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EBMT軍之鑒 | 馬軍教授:免疫抑制治療後的無移植、無輸血和無治療生存率對獲得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成人患者的啟示

作者:醫脈通血液科
EBMT軍之鑒 | 馬軍教授:免疫抑制治療後的無移植、無輸血和無治療生存率對獲得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成人患者的啟示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AA)成人患者的首選一線治療方案是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allo-HSCT)和基于抗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ATG)的強化免疫抑制治療(IST)。對這些治療方式的長期和詳細的真實世界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為個性化治療決策提供參考。而IST的長期療效可能因AA複發、進展為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或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AML/MDS)以及需要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而受到影響。來自荷蘭的研究者開發了一個新的終點來定義AA接受IST後的治療成功,并分析了哪些基線特征與達到這一終點的機率相關,該研究結果在2024年第50屆EBMT年會(EBMT 2024)上發表,哈爾濱血液病惡性良性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親赴英國格拉斯哥會議現場,在現場與我們分享這項研究結果。

EBMT軍之鑒 | 馬軍教授:免疫抑制治療後的無移植、無輸血和無治療生存率對獲得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成人患者的啟示
EBMT軍之鑒 | 馬軍教授:免疫抑制治療後的無移植、無輸血和無治療生存率對獲得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成人患者的啟示
EBMT軍之鑒 | 馬軍教授:免疫抑制治療後的無移植、無輸血和無治療生存率對獲得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成人患者的啟示

PART.01研究方法

一項真實世界前瞻性多中心隊列研究,分析了荷蘭127例AA成人患者接受了IST聯合馬ATG(ATGAM)和環孢素作為一線治療。運用多狀态模型模拟疾病恢複,通過Cox比例風險模型分析危險因素,并估計了無TTT(無移植、無輸血和無治療)生存率。

PART.02研究結果

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4歲(範圍:18-79歲;40% >60歲,32% <41歲),64%為男性。疾病嚴重程度占比分别為33%、43%和24%的非重型、重型和極重型。診斷時存在PNH克隆(>1%)的患者占45%(表1)。

表1

EBMT軍之鑒 | 馬軍教授:免疫抑制治療後的無移植、無輸血和無治療生存率對獲得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成人患者的啟示

在總隊列中,5年總生存(OS)率為79%(95%-CI:70-87),而5年無TTT生存率為42%(95%-CI:33-54)。年齡<41歲患者的5年OS率為94%(95%-CI:87-100),而5年無TTT生存率為58%(95%-CI:43-80),在年齡>60歲的患者中,這一比例分别為66%(95%-CI:49-83)和33%(95%-CI:20-54)。

診斷時存在PNH克隆患者可能與較高的IST緩解(HR:2.2,95%-CI:1.4-3.4)相關。相比之下,年齡越大,AA嚴重程度越高,IST後獨立輸血的幾率就越低。與年輕患者相比,年齡為41-60歲和>60歲的患者在IST後對輸血産生依賴的可能性更低(兩個年齡組的HR分别為0.4,95%-CI:0.2-0.7和0.3-0.7)。與非重型AA患者相比,(極)重型AA患者也觀察到相同的情況(重型和極重型AA的HR均為0.4,95%-CI:0.3-0.7和0.3-0.8)。該研究使用這3個不同的基線特征來計算模型對參考患者治療成功的預測。該圖顯示了2例重型AA但基線特征不同的參考患者的示例。

EBMT軍之鑒 | 馬軍教授:免疫抑制治療後的無移植、無輸血和無治療生存率對獲得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成人患者的啟示
EBMT軍之鑒 | 馬軍教授:免疫抑制治療後的無移植、無輸血和無治療生存率對獲得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成人患者的啟示

圖1

PART.03研究結論

無TTT生存期可作為AA患者IST的治療目标。年齡較高、(極)重型AA以及診斷時沒有PNH克隆都與達到這一陽性終點的機率較低相關。

PART.04專家點評

馬軍教授: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東亞、東南亞國家高發的血液疾病,其年發病率在大陸為0.74 / 10萬,可發生于各年齡組,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臨床上,AA分為重型、極重型以及非重型。

這項研究對成人重型AA患者接受IST後的預後進行了詳細分析,為個體化治療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研究結果表明,無TTT生存率僅為42%,而年齡較高、疾病嚴重程度較高以及診斷時沒有PNH克隆的患者達到這一終點的機率較低。

目前,重型AA成人患者的首選一線治療方案是allo-HSCT和基于ATG的強化免疫抑制治療。而新一代促血小闆生成素受體激動劑(TPO-RA)的上市和廣泛應用為那些不适合移植的SAA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使得傳統的IST方案能夠不斷優化和更新。

總體來看,這項研究的結果提醒醫生在重型AA患者的治療中要考慮多個因素。該研究對于進一步改善重型AA成人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來源:Cjm Halkes, et, al. Predicting Transplantation-, Transfusion- And Treatment-Free Survival After Immune Suppressive Treatment For Adults With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 2024 EBMT. Abstract # OS18-02.

編輯:Yayoi

稽核:馬軍教授

排版:Cherry

執行:Quinta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台,“感覺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台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産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資訊。本平台釋出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資訊被用于了解醫學資訊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台對釋出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将盡快處理。

EBMT軍之鑒 | 馬軍教授:免疫抑制治療後的無移植、無輸血和無治療生存率對獲得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成人患者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