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思南:美國在菲律賓部署“堤豐”,一個壞一個蠢

作者:直新聞
張思南:美國在菲律賓部署“堤豐”,一個壞一個蠢

直新聞:美國陸軍宣布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部署“堤豐”陸基中程飛彈發射系統,輿論廣泛關注,您對此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美軍在距離中國大陸660公裡不到的菲律賓呂宋島北部,部署射程可在1600公裡以上的“堤豐”陸基中程飛彈發射系統,這件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說大是因為這是美國2019年退出《中導條約》以來,首次承認部署中程飛彈;而且美國當年是因為俄羅斯暫停履行《中導條約》而退出,但美國沒有把中程飛彈首先部署在歐洲,去面向所謂的“俄羅斯威脅”,而是選擇部署在了面向中國的區域,這其中的挑釁意味正如此前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所言:是一個危險的動向,嚴重威脅地區國家安全,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是以中方堅決反對。美國難道不了解在中國的家門口部署中程飛彈發射系統,且飛彈射程可以覆寫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意味着什麼嘛?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一種雙标,就像《紐約時報》曾揶揄拜登政府對于中國的指責往往是“Do as I say, not as I do”,也就是照我說的做,但别管我怎麼做。

本質上,這就是美國對于國家安全的“零和博弈偏執”,用美國國際關系學者米爾斯海默的話來說,就是大國政治的悲劇。米爾斯海預設為,美國作為一個國家,核心的國家訴求就是生存;而在米爾斯海默看來,保障生存的最佳方式無外乎成為區域内最強大的國家,也就是區域霸主;而成為本地區的霸主還不足以達成這個目标,比如說美國成為西半球的霸主還不夠,美國還要確定其他區域不會出現霸主來挑戰自己,比如說歐洲不會出現一個霸主,中東不會出現一個霸主,亞洲不會出現一個霸主;是以美國要在全球各個區域煽風點火制造沖突,去進行所謂的“離岸平衡”,目的就是讓世界其他區域的強大國家,精力被牽扯到自己身邊的糟心事,而無力關注美國。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拒絕當年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自己卻又要在呂宋島部署飛彈,要鼓動菲律賓采取缺乏理智的國家行為,去破壞與中國的關系。某種意義上它無關乎“雙标”的道德與否,它就是美國在“零和博弈偏執”之下的利己主義行為。如果說美國的“零和博弈偏執”還是一種格局問題,是“壞”的話,那這件事情對于菲律賓而言,就是某種難以言說的蠢。

我注意到,就美軍在呂宋島部署“堤豐”,歐美媒體大多保持沉默,僅有的報道也多用“出人意料”“令人意外”來進行形容。在我看來,“出人意料”“令人意外”的不是美軍部署“堤豐”,這件事情完全不難想象,正如我之前所言,完全符合美國的“零和博弈偏執”,真正“出人意料”“令人意外”的是菲律賓政府會接受美軍在本國領土上部署“堤豐”這麼一個燙手的栗子。4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就談到,菲方應當清醒認識到美方此舉的真實目的以及迎合美方的嚴重後果,不要以犧牲自身安全利益為代價為美國火中取栗。但菲律賓能不能聽懂中國的警告,又願不願意聽懂中國的警告,那就要看他們的造化了。

張思南:美國在菲律賓部署“堤豐”,一個壞一個蠢

直新聞:您說這件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那“小”展現在那裡呢?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至于說小,是因為如果我們從技術角度分析,“堤豐”陸基中程飛彈發射系統主要搭載兩種武器,一是“标準-6”防空飛彈,二是“戰斧”巡航飛彈,而我們談及“堤豐”對于中國的戰略威脅,說的就是陸基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但這種飛彈的威脅,或者說美國中程飛彈對于中國的威脅,一直存在,甚至遠在“堤豐”部署于菲律賓呂宋島之前。

有的人就會問,難道美國之前不是受到《中導條約》限制而銷毀了中程飛彈嗎?這就不得不說到美國人鑽條約空子的能力。射程在1000公裡以上的“戰斧”完全符合中程飛彈的定義,1988年《中導條約》簽訂時,美國的确銷毀了所有空基和陸基發射的“戰斧”飛彈,但是保留了海基艦載“戰斧”,并辯稱“這不屬于中程飛彈,而是遠端反艦飛彈”。然而這些所謂的反艦“戰斧”可以輕易改裝搭載對地攻擊戰鬥部。

1991年的海灣戰争,美軍對于伊拉克地面目标的第一波打擊,就來自海軍艦艇和潛艇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而在整個“沙漠風暴”行動期間,包括第七艦隊在内,美國海軍共發射了288枚“戰斧”巡航飛彈進行遠端對地打擊。過去30多年裡,第七艦隊這支常駐日本的美國海外幹涉急先鋒,始終保持着使用“戰斧”飛彈執行遠端對地打擊的能力,海基“戰斧”對于中國國家安全的威脅也始終存在,尤其是在2019年美國公然退出《中導條約》之後。

事實上,不隻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我們看到,2023年4月美韓簽署《華盛頓宣言》之後,美國海軍“密歇根”号巡航飛彈核潛艇于當年6月停靠釜山港,該潛艇可攜帶154枚“戰斧”巡航飛彈,如果常态化部署于半島區域,威脅遠大于部署在菲律賓呂宋島的“堤豐”陸基中程飛彈發射系統。

另一方面,不要忘了,中國周邊最大的“戰斧”威脅還有日本。日本政府自2013年修訂防衛計劃綱要開始,就尋求向美國購買“戰斧”巡航飛彈;2017年3月,日本提出采購巡航飛彈作為“攻擊敵基地手段”;2022年12月,日本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檔案,将發展“對敵基地攻擊能力”上升為國家意志,随後加快“戰斧”巡航飛彈的采購協調進度;2023年10月,日本将原計劃自2026年開始采購的400枚“戰斧”飛彈提前至2025年傳遞;11月,美國政府準許向日本出售 “戰斧”巡航飛彈;2024年1月18日,美日兩國正式簽署采購合同。相比較而言,我認為這反而是對中國而言更大的安全威脅。

是以我認為,美軍在菲律賓呂宋島部署“堤豐”陸基中程飛彈發射系統對中國的威脅有沒有?有,但也談不上什麼大新聞,更何況我們現在也不清楚美方是否是某種針對美菲聯合軍事演習“盾牌24”而進行的臨時性部署,也就是某種表演性行為。但即便是常态化部署,這些“堤豐”也不過是為中國海空一體聯合攻擊行動指明了目标。菲律賓可以裝作聽不懂中國的警告,但中國也有足夠的方式讓菲律賓聽懂,還是那句老話: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内。

作者丨張思南,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