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罕見!A股交易,有内情?

作者:看齊新聞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4年1月1日至4月20日,43家A股公司披露短線交易的公告,包括33家A股公司的短線交易系董監高親屬所緻,如此密集,在A股曆史上非常罕見。

上述董監高親屬陳述原因時,大都稱“不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存在利用内幕資訊進行交易謀求利益的情形”。

不過,多家A股公司董監高仍被監管部門警示,甚至中科曙光、利歐股份等公司的相關董監高被中國證監會立案,凸顯了監管部門對短線交易行為的嚴監管态勢。

配偶頻繁引發短線交易

總結33家A股公司董監高親屬的短線交易,當事人涉及董監高的配偶、父母、子女等。其中,24家A股公司的短線交易由其董監高配偶引發,占比最高。

以四方科技為例,其進階管理人員朱國建的配偶季舒娟,于2023年8月16日至2024年4月1日期間買賣公司股票,構成短線交易行為。

《證券法》第四十四條相關規定顯示,上市公司進階管理人員的直系親屬,在買入公司股票後六個月内賣出的行為構成短線交易。

曆史罕見!A股交易,有内情?

上市公司董監高管好“枕邊人”成為迫切要求。業内人士向記者提示,上市公司董監高的親屬,除了在身份、血緣等方面有關聯,還在于其與董監高的日常生活頻繁接觸和緊密聯系,更容易獲知尚未公開的内幕資訊。

“上市公司董監高及其親屬作為,必須主動規避短線交易行為。”知名财會審計專家劉志耕向記者表示,上市公司董監高的親屬很容易在第一時間,獲得對上市公司股價有重大影響的内幕資訊,如果從中獲利會損害其他投資者合法權益,并且有損上市公司聲譽。

此外,上市公司董事長、董秘的親屬,更是防範短線交易的重點群體。

目前,已有董事長、董秘親屬短線交易的案例,包括水晶光電、中科曙光的董事長配偶。

從短線交易金額來看,中科曙光董事長李國傑配偶張蒂華居首。其于2023年3月3日至2024年3月14日期間,累計買入與賣出中科曙光股票的成交金額,均在1.5億元左右。

曆史罕見!A股交易,有内情?

均稱不存在主觀故意

總結33家A股公司董監高親屬出現短線交易行為,當事人将原因集中在三點:對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不存在主觀故意行為、不存在利用内幕資訊謀取利益的行為。

記者注意到,盡管董監高親屬均稱産生短線交易行為是無心之舉,但是部分A股公司在其短線交易期間股價多次上漲。

比如,中科曙光董事長李國傑配偶張蒂華,在2023年3月3日至2024年3月14日多次買賣中科曙光股票。與此同時,中科曙光在此期間股價多次上漲,并且累計漲幅54.37%。

曆史罕見!A股交易,有内情?

“上市公司董監高親屬對法律法規認識不足,可能是缺乏足夠的法律教育和教育訓練,也可能是對規則的漠視和疏忽。”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告訴記者,部分董監高親屬利用資訊優勢進行短線交易,損害了市場公平性,影響了投資者對市場的信任,特别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可能是以受損。

監管部門持續關注

記者注意到,多家A股公司董監高親屬的短線交易行為,在公告後被監管部門警示。

宏達高科2024年3月13日公告稱,近日,公司副總經理金小紅收到浙江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其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曆史罕見!A股交易,有内情?

《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金小紅配偶肖菁于2024年的2月26日、2月27日,買賣宏達高科股票構成短線交易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

同時,監管部門對利歐股份、中科曙光等公司的董監高予以立案。

2024年4月17日,利歐股份收到其董事長王相榮、副董事長王壯利通知,因涉嫌短線交易“利歐股份”股票,二人分别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

曆史罕見!A股交易,有内情?

王相榮、王壯利二人的母親顔素雲,于2023年的3月22日、3月24日、5月30日買賣利歐股份的股票,構成短線交易行為。

此外,對于A股公司董監高親屬的短線交易行為,監管部門采取了持續高壓的監管态勢。

2024年4月11日晚間,中科曙光公告其董事長李國傑配偶張蒂華買賣公司股票,構成短線交易行為,上交所當日晚間就此下發監管工作函。2024年4月19日,李國傑因上述事項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

短線交易得不償失

總結來看,33家A股公司董監高親屬短線交易,大部分是虧損或微盈狀态,其中盈利部分需上交公司。

以中科曙光為例,其董事長李國傑配偶張蒂華的短線交易,扣除交易傭金、印花稅等稅費後盈利58.98萬元,在33家A股公司董監高親屬的短線交易收益中居首。按照《證券法》的相關規定,張蒂華短線交易所獲收益已全額上交中科曙光。

曆史罕見!A股交易,有内情?

有資本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從目前結果來看,上市公司董監高親屬産生短線交易行為,大部分沒有獲利,即使盈利也要上交公司。如果該事項情節嚴重,還将面臨各類監管措施,明顯是得不償失的舉動。

—— END ——

稿件來源 | 中國基金報 看齊綜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向原創緻敬

看齊編輯 | 陳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