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作者:UniDesignLab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轉自:石頭的建築記

寫在前面

去了一趟阿聯酋,主要是迪拜和阿布紮比,看了看那裡的建築,也見了見在那裡開辟建築市場的朋友

國内的建築行情低迷,逃離建築的聲音可以說達到高峰

但是中東卻被各大建築公司盯上了,有錢有地有流入人口的土豪國們不停沖世界招手

這段時間不斷看到有中東的好項目在設計或者建成的新聞

這次去了阿布紮比,說說阿布紮比的建築吧

這篇(上)其實主要就寫了阿布紮比想要通過藝術建築改變城市的

主要就是建立好的海上盧浮宮和亞伯拉罕諸教之家兩個建築的分析

海上盧浮宮,感覺太好了,拍了好多照片下,寫了好多都不夠寫,希望别嫌我啰嗦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亞伯拉罕諸教之家,分别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建築

規劃得也很巧妙

伊斯蘭教建築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基督教建築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猶太教建築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阿布紮比,一個比迪拜富有的城市

阿聯酋是個曆史很短的國家,比較富裕的就是迪拜和阿布紮比,阿布紮比是阿聯酋的首都,和迪拜的關系有點類似北京和上海的關系

1971年阿聯酋才建國,短短五十年飛速發展

迪拜跟上海很多地方都很像,曾經是個海邊的小漁村,靠着海上貿易和規劃,幾十年後高樓林立,非常繁華

上海的發展吸引了很多外地人來工作,而迪拜的發展吸引了很多外國人來工作,因為本地人少,他們對外國人來工作是持歡迎态度,不過大多都是來自周邊第三世界國家,在迪拜做着最辛苦工資最低廉的工作

阿布紮比作為阿聯酋的首都,面向波斯灣,有非常美的沙灘和海洋

海水很清澈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說到這個他們雖然幹旱少雨導緻樹木不多,但是很喜歡用景觀水池,用的少而精

且景觀水池很幹淨,不像國内時間一久就會廢棄

國内可能一般是比較大的水池,且容易有苔藓類植物或落葉還有垃圾等,打理很費事

可能這裡的氣候苔藓類的植物很難存活,而且他們水池一般都小且淺,是以他們的景觀水池非常幹淨

例如這樣的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這樣的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或者這樣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以及他們的建築立面都很幹淨,我開始以為是因為沒什麼大樹遮擋

後來我發現是他們鮮少看見各色店招和廣告,以及空調外機都隐藏的很好

他們的城市建築顔色豐富但不突兀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是不是望過去很幹淨簡潔,都看不到挂在建築上的廣告或者宣傳智語,基本上隻有一二層的商業才有,上面不管是辦公還是住宅都沒有

也找不到空調外機,對于一個一年大部分時候都高溫,連所有公交站台都離不了空調的城市,挺好奇空調外機放哪裡的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後來留意了一下,他們所有的空調外機都是放在裡面,不會影響城市界面

這個建築就非常典型,明顯是有些年代的了,但是哪怕六台空調外機都是全部塞在陽台裡的,感覺陽台直接變成了裝置平台

在我的正常思考裡陽台是非常重要的景觀活動陽台,就算不包進室内也應該舒服的放個小躺椅種點植物啥的,當然可能他們大部分時候都太熱了,且不利于植物生長,一般的陽台也不适合拿來休閑活動,放置空調外機剛剛好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這是阿布紮比加油站旗下的樓,但是除了右上角有個小LOGO整體都看上去很有序,重複的元素應該也是顯得幹淨的原因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高樓上的太陽能闆,他們一直在探索如何節約能源(下篇)我也會淺淺講到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除了城市,大部分區域都是沙漠, 現在對沙漠的利用仍然是旅遊,通過一些玩沙的活動或者旅遊酒店

在沙漠裡的酒店據說使用的水都是車子一車一車拉過去的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薩迪亞特島——用藝術喚醒一座城從這裡開始

薩迪亞特島,是阿布紮比規劃的一個以藝術為主的島

邀請了世界知名的建築師設計了一系列哪怕現在看也比較離經叛道的公共建築

在一個區域内建築了一堆先鋒建築

忍不住想到我很久前寫過的南京的四方當代藝術湖區,也是一個區域内請了很多厲害的建築師做的建築實驗,希望激發當地的活力

雖然後來有點荒廢了,但是很多建築還是做得挺不錯的

南京丨四方當代藝術湖區(一)

南京丨四方當代藝術湖區(二)

薩迪亞特島對比起來絕對是土豪版了,實在是條件太好了

比較可惜的是紮哈阿布紮比表演藝術中心和安藤的設計海洋博物館後來好像規劃修改了(個人覺得設計的是沒現在建成的幾個建築矚目)

