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車派】說到零跑汽車這個品牌,可能還會有一些人感到陌生。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家成立于2015年的國産新勢力車企,在剛剛過去的三月份賣出了14567輛,同比增幅更是達到了136%僅次于問界和理想,力壓蔚來、小鵬等車企,殺入了新勢力前三。表現頗為亮眼。
零跑全新C11
而在這一成績的背後,離不開零跑C11的貢獻,作為零跑旗下的明星車型,2023年零跑C11,共計傳遞80616輛,是2023年度15-20萬新能源中型SUV細分市場銷量冠軍。而此次,我們很榮幸受邀參與了零跑在雲南西雙版納舉辦的全新C11深度試駕活動,而通過此次試駕,也讓我們對于零跑這款新車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零跑全新C11試駕車
外觀:新增配色 打磨細節
作為一款改款車型,全新零跑C11在外觀上跟此前相比并沒有太大不同,其同樣采用了家族式設計語言,我們此次試駕的純電車型就采用了封閉式格栅配貫穿式燈帶,與增程版車型前方加入的進氣口有着較明顯的不同,也有着更好的一體性和更高的顔值。車身采用了更加流線型的設計,純電版風阻進一步降低至0.282cd。
全新C11
車尾方面,車輛依舊采用的是貫穿式尾燈,這也是時下衆多新能源汽車比較喜歡的設計,在夜晚能夠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而在車身顔色方面,全新零跑C11新增了一個松岚灰配色,這個顔色看上去有點偏淡藍色的感覺,看起來深邃但是又不老氣,比較适合年輕人。
全新C11
在車輛大小上,新車車長為4750mm,看上去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其軸距卻來到了2930mm,這一軸距長度在15萬元左右的新能源SUV中可以說是遙遙領先!這一方面源于純電平台超高空間使用率,同時也得益于短懸長軸設計“偷空間”,這讓車内的乘坐空間表現更加出色。
全新C11
内飾:科技舒享大空間
内飾方面,零跑全新C11提供岩灰+霧紫和玄黑+駝絨棕兩種内飾配色,而此次我們體驗的則是後者,這也是此次新加入的配色。全新C11依舊配備了三塊螢幕,包括10.25英寸液晶儀表+14.6英寸中控大屏+10.25英寸副駕屏。但是與之前不同的是,新車的中控屏由此前的嵌入式改成了懸浮式,而且螢幕尺寸更新到了14.6英寸,分辨率也由1080P提升至2.5K,無論是視覺觀感還是顯示精細度都有了不小提升,同時也營造出了更好的豪華感。
全新C11内飾
在舒适度方面,全新C11也表現出色。全系除了入門的智享版車型外,都标配前排座椅通風、加熱和後排座椅加熱等功能,試駕車還選裝了NAPPA真皮套裝,座椅和方向盤的手感進一步提升,摸起來光滑細膩。同時前排座椅還加入了按摩功能,長途駕駛時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背部的疲勞感。考慮到該選裝套裝僅需5000,個人認為還是有必要選擇的。
主駕支援座椅電動調節和腰部支撐
在車内空間上,全新C11同樣保留了之前的大空間特點。以筆者175cm的身高作為參考,前排頭部空間有接近兩拳左右,腿部空間也十分寬裕。在将前排調至舒适坐姿後來到後排,腿部空間還能有兩拳半左右,頭部同樣有接近兩拳的空間,空間表現還是很富裕的。
座椅放倒後車内空間
除了空間寬敞外,車内還有幾點值得好評。一是車輛依舊保留了手動空調出風口調節。如今不少新能源車為了所謂的科技感,取消了空調出風手動調節,需要到車機中調整出風位置,手動調整則更加友善,雖然不能采用隐藏式出風口可能沒那麼好看,但是我認為還是實用性更加重要。還一點值得好評的就是車輛配備了電動遮陽簾,可以直接通過車機進行語音開關。在此次試駕過程中,雲南的太陽還是比較毒辣的,有了遮陽簾的庇護,不用擔心頭頂天幕燙頭,這比那些各種可變天幕都要更加實用,而且成本還更低,這也反映出了零跑在成本效益方面的造詣。
支援手動調節的空調出風口
動力:不頂尖但足夠用
動力方面,無論是增程版還是純電版,全新C11兩驅版車型均搭載一台最大功率200kW的後置電機,峰值扭矩為360N·m。而頂配車型也就是我們此次試駕的580四驅智駕版則搭載雙電機,最大功率400kW。電池方面,純電版車型提供69.2度、78.5度和89.97度(四驅)三種電池版本,CLTC純電續航分别為515km和580km(後兩種)。而增程版車型還搭載一台4缸1.5L增程器,電池容量為30.1度和43.74度兩個版本,CLTC純電續航裡程分别為200km和300km,CLTC綜合續航為1120km和1210km,饋電油耗百公裡5.2L。
零跑全新C11
動态試駕體驗
聊完靜态後,再來說說此次試駕的感受。此次試駕路線包含有市區擁擠道路、快速路、高速道路以及山路,是以整體體驗還是很全面的。此次試駕的是純電四驅智駕版車型,是以在動力方面的表現還是不錯的。雖然由于道路限制原因沒有測試車輛的零百加速,但是在高速行駛時,還是能夠感覺到不錯的動力表現。
