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未來一度電不到一毛錢?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震:很可能實作

作者:老王觀世界

随着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各國對于碳排放的關注與日俱增。

中國作為全球的重要排放大國,在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和實作碳中和的征途上,愈發表現出堅定的決心和明确的行動。

但這一背景之下,"未來一度電能不到一毛錢"的設想,可謂是引人注目的大膽預言。

未來一度電不到一毛錢?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震:很可能實作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這種看似不可思議的預測變得"很可能實作"呢?

首先得益于國家級的政策支撐和制度建設。

自2021年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建立,我們已經看到了一個生動的案例:為了促進綠色能源發展。

未來一度電不到一毛錢?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震:很可能實作

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加大碳市場的建設與發展,提升了化石能源的環境成本。這樣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碳配額、碳稅等,意在縮小綠色溢價,激勵社會各界更廣泛地采用清潔能源。

細數證據,政策這把刀子終于快落地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五一就執行,為碳市場立了大梁。

未來一度電不到一毛錢?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震:很可能實作

再來看成績,黃震說,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已經超了火電裝機,曆史性地首次登頂。

從高高在上的四元一度電,咱們跌到了0.35元,再到如今的最低0.118元——這趨勢,不得不讓人心動!

黃震院士關于未來電價可能降至一毛錢的想法,是基于幾個關鍵點的預測和分析。

未來一度電不到一毛錢?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震:很可能實作

首先,随着中國對碳排放的控制越來越嚴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立和完善,不斷地增加化石能源的環境成本。

通過碳配額和碳稅等政策手段,傳統的化石能源産生的成本将會增加,而綠色能源的相對成本會更低,使清潔能源在市場上具有更大的競争優勢。

比如風能和太陽能的成本正在不斷下降,可再生能源因其低廉成本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未來一度電不到一毛錢?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震:很可能實作

黃震院士的看法是,随着清潔能源技術的演進和規模的擴大,新能源發電的生産成本進一步下降。

未來電力産業在規模和成本優勢的推動下,有可能将電價降到很低的水準,甚至達到一毛錢一度電的程度。

這一預測是在目前的政策環境和技術發展趨勢下做出的樂觀設想。

網上的朋友們議論紛紛,有人拍手叫好,憧憬着低價綠電充沛的未來生活。

有人皺眉頭,擔心低電價是不是又剝削了勞動者,或者怕是咱們得犧牲了美麗的自然環境。

深入辨析,一路走來不容易,雖說電價下降在望,但把這電價真正砍到一毛錢,擺在咱面前的難題大了去了。

未來一度電不到一毛錢?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震:很可能實作

傳統能源朋友會不會跟咱過不去?

新能源能不能撐得住全國的用電大潮?

這車轱辘怎麼也得一步一個腳印兒地走。

想象一下,如果電價真的一毛錢一度,那我們用電将沒有負擔,工業生産更有競争力,經濟也能綠色可持續。

但别着急,這夢,咱們是一步步接近,不是一夜間就能達到的。

你覺得這是不是個好事兒?咱們一起留言讨論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