從規劃對比看,除了紮哈設計的表演藝術中心,其他基本上都變成現實了

這是早期規劃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這是近期規劃,基本上跟實際一緻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讓·努維爾設計的,已經建成的海上盧浮宮(個人覺得像個海上的大龜殼)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旁邊正在建的蓋裡設計的阿布紮比古根海姆美術館(典型的蓋裡作品,像一堆破銅爛鐵)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還有諾曼·福斯特設計正在建的謝赫紮耶德國家博物館(據說有拔風散熱的作用,像獵鷹翅膀,我戲稱指甲蓋,還剛好五個)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阿賈耶設計的亞伯拉罕諸教之家也已經建好(擲骰子?)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哈哈,雖然調侃了下,但是我覺得設計得挺好的,都是有設計邏輯可循并且完成度很高

自然曆史博物館和teamLab現象阿布紮比建築部分也快完工了,建築師我搜了下不熟悉

自然曆史博物館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teamLab現象阿布紮比(其實這個說是紮哈設計的也信的,剛好也在原來紮哈設計的位置上,不知道有沒有模仿)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從現場可以看出來這一片馬上就要建好啦

可以看出來現在整個就是個大工地,在如火如荼得修建中

感覺每一個建築建出來都能成為這個建築師的代表作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當然啦,除了公建以外,很多進階住宅也建成或者正在建,這是海邊住宅

天氣好的随手一拍就像效果圖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遠處還有很多低層别墅,據說外國人買樓很友善,而且現在這裡房價已經漲不少了

本來想打着買房名義逛些樓盤的,之前沒想到這面這麼多樓盤在賣沒提前規劃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海特别藍,算是整個阿布紮比市區裡看海最好的去處了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海上盧浮宮——漂浮在海面上的“大烏龜”

阿布紮比盧浮宮應該是阿布紮比第一個出圈的建築,如果去阿布紮比隻有時間去一個地方,相信不管是建築師還是遊客,第一推薦的一定是阿布紮比盧浮宮

海上盧浮宮是讓·努維爾設計的,他在上海也有作品

最著名的要數浦東美術館了吧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哎呀,回頭看以前拍的照片,明明很幹淨純粹的空間我怎麼拍得這麼亂

不過這麼一對比更顯得海上盧浮宮的好

我很喜歡海上盧浮宮,感覺很複雜但是設計邏輯實際上很清晰,而且每個手法看似簡單都落實得很好

首先第一印象就很好,藍色海面上是白色牆體,上面是大屋頂

這是去阿布紮比大巴過大橋時候車上拍的,不誇張或奇怪,但是仍然吸引人關注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大屋頂+小方盒子的設計手法很多,基本上就是把一堆零散的建築通過大屋頂變成一個整體,但是海上盧浮宮卻把這個手法用的很好,你看似全部蓋住了,其實一大半展廳都是在屋頂外的,畢竟室内展廳不曬,蓋住的主要是中間設計的休息區部分

首先大屋頂跟下面的方盒子是脫開的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但是支撐的結構很好的隐藏在下面的方盒子裡了,感覺就像懸浮在方盒子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屋頂形式的質感也很好,借鑒當地文化紋理或者結構細部的創新就不多說了

就說下這種設計手法對于炎熱的阿布紮比地區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陽作用,并且陽光通過空隙投射下來的點點光斑非常夢幻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陽光在白色牆面移動,跟海上博物館相得益彰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透露出的點點光斑,會随着人走動視線變化而跟着變化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并且這種灰空間非常通風,陽光下和大屋頂下溫差還蠻大的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就是實際上的光影并不如效果圖想象的那麼美輪美奂,要拍好挺難的,因為為了遮蔭實際上有點暗的

當然了我覺得實用還是首位,如果亮了但是熱,那還是算了,這種精緻感是有的,光影也是有的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看完大屋頂我們再來看看牆面

白色立面+分縫其實也是很正常的做法,但是又讓我覺得用的非常巧妙

首先屋頂就很繁複了,裡面簡單幹淨,并且也符合這裡建築風格整體幹淨簡潔的基調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縫留得比較大,遠看也可以很明顯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入口扶手的這個線條,我開始還以為是什麼排水溝,但是又明顯不是,應該就是為了美觀的分縫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然後分縫還有這種牆面的進退關系,産生層次感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有些地方會凹進去,做成燈光或者嵌入展覽廣告感覺都不錯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例如這樣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藝術品展示畫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彷佛天然退出來的畫框,比直接裝一個燈或者裝一個畫框自然多了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然後開窗也很自然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攝像頭或者安全提示都在黑色背景處,很好的和立面一體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可以說整個建築立面都是通過分縫來協調的,并且協調的很好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在海上通過小橋連接配接,出入口都在這裡,但是兩個獨立的小橋

