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甘谷禮辛古鎮,見證千年曆史滄桑

作者:蕭峥向你展示了潮流

甘谷禮辛古鎮,見證千年曆史滄桑

【文化】甘谷禮辛古鎮,見證千年曆史滄桑

禮辛鎮上的中堡子。

禮辛鎮位于天水市甘谷縣西北,是甘肅省十大古鎮之一,是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類型發源地之一。 那裡從地層深處散發出來的悠遠文化氣息,才是甘谷有“華夏第一縣”美譽的根本原因所在。

1.一條哺育了隴上文化的清溪河

作家牛勃在散文《禮辛》中曾這樣描繪它的田園氣息:“河床寬廣,河灘敞亮,河谷平原飄帶似柔柔綿綿地漫開去,掬一把泥土,稍一用勁,指縫間似乎要滴出油來。在這樣一個木鍁立上三分鐘就會成大樹的地方,包菜的碩大突破了它的常量,油菜花的芬芳連月亮也在雲縫裡羞愧難當,而紅梨,清溪河谷的紅梨該是怎樣一種天精地華,縱在厚厚的冰殼裡也掩不住火樣的激情……”

我們從甘谷縣城出發,由安遠鎮、大石鎮前往禮辛鎮。

安遠鎮同名古城就處在清溪河和散渡河的交彙之處,而去往禮辛鎮的方向,是從清溪河下遊向上遊回溯,可以看到谷地之上分明有河流下切而成的連綿的斷崖。

除了甘肅的清溪河之外,在全國同名的知名河流至少還有四條,分别來自四川、重慶、貴州、安徽,它們給人的觀感大多都是青山綠野、碧水東流的美麗景象。

而眼前的小小清溪河,它發源于通渭縣榜羅鄉澗灘及隴西縣岘兒灣一帶,經通渭縣毛家店流入禮辛境内,途經大石至安遠彙入散渡河,全長隻有46公裡,但它在曆史上卻是聲名遠播。

清溪河兩岸散落着大大小小上百個村鎮,羅家坡、劉家峽、張家坪、毛家灣、毛家店、甄家山、白家川、陳家莊、禮辛鎮、大石鎮、安遠鎮……這些看似平凡的村莊卻個個飽含着深厚的曆史底蘊。

早在人類剛剛從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就有一支西戎遊牧部落在清溪河兩岸定居。這裡四面環山,氣候溫暖,山林茂密,青草豐盛,河水清甜,河岸兩旁的川台地又可以耕種稻黍,确實是一塊理想的生息之地。先民伐清溪兩岸林木建屋燒薪,采清溪河底的青石制具作器,勤勞地創造着中華史前文明的代表作品之一——齊家文化。清溪河上遊羅家坡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文物,見證了他們的聰明和智慧。

到了漢代,清溪河流域已相當富庶。從清溪河沿岸出土的漢代墓葬裡可以發現這些墓葬的墓室講究,葬品豐富,絕非普通百姓所有。這充分說明在漢代,清溪河流域的先民已創造了燦爛的農業文明,成為渭河文明乃至黃河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當然顯得不同尋常。

2.履中堡讓禮辛古鎮變得不同尋常

古鎮通常給人這樣的印象:青石闆鋪成的巷陌、麻石修砌的拱橋,有磚雕照壁、雕花窗棂的古民居,有幽深靜寂、曲折多姿的古街巷,而有人更是把古鎮的美麗細分為古韻之美、文化之美、發展之美,但禮辛古鎮給人的第一面卻感覺尋常,尋常得很容易和周邊别的鄉鎮等同起來。

俯仰側望之間,在鎮上找不見絲毫古意,直到在中街看到宛若城池的堡子高大突兀地出現在眼前。叩開了緊閉的鐵門,記者發現堡子裡别有玄機,在中心位置是一座封閉式的四合院,院中房屋的檐梁、門窗頗有天水古民居的清秀淡雅、娴靜恬淡之趣,這個堡子到底是什麼用途呢?

這座堡子名叫履中堡,禮辛當地人簡稱為中堡,始建于清嘉慶年間,為本地舉人、時任四川綿州知州賈文召所建的府邸。我們現在看到的庭院隻是一座過廳院,當初賈文召幾乎把整個官衙的形制照搬到堡子裡,極盡奢華。它整個建築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嚴格按中軸線布局,講究左右對稱。中軸線建築從南向北依次為:門樓、儀門、一進院(過廳院)、二進院(正廳院)、三進院(涼亭院)、望河樓、花廳、祠堂等。

看完中堡之後,行程多了一些意外的驚喜:

在鎮裡的戲台一角,我們在一盤碩大的石磨上面看到一輪石碾,一位陳姓的村民說,這輪石碾的年程可長了,聽老輩人說,他們的先人大概是明崇祯年間在這裡落戶的,從那時起就傳下這個石碾了。摩挲着光滑的石碾,我在想,麥粒的清香恐怕早已滲進它的紋理中了吧。

3.深藏在“書房巷”裡的“私塾”與老槐

去鎮上的“書房巷”一探究竟。在這條小巷,我們終于尋覓到甘谷傳統民居的風采,門楣上高懸“耕讀第”的匾額,屋檐下挂着紅豔豔的辣椒串,院中的木架上是沉甸甸的玉米棒。更大的收獲是在小巷的盡頭,一戶人家從院子的門樓上看就年代久遠。

敲開大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迎了出來。看他家正房門前的台階是依次升高的幾塊青石,青石的邊緣早已被風霜雪雨磨洗得不規則,高低不平。正房雖不大,仍有帶柱前廊的特點,兩根碗口粗的廊柱早已油彩褪盡,龜裂翹曲。

