費的金錢,比表面上要看的多得多。畢竟許多大型裝置,換一個新的就要幾百萬歐元。然而在前期巨大的人投入之下,我們在短短1年内就做出了成績。

美國買下鋼廠連賠9年,最終1美元賤賣,中國接手不到1年扭虧為盈

我們用斯梅代雷沃鋼鐵廠的曆史色彩,加上大陸的先進管理方式和技術,以及大陸本身鋼鐵市場能夠提供的訂單,将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完美的盤活了。

結語

這個成績,是美國無法做到的,我們和塞爾維亞親密無間的商業合作模式,也是美國所不能掌控和擁有的。如今的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已經被中國河鋼集團,打造成了塞爾維亞鋼鐵界的明珠。

美國買下鋼廠連賠9年,最終1美元賤賣,中國接手不到1年扭虧為盈

如今,斯梅代雷沃鋼鐵廠的生産能力依然在提升,河鋼集團的到來讓它對比美國管理時期,可謂是煥然一新。我們甚至有了擴建的想法,這也得到了塞爾維亞人民的支援。

美國确實會做生意,但很多時候,不會做人。生意的終點,是誠信,是互助,是尊重。這些美國也許有,但曆史告訴我們,他們總會在自己利益被影響時,缺德的離開。

螢幕前的各位如何看待斯梅代雷沃鋼鐵廠的故事?将你的想法發在評論區,我們一起讨論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