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房顫做了射頻消融,為什麼還是複發了?中醫能不能幫幫忙?

在我多年的心髒病診療生涯中,房顫一直是最令患者頭疼的問題之一。這種心髒的異常節奏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還可能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然而,射頻消融作為一種治療房顫的先進方法,為許多患者帶來了希望。通過這項技術,我們能夠定位并消除引發房顫的心髒區域,幫助患者恢複正常的心跳節奏。但盡管射頻消融帶來了顯著效果,有些患者仍經曆複發,這對他們及其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房顫做了射頻消融,為什麼還是複發了?中醫能不能幫幫忙?

讓我分享李先生的故事,一個60歲的退休教師,他的房顫故事具有代表性。李先生五年前第一次因為心悸和疲勞來到我的診所。經過徹底的檢查,我們診斷出他患有非陣發性房顫。最初,我們嘗試了藥物治療,但效果有限。随後,我們決定采用射頻消融,這是一個看似理想的解決方案。

射頻消融手術後,李先生的症狀顯著改善,幾乎一年時間裡他都未感受到房顫的困擾。然而,大約18個月後,房顫不幸複發。他的失望是可想而知的。李先生回到了我的診所,滿懷疑慮地問我:“醫生,我們已經做了射頻消融,為什麼我的房顫還會複發?”

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深思,也促使我探索更多關于房顫複發的原因,并考慮是否可以通過整合中醫方法來提供更全面的治療方案。李先生的案例不僅增加了我們對房顫複發機制的了解,也激發了對中醫在現代醫療體系中角色的探讨。

房顫射頻消融概述

房顫,即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表現為心房的異常電活動,導緻心髒跳動無規律和過速。對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不适用的患者,射頻消融術成為一種重要的治療選擇。射頻消融技術利用電磁波産生的熱能,精确地破壞心髒中引發異常心律的組織區域,進而恢複正常的心率和節律。

房顫做了射頻消融,為什麼還是複發了?中醫能不能幫幫忙?

步驟解析:

準備階段:在進行射頻消融前,醫生會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并進行必要的心髒檢查,如心電圖(ECG)和超聲心動圖。這些檢查有助于确定異常電路的精确位置。

進行消融:患者在消融過程中通常保持清醒,但會給予局部麻醉和适量鎮靜劑。醫生通過靜脈插入一根長長的導管,通常是從大腿穿過,一直引導到心髒。利用導管尖端的電極産生射頻能量,精确消融産生異常電信号的心髒區域。

監測和評估:在整個過程中,連續監測患者的心率和其他生命體征,以確定安全和效果。消融完成後,患者需要在醫院短暫留觀,通常一夜之間,以監測任何可能的即時并發症。

預期效果:

射頻消融術的主要目的是恢複正常心律,減少或消除房顫發作。成功率因個體差異而異,但多數情況下,此技術能顯著改善症狀并減少對長期藥物治療的依賴。盡管有一定的複發率,射頻消融仍是目前治療房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房顫做了射頻消融,為什麼還是複發了?中醫能不能幫幫忙?

房顫複發的原因

射頻消融簡介

房顫,即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症狀,可以導緻心髒功能障礙和生活品質下降。射頻消融是治療房顫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高頻電波産生熱能,破壞引起異常心電活動的心髒組織區域,以恢複正常心律。

複發原因分析

盡管射頻消融技術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房顫複發仍是一個常見問題。這裡,我們将探讨幾個關鍵因素,它們可能導緻治療後房顫的複發:

術後疤痕組織形成:射頻消融治療雖然可以破壞異常的電路,但術後疤痕組織的形成有時可能成為新的異常電信号源。這種疤痕可能導緻電信号再次異常傳導,進而引發房顫複發。

患者心髒結構問題:心髒結構的異常(如心髒瓣膜病、心肌病等)可能在根本上支援房顫的存在和複發。如果這些結構性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即使進行了消融手術,房顫也可能會複發。

未能完全隔絕肺靜脈:肺靜脈是房顫發起的常見區域。射頻消融手術的一個關鍵目标是隔絕肺靜脈和左心房之間的異常電信号傳遞。如果隔絕不完全,房顫很可能會複發。

患者生活方式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過量飲酒、睡眠呼吸暫停等,這些因素均可增加房顫複發的風險。術後患者如果不能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即使消融手術成功,房顫也有可能複發。

電生理屬性變化:心髒的電生理屬性可能因年齡、疾病或其他原因而變化,這些變化可能使心髒更易于發生顫動。此外,随着時間的推移,心髒可能發生的适應性變化也可能導緻房顫的複發。

中醫在房顫治療中的角色

房顫,即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讓很多患者及其家庭倍感壓力。在西醫通過射頻消融等技術提供了治療方法的同時,中醫也提供了一套獨特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法已經曆了數千年的實踐,為不少患者帶來了希望。

1. 中醫對房顫的看法

中醫理論中,房顫常被歸因于“心氣虛弱”或“心陰虧損”。心氣虛表示心髒動力不足,心陰虧則涉及到心髒的潤滑和冷卻功能減弱。治療焦點通常放在補心氣、養心陰和調和心髒與其他器官的功能上。

2. 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房顫通常包括中藥、針灸和生活方式的調整,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政策:

中藥: 根據患者具體的體質和症狀,醫生可能會開具補心氣或養心陰的中藥。例如,桂枝、甘草、黃芪和丹參等都是常用的中草藥,它們有助于增強心髒功能和改善血液循環。

針灸: 針灸被用來調整體内的氣血流通,特别是針對心髒相關的經絡。常用的穴位包括内關穴、神門穴等,這些穴位的刺激有助于安心和平穩心跳。

調整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調整飲食、避免過度勞累和壓力管理。中醫也強調心态的平和與情緒的調理對于治療心髒疾病的重要性。

房顫做了射頻消融,為什麼還是複發了?中醫能不能幫幫忙?

3. 中醫的輔助作用

雖然中醫方法不應作為房顫主要治療手段替代西醫的幹預措施,如射頻消融,但它們可以作為輔助手段幫助改善患者的總體健康和生活品質。特别是在減輕症狀、增強體質和減少複發方面,中醫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補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