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魯西迪關于遇刺經曆新作出版,巴黎為迎奧運驅逐無家可歸者 | 文化周報

作者:酒死了

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李彥慧 記者 黃月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每個周六,“文化周報”向你彙總呈現最近一周國外文藝圈、出版界、書店業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我們關注了薩爾曼·魯西迪新作、威尼斯雙年展、巴黎奧運會等内容。

01 薩爾曼·魯西迪新書《刀》出版,以文學回應攻擊

印裔英籍作家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的新書《刀:謀殺未遂後的沉思》(Knife: Meditations After an Attempted Murder)日前出版,該書講述了作者本人2022年的遇刺經曆。2022年8月,魯西迪在紐約的一次活動上遇襲,腹部、頸部等多個部位被刀刺傷,接受緊急手術後在醫院接受了六周治療。

在《刀》中,魯西迪不僅回憶了遇襲的痛苦經曆,還講述了他與妻子、美國詩人和小說家雷切爾·伊麗莎·格裡菲斯(Rachel Eliza Griffiths)之間的愛情——魯西迪認為,自己的康複與良好的精神狀态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她的支援。魯西迪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上表示:“我想寫一本關于愛與恨的書,前者戰勝了後者。是以這是一本關于我們倆的書。”

魯西迪關于遇刺經曆新作出版,巴黎為迎奧運驅逐無家可歸者 | 文化周報

此外他也提到,自己仍然在适應遇襲事件為身體帶來的影響:在說話時,他的嘴巴一側會産生拉扯感,這是頸部神經受損的後果;左手部分手指的指尖失去了知覺,右眼則永久失明,身體也會感到間歇性疲憊。但魯西迪的聲音已經恢複了原本的活力,頭腦一如既往地靈活。

魯西迪提到,他曾考慮将這本回憶錄命名為《眼中之刀》(A Knife in the Eye),以代表遇襲給他造成的傷害,最終還是決定用“刀”這個單字作為書名,他解釋道,“刀”可以有多種含義,它當然是一種武器,也可以是書籍、電影和繪畫中的一種藝術表達。“語言就像一把刀,能刺穿真相。”他說,“我想用文學的力量,不僅僅是用我的作品,而是用整個文學領域來回應這種攻擊。”

最近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時,魯西迪回憶了遇刺之時的場景:穿着黑色衣服襲擊者像“一枚矮胖的飛彈”朝他飛來,這是他的右眼見到的最後畫面。當天和魯西迪在一起的,是活動主持人、旨在保護作家的非營利性組織“庇護之城”(City of Asylum)的聯合創始人亨利·裡斯(Henry Reese)。事件發生後,他和觀衆們一起沖上去幫助魯西迪,并控制住了襲擊者。魯西迪在書中寫道,如果沒有裡斯和觀衆們,他無法提筆寫下這些經曆,“在那個早晨,我幾乎同時經曆了人性裡最好的和最壞的部分。”

裡斯在接受《觀察家》采訪時表示,“當那樣可怕的事情發生時,寫作的重要性變成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天的暴力讓所有人意識到,因為言論把自己置于危險中到底意味着什麼。他(魯西迪)能再次曝光這一切,并記錄下這件公開又私密的事情,是非常勇敢的。”

《紐約時報》的評論也指出,《刀》是一本發自肺腑的、真誠的回憶錄,這與魯西迪2012年出版的回憶錄《約瑟夫·安東》(Joseph Anton)不同。《約瑟夫·安東》一書講述了他在《撒旦詩篇》(The Satanic Verses)出版後多次受到生命威脅并四處躲藏的經曆,采用第三人稱寫成。魯西迪說他希望那部早期作品“讀起來像一本小說”,但《刀》是不同的,“這不是小說,我是說,如果有人捅了你一刀,這是很私人的事。”

魯西迪關于遇刺經曆新作出版,巴黎為迎奧運驅逐無家可歸者 | 文化周報

涉嫌刺殺魯西迪的男子哈迪·馬塔爾(Hadi Matar)在事件發生後立即被捕,一直在押并被指控謀殺未遂。今年1月,他的代理律師以魯西迪回憶錄出版為由成功向法官要求推遲原庭審。

魯西迪将于今年6月迎來自己77歲的生日,他目前已出版了十餘部小說,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他的第二部小說《午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曾獲1981年布克獎,該書又在1993年和2008年分别獲25周年、40周年布克特别獎(The Booker of Bookers)。1988年,小說《撒旦詩篇》出版,書中涉及伊斯蘭教和穆罕穆德的一些内容被認為“渎神”,次年伊朗原宗教及政治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釋出了要求處死魯西迪的法特瓦(伊斯蘭教令),并開出了數百萬美元的懸賞。此後,魯西迪生活在英國政府的嚴密保護下,直到1998年伊朗撤銷了對他的死亡判決。即便如此,他仍然時不時受到死亡威脅。

02 威尼斯雙年展:以色列展館延遲開放,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作反戰詩歌

2024年的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将于4月20日-11月24日在意大利舉辦,本次雙年展被标榜為一次“植根于當下充滿沖突和分裂的世界的活動”。《藝術報》(the Art Newspaper)評論道,這場全球藝術盛典将充滿“戰争、難民和破壞”。