後勤入口在另一邊也較好得分開了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入口的格網,引導空間并且遮陽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整個大屋頂下灰空間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大家欣賞這個建築以及網紅打卡基本上都在這裡

可以說看建築拍照的人比看展的人還多

這是其中人最多的區域,好多小姐姐排隊走上這個T台打卡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唯一不足的地方是這裡視線延申出去并不太好看,是正在施工的住宅

即使修好了,也覺得這個主要節點望出去缺少視線焦點略有遺憾

其實外面就是統一規劃的景觀,實在找不到借景的點在景觀上營造一個視覺焦點應該也是不錯的主意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然後這個節點上面有個半圍合的小空間,可以小小的聚會和休憩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第二個半對外的節點是這裡

大台階對着水面,空間比剛才那裡大,在整個屋頂中心,遊人可以很好得休憩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在大台階可以眺望遠處海面的不同層次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我當時糾結過這個水上平台是幹嘛的,當作舞台的話,也沒看到過去的路,難道劃船過去嗎

而且一共有三塊平台,我後來檢視了設計資料這裡原本是種植物的,不過估計實際操作發現沒有多少陽光植物很難活吧

不過這三塊平台看過去還是有點奇怪呢

作為舞台或者演講或許不錯

但是背光呢,以及三塊平台和幾塊不同高度的水準面,遠處還有防浪的圍欄,水面視線劃分得有點亂了,也是美中不足吧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以及對面立面上開的窗戶洞口是我難得覺得這裡開的有點亂的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大屋頂營造的框景感我是喜歡的,對面現在是古根海姆美術館的工地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這是第三個對外的節點,離入口最遠也最安靜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一排座椅對着水面,遠眺對岸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就是說這個消防栓真的不能挪位置的嗎

實在太突兀了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氛圍感還是很好的,如果不拍到消防栓的話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總之這三個節點就是,整體都開得很好很透氣,疏密有緻

但是這麼優秀的設計再精益求精一點就更完美了

說完人最多的這個灰空間空間,主展廳圍合的小庭院就很靜谧了,發現的人很少

首先主展廳都是一個個小方盒子連接配接的,有點古鎮肌理的感覺

這些方盒子并沒有全部在大屋頂下,露出了一大半感覺很透氣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中間就産生了很多小庭院,在展廳中看出去處處有景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從展廳往内院看的景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往外面看的景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在小巷子裡也能做到步移景異,因為沒有大屋頂罩着,哪怕空間比較小也不壓抑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這裡也有很多鳥,大屋頂的镂空結構成了他們最好的庇護所,雖然這樣可能對建築不太好

但我覺得能吸引小生命來栖居是個意外美妙的事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幾個内院幾乎無人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有樓梯可以上二樓室外平台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再次感歎分縫很好看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二樓看下面的内院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平台看夕陽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回望能看見亞伯拉罕之家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室内的展品也值得逛很久,各個時期各個國家都有

中國的肯定也不例外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内部的展廳都很别緻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采光頂棚很漂亮,能看到有些頂棚外仍然在大屋頂下面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海上盧浮宮不管從整體造型特色、功能分區和流線甚至細節把控都很不錯,略微有幾個小瑕疵也瑕不掩瑜,是個很好的設計

感覺一輩子能做這麼個作品值了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亞伯拉罕諸教之家——阿布紮比版“萬神廟”

我稱亞伯拉罕諸教之家是“萬神廟”,因為這裡三個建築分布代表了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雖然隻有三個教,但是在阿布紮比這個廣泛信奉伊斯蘭教的地方,非常足夠顯示出他們的包容,可以算是他們的“萬神廟”了

設計師阿賈耶是非洲建築設計師,也展現了甲方沒有偏見的選擇

人視角不太找得到能把三棟建築都拍進去的角度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讓我們先從一張挺好看的平面圖說起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這是他們牆面上的地圖,是嵌在石材裡的,平面圖都好幹淨啊

圖紙很清晰能看到,場地裡三棟一樣大小的方盒子

月牙形代表的是伊斯蘭教,十字架是基督教,像樹一樣的是猶太教

整個建築在方形地塊裡嵌入三個方盒子,分别散開,三個建築都臨邊可以有獨立的出入口單獨開放,一般都是從中間入口進入,然後一層全部平鋪,是以在裡面都是室内,這樣不熱,而且所有的大廳和輔助空間都在平鋪的一層,甚至停車場也在裡面