老人善書、言談優雅,他說,這座房屋少說也有兩百年了,這條小巷名叫書房巷,也是因為這座院子最早曾經是私塾。

在鎮子邊緣,我們看到一棵碩大的槐樹,高約30米,直徑約2米。據說它是一株宋槐,這樣腰圍的槐樹原本有22株之多,但在1975年時,古槐被砍伐殆盡,隻有這棵槐樹幸存了下來。

也有人說它的樹齡沒有“宋槐”這樣老,這棵槐樹應為明代洪武、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縣遷居至此的移民所植,他們在到達新的定居地後栽種槐樹,借此寄托對故鄉的相思之情。

大槐樹!在采訪中,不止一次聽人說,他們祖上是從山西大槐樹移民來的,這棵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恐怕是全中國最有名的槐樹了,它的根須不知道深深地紮進多少人的心裡。

原籍禮辛鎮陳莊村的著名作家陳繼明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道,陳莊陳姓族人的先祖陳剛正是從山西逃荒而來,到了如今的禮辛地界,“心生歡喜,于是歇足立戶,繁衍子孫……”

4.古鎮曾經店鋪林立商賈雲集

禮辛鎮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呢?早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全縣分十二裡所。行政機構分為裡分和路分,裡分管地丁糧款,路分管民、刑、私訟及雜務。禮辛先民根據白居易詩句“我生禮義鄉,隻自取辛勤”,以其土瘠民勤、淳樸好禮而取名禮辛。于是這個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從定遠、大石而至禮辛,除了那條暫時消失不見的清溪河其實從未遠離之外,似乎隐隐感到在大地之上還有一種強烈、蓬勃的脈動,我們的腳下便是昔日絲綢之路的一段。

據《甘谷縣志》記載:“一條由長安出發經秦安、千戶、甘谷、安遠、禮辛、毛店、車場、鞏昌(隴西)金城(蘭州)河西走廊通往西域、中亞、歐洲的古絲綢之路橫貫禮辛全境。在禮辛境内長約5.5公裡,路面寬4到5米。漢時已具雛形。”相傳公元前138年,張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時經此道西去。在唐宋時,這段路已成為車馬大道,一直延續至明清仍是經禮辛西去的唯一通道。

近年來在廟兒坪、杜家溝、馮山、魏家窯、尉坪等處發現發掘了大量的漢代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如漢五铢錢、大泉五十錢、銅鍪、銅壺、銅驽機等,其中銅壺造型精美别緻、紋飾繁缛。這些文物的出土都提供了有力的曆史佐證。同時禮辛境内還出土了青銅器,如蒜頭銅壺、銅鐘、銅钫、銅鼎大量等,據專家考證為先秦文物。

禮辛集市貿易,淵源已久,早在北宋時期就是内地與吐蕃、西夏互換茶馬的大商埠。據明《伏羌縣志》記載,明天啟七年(1627年)始設鎮,開始有大規模的集市,沿街商鋪雲集。在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伏羌縣鎮有禮辛、艾家川、牛蹄灣、五十鋪、小樂門有五個集市。民國時有城防鎮、盤安鎮、禮辛鎮、大石鎮、金山鎮、姚莊、西三十鋪、颉家莊八個集市,這時期禮辛鎮的集市貿易有了長足的發展和繁榮,物資交流頻繁,有固定鋪面20餘處,當時的大字号有“永興旺、長春茂、德和榮、慶盈号、益興福、恒升旺、潤盈堂、福星全、天順德、順興旺、三興成、義興園、園興耀”等,其中多有山西商人,今禮辛中街張家就是當年山西介休縣商人的後裔。

集市上設有專門的牲口市、豬市、糧食市、山貨市。商品主要有:農用鐵器、布匹、茶葉、馬匹、土鹽、香蠟紙表、幹鮮調料、文具等。客棧林立,小吃豐富,著名的有李大保包子、劉潤德羊肉、李四牛兒扯面等,風味獨特,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商賈。

5.出土百餘器物,盡顯曆史滄桑

禮辛鎮遺址于1981年9月10日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

遺址中心在鎮東南的雙廟川及南莊一帶,面積約16萬平方米。按照考古工作者的梳理和甄别,這處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類型,東起雙廟溝,西至蘿蔔溝,北起禮辛鎮,南至太平山下二台地。地下文物相當豐富,器型精美,主要有弧形網紋紅陶罐、幾何形方紋紅陶罐、彩陶罐、彩陶盆等。而漢墓為數很多,不時有銅鼎、禮器出土。

随着從業人員調亮博物館陳列室的照明燈,禮辛鎮遺址所埋藏的秘密一一呈現,器形圓潤豐滿的馬家窯文化代表作的“漩渦紋彩陶甕”“内彩鳥羽紋彩陶缽”“變體鳥紋彩陶盆”,造型像一把菜刀的齊家文化的“帶孔石刀”……

禮辛鎮遺址出土的遺物中,以陶器、石器、骨器、灰陶和砂陶為主。當時主要的生産工具以磨制的石器為主,也有一部分打制石器和細石器。常見的有石斧、鋤、锛、鏟、鑿、穿孔石刀(也有陶骨片磨制刀)、磨盤、磨棒、紡輪(石質和陶質)、镞(多見骨制)、石戈、石環(陶制為多)、研磨器、刨光器和石彈丸等。

從石料來源分析,有一部分為當地的石料,有一種為硬黑色石,産地不明,有兩種分析:一是岷縣至卓尼縣境内的洮河峽谷地段的洮硯石材;二是武山鴛鴦玉石。骨器則有常見的針、錐、管狀器,紡輪具,骨笄、角器、蚌等等,讓人想到在堅硬的時間之中,禮辛鎮的先民們用指紋留下的溫度。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劉小雷

繼續閱讀