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舊與科技時尚中蝶變。
在智能手機普及的今天,電話亭已成為二十世紀末标志性的回憶。在人手一部手機的當代社會,人們很少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公共電話亭遍布大街小巷、工廠學校、車站碼頭的場景。
說起電話亭的曆史,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城市中就出現了公用電話,分為自辦和委托代辦兩種。在50年代,電話亭也陸續在主要公共設施、景點布設,友善市民使用,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區域。進入20世紀80年代,無人值守的投币式公用電話亭開始出現。90年代初,磁卡式公用電話開始興起,可以直撥市内電話和國外長途電話。
随着IC電話、智能公話等裝置發展,90年代中後期,電話亭業務發展加快。以公話普及率居全國前列的浙江為例,1995年公用電話使用者數達4.55萬戶,在1998年上升為14.53萬戶,為“一五”期間(1956年)的798倍。公用電話發展的高峰期在2003年,随後步入穩定期。随着行動電話、智能手機的出現和普及,2006年至2008年公用電話通話量在固定電話語音中的占比持續下降。逐漸退出主流通信市場,拆除或者改造。
2019年随着5G商用,公用電話亭似乎是一個早已被人遺忘的老物件。然而其實,在某些場景下,公用電話亭依然發揮着重要作用。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向《通信産業報》全媒體記者介紹道,路側公話亭作為北京的城市基礎設施,是最直覺展現首都北京風貌的載體之一。這些年,北京通信業讓公話亭從單一通信功能向複合城市服務功能轉變,從基礎通信設施向數字化城市家具轉變,緻力于激活基礎通信設施的市場價值。據了解,中國聯通配合北京市政府,選取了10處繁華地點進行數字化公話亭試點建設工作。數字公話亭主要包括語音通話、資訊屏、燈箱、5G微基站等基礎功能。
位于北京市西城區西絨線胡同霱公府門前的聯通數字公話亭。相較于3G和4G,5G網絡需要部署更多數量的基站才能實作良好覆寫,在公話亭上加裝5G小微基站,有利于盤活存量資源,彌補5G室外宏站覆寫盲區。作為公共基礎設施,電話亭的價值還展現在應急功能方面,當無線通信受限或其他緊急情況下,公用電話亭發揮着臨時替代性應急作用。資料顯示,2023年,北京市公共電話亭緊急熱線(110、119、120等)通話次數1.79萬次,通話時長3.25萬分鐘。接入12345市民服務熱線通話時長3.44萬分鐘。2024年是網際網路接入30周年,也是國内四大營運商之一中國聯通成立30周年。30年前,安裝家用固話還是昂貴的“奢侈品”,公用電話亭是人們緻電親友、洽談事宜最友善的主要工具。而今,移動通信由2G發展到5G、5.5G,并向6G演進。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數達15.22億戶,中國聯通聯網通信使用者也已超過10億戶。通信裝置也已從手機向泛終端萬物智聯邁進。公用電話亭承載了一個年代的記憶,見證了曆史,也發生着與時俱進的改變,在懷舊與科技時尚中蝶變。
采寫:崔亮亮
圖:北京聯通 李嵩
資料提供:浙江聯通 王嘯濤
編輯:亮亮
指導:辛文
利潤增長8.9%:中國聯通一季度開門紅
以寬帶網絡“護航”健康鄉村
最新:簡勤任中國聯通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中國聯通前兩月:大聯接使用者增長超千萬
實錄:中國聯通業績說明會問答
中國聯通雙增長年報:高品質發展開新局
特稿:聯通寬帶為什麼好?直擊巴塞 | 豐碩!中國聯通釋出"聯網通信"和"算網數智"最新成果直擊巴塞 | 聯通華盛“馬不停蹄”成果豐碩
這個龍年,中國聯通“舞”出精彩
每秒19.6億億次!中國聯通為龍年新添“數字範兒”
每秒19.6億億次!中國聯通為龍年新添“數字範兒”
入家門、進班組:中國聯通黨組成員分赴各地溫暖慰問
用愛溫暖回家路:聯通愛心專列發車
回首2023:中國聯通那些振奮人心的創新成果
中國聯通2024年工作會舉行
上海聯通寬帶精品網引領數字時代新生活
高揚第二曲線的專業力量:聯通的“小巨人”們
最早集中、最先集約:中國聯通如何激活資料要素先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