圖示的景觀都是二層露台的景觀,相當于進入一層室内,這樣就不怕曬啦從三個方向通向三個建築,單個建築都有個自己的小庭院

入口附近和三個庭院都能上二樓,二樓全是景觀,并且從相對平視的角度看三個建築,這個布局也是比較有意思的

這是大廳,參觀者在這裡彙聚,通過幾個出入口去到不同的空間

然後大空間也可以劃分為幾個區域進行一些交流活動

我當時去的時候正在進行一個關于中國龍年的交流活動,似乎在做小手工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留言區域一隅,休息區對着室外庭院景觀

留言的金屬闆拿記号筆寫字可以擦除,喜歡這樣的模式,更有互動性也更能循環利用

這裡的辨別設計和室内也跟外立面一樣簡潔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室内的牆面材料,算是某種生土?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另一個角度望出去的庭院一角,氛圍感很好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這是猶太教建築立面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外立面是樹枝狀的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下面是對信徒開放單獨出入口的門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一如既往幹淨的淺水池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室内也是符合猶太教習慣,并且内外沿用的線條元素統一

都是折線感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内部入口處的天花闆也是跟室外柱子一樣的形态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這是伊斯蘭教建築立面

外立面以弧線為主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下圖裡的是洗手池,上面一個大頂蓋,下面圍起來的地方有水池可以清洗,清真寺進去禮拜前他們都需要洗幹淨自己,尤其是手和腳。每個建築根據宗教習慣不同設定的略有不同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三個主庭院都有上二樓的樓梯,逛完建築随時可以上二樓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内外手法仍然是統一的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裡面看到信徒在柱子後做禮拜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有代表伊斯蘭的繁複花樣,跟海上盧浮宮的穹頂圖案類似,其實都是根據當地傳統圖案設計的,光影打進來很神聖、肅穆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空調外機等裝置也隐藏在夾層中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裡面的空間就沒有像基督和猶太教那樣有座椅,伊斯蘭他們是直接在地上禮拜的,是以要脫鞋光腳走進去,地上也是軟墊

是以室外放鞋的鞋櫃也隐藏在立面夾層中,跟空調外機一樣,很幹淨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庭院裡上空拉了杆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會有幕布遮陽。但是把旁邊立面上的石材直接拆到也是屬實沒想到這麼簡單粗暴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這是基督教的建築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這些柱廊都是超級出片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室内統一手法以及符合基督教做禮拜的習慣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從入口庭院上二層平台的台階,比較大以及正式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其他地方的樓梯就簡單直白很多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二層視角,可以遠距離相對平視看建築,之前一層限定在院子裡看建築隻能擡頭,當然那樣的仰望角度更顯莊嚴

而二層平台三個建築都可以一覽無餘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二層的景觀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可以看到遠處的盧浮宮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還有正在修建的紮耶德國家博物館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另外視角看建築柱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這些細節都用同樣的手法,忍不住說下他們手法真的都很統一,其實這些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可能國内設計做久了,經常感覺建築、室内、景觀各做各的

垃圾桶的位置,也是石材折進去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辨別,折進去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電梯廳頂,折進去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座椅的斜靠背,也是折的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最後再放一波圖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文化基金中心——更接地氣的對外藝術啟蒙

這個是無意中逛到的建築,像是當地的藝術中心,設計改造是丹麥CEBRA建築事務所,他們總部就在丹麥以及阿布紮比有,感覺也在開辟中東市場的

這個事務所的名字可能沒聽過,但是這個建築可能見過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文化基金中心建成于1981年,是包豪斯風格,近幾年由CEBRA改造,是該地區第一個緻力于藝術和文學的機構

建築更偏向日常,在市區内,仍然能看出他們簡潔的體量和統一的設計手法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當時大廳正有一個阿聯酋藝術家的展,二樓還有免費的兒童圖書館

也有一些付費的可以體驗的手工藝活動

相比那些像景點一樣的公共建築,這個應該是對當地人開放使用為主的

柱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室外活動的小廣場區域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景觀也很統一,所有的東西都能看出是設計過的,一些如雕塑般的小建築,據說是禱告廳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下地庫的樓梯間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保安室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哪怕分類的垃圾桶,都能看出自成一脈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你會看見就知道他們是一體的,而不是那種随便哪裡都能出現的感覺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室内免費的藝術展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二樓休閑座椅望向大廳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樓梯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這個偶遇的展可太有意思了,我要單獨寫一篇,放幾張圖感受下,都是廢物利用的,這閃閃發光的想象力,配色也很舒适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阿布紮比作為一個五十年來快速發展和靠資本積累起來的城市,還有很多基建或者人口素質不夠完善。但是憑借着财力和他們對未來的規劃,很多好建築相應而生

上篇主要是講以藝術和文化打造的薩迪亞特島,從上面三個建築可以看到藝術如何改變和影響一個城,如何通過藝術建築影響旅遊業的發展

下篇是講土豪國如何在科技建築上下功夫的,敬請期待

建築遊記.阿布紮比(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