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績好隻是孩子優秀的基礎

作者:清溪壺語

這幾周以來,研究所學生複試中,原東南大學學生徐某,因虐貓事件影響,雖然筆試高分而未能通過南京大學研究所學生複試,同時引發網友們強烈抗議,甚至前往調劑學校蘭州大學留言建議學校取消徐某複試資格,該事件持續霸占熱搜榜前幾位。

與此同時,這幾個月以來,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是董宇輝為何就火了,還與老東家發生這麼多的“故事”,或者說“事故”。想的并不是其與公司之間的各種不為人知的外界重點關注的“沖突内幕”。而是,如果董真的隻是老俞說的“一個不在計劃的意外和上天給的禮物”,那麼為什麼董能夠持續性的引發粉絲喜愛而經久不退支援熱情?

同時,某方作為教育起家的老牌公司,能夠在老俞直接帶領下開辟新賽道的人,一定是從内部篩選了一批優質人才跟着幹的。考學指南相信這批人,也許還不能說是人中龍鳳,但一定也是社會精英階層。也相信這批人中,比董更優秀的人一定很多,不然應該不會出現直播時直接“置頂搶功”事件,但為何隻有董,能夠成為焦點,而且是正面焦點?

思來想去,綜合後可以得出:

孩子學習好,隻能是優秀的前提,具備良好的人格甚至散發出人格魅力,才是真正優秀、取得成功的前提。

如此來看,虐貓的徐某,董宇輝的團隊成員,學習上足夠突出,個人才華也足夠橫溢,但為何都背負着不被認可的負面輿論?

1.當下的社會不缺高學曆高學識群體。

對董與老東家的沖突根源,有人這樣分析:某方人才濟濟,名校畢業+國外留學背景+家庭條件優越=社會精英階層,而董=普通大學(注:西安外國語其實一點不普通)+出身農村。這些差别,導緻董雖然火了,但“精英同僚”骨子裡的傲慢讓他們根本瞧不上董宇,這才是董屢次被背刺的原因。

而虐貓的徐某,單從其東南大學教育背景和考研筆試分數,同其和他一起進入複試的考生對比,雖然分數第一,但同批次的考生同樣可見成績突出。可見,當下國家的教育體系越來越完善,隻要自身努力,不考慮思想品德,這個社會其實人才濟濟。

2.能被認可的不是才華而是社會價值。

在關注董宇輝事件的過程中,最能感動考學指南的,并不是他滔滔不絕的文學才華,也不是他信手拈來的台上演講。而是他關于“谷賤傷農”的有關表态。

這些言論,董不僅從種植戶角度出發,還考慮中間收購運輸打包成本,最後還向消費者解釋了農産品的利潤率問題。

一個直播帶貨的主播,更多的言詞應當是“幫粉比省錢”,才能有銷量才能有更多的利潤抽成,但董并不是,無論是哪一方,他都有理有節的照顧到位,進而得到了社會各行各業甚至是官方認可。

可見,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并不是他能夠創造多少财富,雖然财富是重要的衡量名額,但絕對不是唯一的名額,沒有全方位的得到認可,那麼也許就隻能是過眼雲煙。

這點,其實我們也能從目前大家對于“皮帶哥”與某達王總的對比中得出結論,也能從娃哈哈宗老過世後的社會反響得出結論,社會價值,絕對需要以個人才能與自身人格相得益彰為基礎。

3.人格才是決定取得社會認可的關鍵。

就像有人評價董宇輝老東家的團隊:這裡面有才華的人多了,但具備董宇輝人格魅力的人寥寥無幾,董的善良、堅持、奮鬥和無人可及的輸出能力,加上一直未變的助農初心和傳播文化的使命意識,才是讓大家喜歡的真正原因。這點,别說絕大多數人是為了工作掙錢,連直播帶貨的幾個頭部主播都比不了。

再看虐貓的徐某,大家一緻的反應都是:虐貓是他的愛好和興趣,如果哪天他手握資源和權力,是不是人格愛好方面會變成虐人?

可見,除了才華,除了考試成績,真誠熱友善富有同情心、自謙自勵具備進取精神、創新創造時刻能為他人着想、自制堅韌豁達情緒穩定,才是讓自己的才華得到發揮的機會,主動散發人格魅力赢得社會認可、創造社會價值的關鍵。

如何培養孩子的人格魅力?

如果說個人才華與學識隻是成就自己的“術”,那麼具備人格魅力就是成就自己的“道”。唯有“道術相佐”,才能實作自我成就,而“道”在取得成就的過程中,一定占據決定性。這也就是許多人說的,小才靠智,大才靠德。

1.讀書仍然是主要法寶

既然年紀還小,經曆還少,沒有走過那麼多的路,那就讓孩子多看看别人走過的路。從别人的路中汲取

2.實踐煅練是必經之路

人家說少不更事,才會“為賦新詞強說愁”,隻有“知”還沒有“行”,人格魅力就很難養成。對于小孩子,一定是在與同學朋友的接觸慢慢實作社會化的,一定是在與困難挫折的對抗中慢慢實作“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這種人格與孩子的成績、分數、名次沒有關系,但卻可以決定孩子很大一部分未來。

是以,家長們應當允許孩子保持一定的自我空間,包括社交空間、玩耍空間、獨立解決問題空間、自我反思空間,讓他把成功的人格轉化為自己的心智,這是培養成功人格最關鍵的環節,面面俱到的愛,不一定能換回期待中的孩子。

3.父母引導是關鍵之舉

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在養娃過程中,采取的是:放學好好作業+不聽話就比誰的嗓門大+沒事不溝通。也不知道有多少家長,遇到孩子焦急、自我放棄,除了“國罵”,沒有别的法子。等等這些,久而久之,我們卻要求孩子要成長,憑什麼呢?

我們應當常常這樣想,在孩子這個年紀的時候,我們心裡在想什麼?所謂的将心比心不過如此,既然孩子還不懂事,不會将心比心,那麼父母就應該多沉住氣,自覺交換身份,把常态化與孩子的溝通,當成重中之重。

其實身邊有不少家長,把言傳身教做到非常棒。其中有位家長有一回,因為工作忙,他帶小孩子加班,就買了一輛小時候玩過的四驅車送給兒子。在組裝過程中,小孩耐心不足,甚至“氣急敗壞”。他沒有生氣,而是停下工作,把車撿起來,和小孩子分析哪裡裝錯,一步步調整,用了兩個多小時才讓車跑起來。

接下來他的操作就神了,車跑了幾圈後,他把車拆了回歸“一堆零件”狀态,然後跟小孩子說:像爸爸剛剛遇到不會的就耐心看說明書那樣,把他重新裝起來,不會的随時來問,但是一定要裝起來,裝完了你想買啥都可獎勵!

可以,讓孩子有自我正确觀念、願意付諸行動、了解客觀規律、自我暗示“我可以做到”,是培養人格魅力的基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