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依托“藝術治理”撬動基層治理,“門衛美術館”改變了什麼?

作者:文彙
依托“藝術治理”撬動基層治理,“門衛美術館”改變了什麼?

錢宏峰沒想到,一間18平方米的“門衛美術館”,竟迅速破解了困擾她多時的基層治理難題——組織起年輕的志願者隊伍。

錢宏峰是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複旦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轄區居民中,複旦大學退休教職工約占40%。過去十年,小區中最活躍的群體是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老教師議事會”。今年初,由小區廢棄保安室脫胎而來的“門衛美術館”橫空出世,無形中聚起更多年輕居民參與社群事務。短短100天,這裡就組建起高中生“門衛美術館”志願講解隊,以80後“寶媽”為主的“藝之緣”文藝志願者服務隊、“涼緣數字”自媒體志願者服務隊等。

在昨天舉行的“門衛美術館”百日慶現場,策展人王南溟帶來新消息:與美術館一牆之隔的“小巷美術館”即将落成,百米外的取款機玻璃房将啟動改造。屆時,以“門衛美術館”為圓心,将形成更大範圍的“藝術社群”,持續以“藝術治理”撬動基層治理。

看到社群治理更多可能

依托“藝術治理”撬動基層治理,“門衛美術館”改變了什麼?

王南溟原創的“藝術治理”概念,是指通過在“美麗家園”項目中植入藝術元素,賦予老社群新亮點,凝聚起年輕化的基層治理力量。與“循序漸進”培養居民藝術修養不同,王南溟傾向于直接安排“看不懂”的當代藝術展進小區——當代藝術被稱為“參與式藝術”,是由藝術家的創作與觀衆的了解疊加而成。在他看來,這與倡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思路不謀而合。

“門衛美術館”首展以三星堆為主題,三件當代藝術展品分别解構了出土文物神樹、神鳥、青銅面具的特色元素,再以霓虹燈管、亞克力闆等材質重構。于是,老舊門衛室被絢麗色彩點亮,整條街面也時尚起來。在錢宏峰看來,“門衛美術館”的投用就像一個信号,讓中青年居民看到了社群治理的更多可能,也找到了價值定位:創新。

依托“藝術治理”撬動基層治理,“門衛美術館”改變了什麼?
依托“藝術治理”撬動基層治理,“門衛美術館”改變了什麼?

開館不久,家住附近的鞠紅練就帶着讀初一的兒子何雨哲去參觀,正趕上高中生志願者在公益講解。後來,何雨哲又幾次前往美術館,并以此為題參與記述街區變化的“我的虹故事”社會實踐。熱心公益的鞠紅練,也被街道社群學校負責人侯穎霞相中,成了“藝之緣”文藝志願者服務隊領銜人。這次“門衛美術館”百日慶的短視訊,就是鞠紅練寫的文案,用了何雨哲拍的照片。這也是社群學校推出的首支短視訊作品。

侯穎霞坦言,志願者團隊的年輕化,給了她底氣打開思路,從新的需求端開拓工作。美術館對面就是居委會辦公室和社群學校,利用這一地理優勢串聯起三個載體資源,也産生了更強烈的化學反應。寒假時,社群學校創新推出為期12天的“暖冬營”:由居委會組織國小生參與,聯合虹口進階中學在美術館設學生社會實踐點,邀請專業人士作當代藝術賞析教育訓練。“藝術治理”的成果很快顯現:志願者偶遇小區裡退休的曆史學教授,拉着對方講起古蜀文明,更準确深入地掌握展陳背景;一些起初“被動接受”的老住戶,也開始自豪地稱美術館為“家門口的藝術天地”,還自發組建了巡邏隊負責日常維護。

學生、家長,“老土地”、社會人士,因為小小的美術館結緣,也讓這裡逐漸成為凝結志願精神的聚力場。侯穎霞說,有團隊、有故事,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社群學校視訊号就快上線了。

擴大“藝術社群”内涵外延

依托“藝術治理”撬動基層治理,“門衛美術館”改變了什麼?

100天,“門衛美術館”的溢出效應已然展現。

這幾日,上海财經大學社工專碩中心主任孫哲常帶着學生來此調研。在他看來,“藝術治理”以不同的藝術載體賦予社群特點,也藉由藝術項目引導居民關注更正向的公共議題。與停車難、物業管理等社群治理“老生常談”相比,決策展陳主題、挑選布展方案等“藝術治理”帶來的短平快議題,更容易吸引年輕人參與,也有利于營造輕松和諧的社群氛圍。

“這裡能為多學科提供研究樣本。”王南溟說,從實體空間講,這裡全權委托專業藝術展陳機構ARTZHOU改造,是社群微更新的全新模式,也是展覽布置的經典參考;從精神核心看,這裡有新鮮事物落地老舊社群的天然沖突,也有基層治理主力代際交接的鮮活案例。在孫哲之前,複旦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所研究所學生、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大學生,都将專業課課堂搬到了這裡。

依托“藝術治理”撬動基層治理,“門衛美術館”改變了什麼?

距離美術館百步遠的原涼城三村“小巷書屋”,正在打造“小巷美術館”:媲美上海書城内裝的“通天書架”、不輸專業藝術館的拉膜天花燈、時下流行的移動式拼接桌椅……甚至,藝術家李秀勤也為這個高品質新空間度身定制雕塑作品。她将從社群采集手印并雕鑿進花崗岩石材中,隐喻人情與地緣的深度,生發社群共同體的意念。王南溟打算将部分手印主人的故事編成口述史,留存社群記憶。

“老教師議事會”成員許君興說,議事會成立十年,大家最希望能吸收有志于社群公益事業的年輕人。這個願望就快實作了。

文:單穎文

圖:單穎文攝,涼城新村街道提供

編輯:周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