試駕車隊
車輛提供經濟、輕松、運動和自定義四種駕駛模式。在經濟模式下,車輛的動力應該是受到了一定限制,在提速上的感受并不算太強,不過動能回收的感覺也比較弱,有種開油車的感覺。之後我們還測試了性能模式,感受就完全不同了,油門響應速度明顯更加靈敏,而且動能回收感覺也更強,甚至在駕駛的大部分時間都可以不用控制刹車,體驗感覺與一些車輛的單踏闆模式有些相似。
四種駕駛模式
說完了油門響應,再來聊聊此次全新C11的地盤表現,這也是純電版車型的一大更新。除了之前的前雙叉臂+後五連杆外,純電車型還标配了FSD可變阻尼懸挂。由于本來就不錯的地盤硬體,新C11在一些稀碎路面濾振方面還是有着不錯的隔絕感,但是還是保留了一定的路感,例如在經過一些小的減速帶時,能夠感受到比較明顯的回報。雖然目前不少國産車已經開始搭載空氣懸挂了,讓大家對于濾振等舒适性有了更高要求,可能體驗多了空懸之後再駕駛非空懸車輛感受沒那麼強烈,但作為一款15萬元左右的車型,能夠配備FSD功能,還是很值得表揚的。
FSD可變阻尼懸挂
在車機的體驗方面,全新零跑C11也給我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一是在語音操控方面,新車此次支援多樣且豐富的語音操控,隻要是系統設定中能夠看到的功能,都可以通過對話進行開啟或關閉,雖然該車沒有配備實體按鍵有點可惜,但還是“可見即可說”功能的加入,還是盡可能友善了駕駛者。
2.5K中控螢幕
車輛語音還支援連續60秒無喚醒對話和聲源定位功能,避免對話時受到其他人的打斷和幹擾。不過在連續對話這我認為還有一個可以優化的點,那就是對于一些可能無法識别的語音指令可以加入及時回報功能,目前的系統對于一些無法識别的情況會直接顯示出了文字内容但是沒有任何回報,這可能會影響到後面語音内容的識别,如果能夠加入一個及時回報的話,使用體驗應該會更好。
車輛支援高德地圖導航
由于新車采用了最新的高通骁龍8295晶片,車輛車機在流暢度方面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無論是動畫效果、導航地圖的移動,還是反應速度都有了肉眼可見的進步,車輛副駕前還配備了一塊副駕娛樂屏,支援影視、音樂播放以及地圖導航功能。
不過個人認為,這塊副駕屏其實有點雞肋,較窄的寬度在看視訊方面其實容易造成畫面的拉升變形,觀影體驗可能并不太出色。建議零跑要不就直接取消副駕屏,把中控屏尺寸再做大點。要不就學習理想,增大副駕屏尺寸以提升可用性。此外,我們試駕的頂配車型還搭載有Face ID人臉識别系統,通過提前設定好個人座椅調整參數,在交換駕駛時,便能直接通過面部識别自動将座椅等參數調整到預設模式。
副駕屏
不過略微可惜的是,此次我們試駕的智駕版還未正式推送高階輔助駕駛功能,雖然搭載了多達30個智能感覺硬體+雷射雷達+254TOPS算力的英偉達Orin X晶片,但是還是無法體驗到智駕方面的内容,零跑方面的負責人稱,該功能将會在5月份推送。說到推送,全新C11還支援整車級無感式線上OTA更新,對比那些需要專門停車更新的車輛,想想都知道無感OTA有多爽。
智駕版C11軟硬體配置
得益于前排配備的雙層夾膠玻璃,即使采用了無邊框車窗,車輛在NVH方面的表現也還不錯,對風噪的控制比較好,不過車輛在高速行駛時,路噪還是有點明顯,不知道在跟換為靜音胎後效果會有所減弱。如果感覺高速噪音有點大的話,其實可以通過播放音樂來進行控制。雖然與老款相同同樣是12揚聲器,但是新款在音質以及純淨度上還是有進步的。與比亞迪類似,零跑也在C11上配備有K歌功能,不過出于對同車其他人的考慮,試駕過程中沒有敢測試(笑)。
無邊框車門
比較可惜的是,此次沒有體驗到增程版車型,不清楚搭載四缸增程器的車輛在增程器開啟後表現相比之前的三缸有多大提升。但是有試駕了增程版的其他媒體老師表示,新的四缸機在靜谧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開啟後也基本上沒有太強的存在感。相比于原來三缸機較大噪音所帶來的不少車主吐槽,零跑還是很聽勸的。(不過新增程器好像早在去年9月就迎來了更新,此次隻能說是繼續沿用)
增程版車型
在經過了差不多一天的深度試駕後,我對于零跑全新C11這款車型有了更深的了解。平心而論,C11這款車此前能夠成為零跑銷量最成功的車型不是沒有道理的。首先,這的确是一款成本效益拉滿的車型,純電版15萬多一點的價格,就能買到一台底盤采用前雙叉臂+後五連杆+FSD的車型,絕對的同級罕見。并且經過進一步更新的車輛,讓車輛的整體表現更加出色。
全新C11
寫在最後
如果你正在打算購買一台15-20萬元的新能源車的話,真的可以考慮一下零跑全新C11車型,去當地零跑店面試駕一下,親自去感受一下該車的駕駛和乘坐體驗。在我看來,無論是增程還是純電車型,尊享版都是最值得購買的版本,如果想要更好的體驗,5000元的NAPPA真皮選裝最好也加上。這樣最低隻要不到17萬元,就能買到一台無論是舒适度還是駕駛感都不錯的新能源中型SUV。通過此次深度試駕,我終于明白,為何C11能夠成為零跑真正的“扛把子”車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