在雙年展預展開幕當天,以色列展館的藝術家和策展人宣布,除非加沙地帶達成停火協定,否則他們不會開放以色列展館。實際上,以色列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一事曾引發争議。去年10月,巴以沖突爆發,目前仍在持續。當地時間18日,加沙地帶衛生部門表示目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活動造成了超過3.3萬巴勒斯坦人死亡,7萬餘人受傷。

魯西迪關于遇刺經曆新作出版,巴黎為迎奧運驅逐無家可歸者 | 文化周報

西方文化界人士曾多次呼籲加沙地帶停火。作家薩莉·魯尼(Sally Rooney)幾度在巴以問題上公開表态,批評以色列以及愛爾蘭政府的不作為。在去年11月美國國家圖書獎的頒獎典禮上,作家們共同發表聲明呼籲加沙地帶“人道主義停火”。導演斯皮爾伯格也公開表達了對加沙地帶殺害無辜婦女和兒童行為的譴責。在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開幕前,超過2.3萬名藝術家和創意行業工作者聯合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拆除以色列展館。他們還提到,由于俄烏沖突,上一屆雙年展上,俄羅斯的藝術家們和策展人選擇了退出。

原本預計正常參與本次威尼斯雙年展的以色列藝術家露絲·帕蒂爾(Ruth Patir)表示,作為一名藝術家和教育家,她堅決反對文化抵制,但是“在一個無視生命價值的時代,展示一個談論生命脆弱性的作品是很難的”。策展人米拉·拉皮多(Mira Lapidot)和塔瑪爾·瑪加利特(Tamar Margalit)則提到,在新一輪的巴以沖突爆發後,她們仍然選擇繼續前進,在她們看來,“即使在戰争和恐怖時期,藝術常常被視為一種奢侈品,但是對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了解來說,藝術至關重要。”但是,他們也表示:“(戰争)隻會帶來痛苦、損失和破壞。展覽和展館可以重新等待開放,藝術可以等,但婦女、兒童和生活在地獄裡的人等不了。”拉皮多指出,她希望能展示以色列的另一面,“我們是以色列人,但我們不代表我們的政府。更重要的是,我們迫切希望能夠緩解加沙地帶的沖突。”

魯西迪關于遇刺經曆新作出版,巴黎為迎奧運驅逐無家可歸者 | 文化周報

此外,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創作的關于戰争的詩歌《戰争災難:續集》(The Disasters of War:A Sequel)也将在威尼斯雙年展上亮相。阿特伍德在詩中強調了戰争對人的傷害,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而“所有的都是緻命的”。這首詩的标題來自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de Goya)的系列版畫《戰争災難》(Los Desastres de la Guerra,英文譯為The Disasters of War)。在雙年展上,阿特伍德的新詩将該系列版畫中的一幅共同展出,展覽旨在強調人類沖突的無用,還包括其他兩百多件作品。

03 迎接奧運會,法國巴黎警方“清理”無家可歸者聚集地

本月17日,将在法國巴黎開幕的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迎來100天倒計時,與此同時,法國警方将巴黎數百名無家可歸者驅離了他們在巴黎南部的聚集地。

這引發了當地慈善機構的譴責,稱當局正試圖在奧運會前将難民、尋求庇護者和無家可歸者驅逐出首都,以在奧運會期間營造更好的城市形象。

魯西迪關于遇刺經曆新作出版,巴黎為迎奧運驅逐無家可歸者 | 文化周報

這并非法國警方第一次“清理”無家可歸者的聚集區,去年生活在巴黎奧運村附近一個聚集點的人們就曾遭到驅趕。志願者吉拉·普倫蒂斯(Jhila Prentis)表示,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這些聚集點被清理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隻能得出結論,當局正努力清理這些區域以迎接在奧運會期間到來的遊客和媒體們。”普倫蒂斯說,“受驅逐者裡超過50%擁有難民身份,許多人都有工作,他們應該擁有合适的住房。”

法國警方本次“清理”的聚集點位于塞納河畔一個廢棄的公交公司總部内。據悉,曾有多達450人在這裡安家。據報道,在本次被驅趕的人中,還包括50名婦女和20名兒童,至少有10名兒童在當地學校上學。在成年人中,許多人擁有法國合法的難民身份、所需的法律檔案和工作,但他們無法找到合适的住房。

魯西迪關于遇刺經曆新作出版,巴黎為迎奧運驅逐無家可歸者 | 文化周報

一人道主義組織的發言人保羅·阿勞茲(Paul Alauzy)表示,奧運會影響着巴黎最脆弱的群體——無家可歸者。他指出:“在法國,他們都是外國人。假如你是蘇丹人,盡管你有相應的檔案,也不可能找到房子——房東不會接受你的。”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uk-news/2024/apr/13/salman-rushdie-knife-attack-survival

https://www.nytimes.com/2024/04/14/books/salman-rushdie-knife-interview.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4/04/15/books/review/salman-rushdie-knife.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24/apr/14/no-one-comes-back-margaret-atwoods-anti-war-poem-debuts-at-venice-biennale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24/apr/16/artists-refuse-open-israel-pavilion-venice-biennale-ceasefire-gaza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4/apr/17/hundreds-evicted-france-squat-paris-olympic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