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出所料,伊朗的麻煩來了,美國故技重施,壞到了極點

作者:白楊觀察室

伊朗最近一輪打擊報複行動結束了,很多人都覺得伊朗的攻擊不過瘾。畢竟在這場沖突之後,美國和伊朗竟然默契地停手了。雖然以色列不想停手,但是由于内塔尼亞胡壟斷了目前以色列國内和美國的溝通管道,他以掐斷美國援助作為威脅,也逼迫以色列國内認可了這次沖突到此位置的說法,目前美西方針對這件事情已經進入了後續掃尾階段。

不出所料,伊朗的麻煩來了,美國故技重施,壞到了極點

關于這場沖突,以色列,伊朗,美國三個國家都說自己赢了,是以我個人願意将這次沖突的結果,稱之為三赢結果。

首先伊朗說自己赢了,因為他們對以色列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其次以色列也說自己赢了,他們表示自己攔截住了99%的以色列飛彈和無人機。最後美國人也說自己赢了,因為伊朗和以色列停手了。

那麼這場沖突的結果到底如何呢?

我們可以看看最近G7因為這次伊朗襲擊,召開的緊急會議出台的結果。

針對這件事情,七國集團達成了三條共識。

第一條共識就是“以最強烈措辭譴責”伊朗行動,“避免進一步對抗”

第二條則是“全力聲援”以色列

當然,這兩條都是廢話,真正的重點在第三條,要對伊朗的飛彈和無人機進行全面制裁。

我們都知道,美國和英國為了宣傳以色列的這場号稱攔截了99%伊朗飛彈和無人機的“大勝”,那可是卯足了力氣渲染。英國稱他們派遣了皇家空軍援助以色列進行防禦,擊落多架伊朗無人機和飛彈;美國則表示在自己的協助下有100多架伊朗無人機在以色列境外就遭到了攔截。

不出所料,伊朗的麻煩來了,美國故技重施,壞到了極點

但是如果真的如同這三個國家說的那樣,伊朗對以色列造成的傷害微乎其微,那麼G7為什麼要把制裁伊朗,納入本次臨時會晤的結論之中呢?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這次襲擊帶來的後果比我們想象得更加嚴重,以色列的損失絕不如以色列軍方說的那樣輕描淡寫。

曾經擔任以色列國防軍參謀長财務顧問的裡姆·米納奇準将透露,以色列方面為了防禦本輪空襲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且不說各種設施方面的損毀,單單是在防空飛彈的花費,就是伊朗的10倍到30倍左右。

這裡有一份伊朗給出的資料。在這次飛彈襲擊之中,伊朗使用了110枚彈道飛彈價值3000-5000萬美元;45枚巡航飛彈價值400-700萬美元,此外還有170枚沙希德-136無人機,價值400-500萬美元。

這些武器裝備的價格總價值在六千萬美元左右。而以色列為了防禦伊朗的飛彈和無人機花費了足足11億。這個效費比實在是太過驚人了。

不出所料,伊朗的麻煩來了,美國故技重施,壞到了極點

伊朗的飛彈和無人機的價格非常低廉,消耗起來一點也不肉疼,而且數量巨多。而且在戰術上,他們選擇讓速度不同的飛彈在不同距離呈不同批次發射,進而達到一個飽和攻擊的效果。以色列在防禦的時候不僅需要對付數量如此巨大的飛彈和無人機,而且由于這些東西是同時飛過來的,以至于本土的防空雷達直接過載,無法準确鎖定所有的目标。結果就是在戰鬥過程中肯定有不少的漏網之魚。

是以,伊朗隊以色列造成的實際損傷肯定比他們說出來的更加嚴重。

也正因如此,G7國家才會做出把伊朗的飛彈和無人機生産相關材料納入管控之中的這一決策。畢竟今天伊朗可以用海量的廉價飛彈和無人機覆寫了以色列,明天就可以覆寫歐洲,或者是美國的航母編隊。是以美國為了防止最糟糕的結果才會串聯G7國家對以色列進行制裁。

至于這個決策到底管用不管用,我不好說,因為伊朗獨特的經濟體制,和軍事相關的産業基本上都掌握在伊朗革命衛隊而非是伊朗政府的手中,革命衛隊産業突出的就是一個本土化程度很高,基本上都能實作自給自足,更重要的是伊朗也基本上沒和歐美有什麼經濟聯系,真正聯系密切的還是二路送i。是以我并不看好美國人的政策。

說到底美西方制裁伊朗,還是因為玩不起。正面戰場搞輸了就想玩盤外招,通過G7圍剿他們。美國人如果有時間的話,與其想辦法圍剿伊朗,還不如管管以色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